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虽有佳肴》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
《《礼记.虽有佳肴》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记.虽有佳肴》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由此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
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二、知作品。
1、生汇报搜集到的有关《礼记》的资料。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它与《周礼》、《礼仪》合称“三礼”。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把孔子的弟子对“经”的解说称为“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礼记》的内容分为两大类:
一是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文章,二是关于礼乐制度的文章。
2、了解《学记》。
《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据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弟子乐正克。
《学记》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
3、知道题目《虽有嘉肴》的由来。
三、齐诵读
1、生读课文,给难字注音,划分朗读节奏。
2、出示课件,认读,把握节奏。
(1)、读准字音
嘉肴(
)
弗食
(
)自强(
教学相长(
)兑命(
)学学半
)(
)
(2)、把握节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
其/此之谓乎?
3、师范读、领读。
4、齐读。
教学练评活动设计
四、释文意。
1、生对照注释试译文章。
2、出示重点字词,理解。
3、指名试译,点拨。
4、同桌互译,参看译文。
参考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尚书·
兑命》说:
“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5、关注特殊词句。
通假字
《兑命》曰
古今异义
(1)虽有至道
(2)不能知其旨也(3)教然后知困(4)教学相长也
词类活用
(1)不知其旨也
(2)不知其善也
一词多义:
学
其
五、析文章。
1、鼓励学生质疑。
2、阐释重点问题。
预设:
(1)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用“佳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
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说理”。
(2)、有人说由“说”过渡到“教”不自然,逻辑不严密,你是怎样认为的?
(3)、引用《兑命》有何作用?
3、理文脉。
先是以类比强调要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与“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
文气贯通,层层递进。
六、明主旨。
1、若用一个词语概括文章,你会选哪个词?
它是何意?
2、读完文章,你有何体会?
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
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
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
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
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候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3、明确主旨。
本文论述了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即实践出真知。
另一方面,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4、背诵全文。
七、妙拓展。
1、口语交际。
某班成立了帮扶小组,老师安排晓雨指导若冰的语文学习,可晓雨说这样影响自己的学习,不同意。
假如你是晓雨的同学,你准备怎样劝说她?
(请用上《虽有嘉肴》中出现的成语或句子)
2、积累《学记》中的名句。
(1)学习过程五步骤: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学者有四失:
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3)教育教学九原则:
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4)要广泛交流:
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
补充资料
一、本文节选自《礼记·
学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二、读音嘉肴(yá
o)弗食(fú
)旨(zhǐ)自强(qiǎng)教学相长(zhǎng)兑命(yuè
)学学半(xià
o)
三、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其/此之谓乎?
四、词语解释
①虽有佳肴虽:
即使。
佳:
美,好。
肴:
用鱼、肉做的菜。
②弗食弗:
不。
食:
吃,品尝。
③不知其旨也旨:
甘美。
④虽有至道至道:
最好的道理。
⑤不知其善也善:
好处。
⑥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是故:
因此,所以。
⑦教然后知困困:
不通,理解不了。
⑧然后能自反也反:
反省。
⑨然后能自强也强:
勉励。
⑩教学相长也长:
促进。
⑾兑命兑:
通“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yuè
)。
⑿学学半学:
教。
⒀其此之谓乎其:
表推测,恐怕,大概。
五、句子翻译
①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佳肴,如果不去品尝,就不能知道它的味道甘美。
②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能知道它好在哪里。
③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了之后,就能知道自己知识上的不足;
教别人之后,就能知道自己知识上有迷惑不解的地方。
④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道自己知识上的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
⑤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自己知识上有迷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加强学习。
⑥故曰:
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
“教与学相互促进。
⑦《兑命》曰:
“学学半。
——《兑命》中说:
⑧其此之谓乎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六、内容理解
1、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
想一想:
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佳肴”写起?
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作类比,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使论证浅显易懂。
这种论证方法叫做“类比论证”。
2、作者是怎样论证“教学相长”这一论点的?
首先,由“嘉肴”“至道”从反面类比,强调要注重学习,注重实践。
接着,从正面推论出“学”和“教”的实践作用(可以知不足和知困),再进一步论证其效果(能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论点“教学相长”,并且引用《兑命》中的话,印证“教学相长”论点的正确性。
3、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明确:
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在教和学的实践中都能够增长自己的学问。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这样才能教别人知识。
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加强学习。
4、结合学习的经验,谈谈你对“教学相长”的看法。
答:
“教学相长”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教和学是互相影响和促进的。
在教别人的同时,也会让自己的学识得到提高,自己也会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在学习中,会慢慢发现自己一些不足,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这样才能教给别人知识。
资料
《礼记》中的名言: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择师不可不慎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学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尚往来也。
小结及作业
1、查阅资料理解积累的《礼记》中的名句。
2、用学过的方法预习《河中石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