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三年级了,我们也要学习用钢笔写字了,有没有信心写好?
(教师板书:
认真写钢笔字)
学生大声齐读。
二、认识钢笔及墨水
1、教师出示一把钢笔,进行实物认识。
现行钢笔头有粗有细,我们学习作业应该用中等的普通钢笔。
(看样子)教师拆卸一支钢笔,介绍其结构。
2、学会吸水:
墨水有多种色彩,我们一般使用纯蓝,出示样品。
教师示范吸水,提醒学生注意卫生。
如果是旧笔,要先冲洗一下保证吸管通畅。
吸完墨水后把钢笔擦干净,拧上笔套和瓶盖。
3、学生代表上台试吸,课后指导其他学生。
三、学习书写方法
1、看第一页上部和第二页上部图示,仔细观察其握笔姿势。
教师说明:
执笔方法基本与铅笔相同,握点与笔尖距离约一寸;
坐姿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桌面距离约一尺,胸部与桌边离一拳
2、自己试一试教师巡视,纠正错误。
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纸,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提出希望:
学写钢笔字一要肯专心,模仿字帖认真写,比比象不象;
二要有恒心,每天定时坚持写,一定能进步。
第二课时
1、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握笔和书写姿势,初步培养学生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2、初步了解“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培养正确地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训练正确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
培养正确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一、作品导入,认识四宝
先出示毛笔书法作品,问:
你知道这是用什么写的吗?
再认识文房四宝。
中国古代没有铅笔和钢笔,大多是用毛笔来写字的,所以,毛笔书法在我国可说是历史悠久,用毛笔写字,还离不了几样东西。
出示实物。
教师简单演示,介绍它们的用途。
现在一般用墨水。
二、学写毛笔字
重点指导毛笔的使用方法:
1、选择合适的毛笔。
小学生初学,一般用中楷毛笔。
2、新笔软化。
新毛笔使用前,要用清水泡几分钟,把笔毛泡开。
3、写前注意点:
写前将适量的墨水倒进砚台或小碟中,备好一张吸水软纸垫在页面下。
4、学习写字姿势。
握笔姿势与铅笔、钢笔不同,看插图,并学着老师的样子握好笔,坐姿与平时写字一样,要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臂开、足稳。
5、学生练一练。
写时蘸墨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6、写后注意点:
写完后要将毛笔用清水洗干净,把笔头轻轻挤干,套上笔套,有条件的挂在架子上或插在笔筒中。
三、总结:
用毛笔写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认真练习。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1、让我们荡起双桨
授课时间:
2009/9/2至2009/9/4
浏览人数:
2
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教学时间:
3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歌词的作者是乔羽,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
2.介绍北海:
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指导看图。
①水面上有哪些人?
哪些景物?
他们在干什么?
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②范读课文。
③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④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导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
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
3.出示句子。
“水面上…………”
“小船…………”
“四周…………”
“我们…………”
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小船、白塔、绿树、红墙)
从课文中找出来。
四、作业:
1.描红: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3.将下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
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
一、复习:
1.指名背诵第一段:
2.默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①提问:
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
(阳光、小鱼)
②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什么?
(少年儿童,少先队员)
③比较“映”与“应”、“漂”与“飘”字的音、形、义。
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
⑤比较“迎面”与“迎着”的词义。
2.小结。
(让学生自己讲)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习课文第三段(集体朗读)
2.理解词义“尽情”
3.思考:
①课文中“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什么?
(读中体会)
②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
③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
4.小结这一段。
1.口头扩词:
荡(
)(
)推(
)
(
)
课(
)墙(
2.区别助词:
谁(
)狼(
)消(
)西
推(
)浪(
悄(
)洒
3.添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
愉快地(
凉爽的(
尽情地(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齐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
根据挂图,指导背诵。
相机板书:
①第一小节:
“倒映”、环绕”。
欣赏美景时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
②第二小节“迎、洒、望、听”。
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
③第三小节“问、谁安排”。
用感激的语气朗读。
④同桌互背练习。
四、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
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
五、作业:
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
环绕
(欣赏)
自然
迎、洒、望、听
(歌唱)
热爱
党
问
谁安排
(感情)
祖国
2、学会查“无字词典”
2009/9/5至2009/9/6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
重点难点:
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2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
2、过渡到新课。
3、板书课题:
2学会查“无字词典”
4、设疑:
“无字词典”指什么?
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指名试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无字词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释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
岩石
理解
意味深长
聪明
不断
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5、识记词语,描红。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一、复习检查:
扩词练习;
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讨论: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细读2——5自然段:
1)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①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
②聪聪是怎么回答的?
③聪聪的回答对吗?
2)读后讨论:
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
(板书:
骄阳似火——晒焉)
3)讨论:
①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
②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
③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④“无字词典”指什么?
4)教师范读2—5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
3、细读6—8自然段。
1)同学自读6—8自然段。
2)读后讨论:
①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
②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
③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
④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的意思。
4、小结。
5、指导朗读,启发朗读。
三、细读第9段:
1、指名读。
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讨论:
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
2、完成书后三、四题;
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
骄阳似火
———————晒焉
涌,撞,崩———————惊涛拍岸
3、古诗两首
2009/9/6至2009/9/7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能说出诗句中“坐”和“泊”的意思。
3、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想像诗的画面,体会诗人感情。
《山行》
一、古诗激趣
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二、揭题,学习《山行》
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
(1)山行:
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
杜牧(唐)学生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
(3)交流:
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深处……
(学生发现交流,在结合学生质疑,解读古诗词鱼。
)
3、句子的理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