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一1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59676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43 大小:11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一1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最新苏教版一1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最新苏教版一1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最新苏教版一1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最新苏教版一1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一1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最新苏教版一1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一1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一1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分别安排在第六、八单元里。

另外用一个单元进行期末复习。

教材的图例和题例。

教材中用豆荚、白菜、茄子表示老师形象;

萝卜、辣椒、蘑菇、蕃茄表示学生形象,其中蘑菇是聪明学生的代表。

我们曾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图例:

人物形象、动物形象和植物形象,征求幼儿园的孩子和一年级学生的意见,他们都喜欢动物、植物形象。

考虑到教材中要选取涉及动物的童话作为教学题材,为避免图例与教学素材的混淆,所以选取植物形象表示教师和学生。

教学中可把它们命名为茄子先生、豆荚博士、白菜老师,学生则称小蕃茄、小辣椒等。

本册教材有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练习、复习等栏目。

例题既是要解决的问题,又包含着要学习的知识。

试一试是与例题相比稍有变式的尝试练习。

“想想做做”一般是与例题配合的练习,当堂完成,个别“想想做做”要再安排一个课时。

练习是一段学习内容的综合性练习,要单独安排课时。

复习是一个较大的单元的知识整理和综合练习。

第一单元《数一数》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在提供的场景中分别数1~10个物体的个数。

安排的意图:

1.初步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学习数1~10这10个数。

2.让学生初步感受观察和数物体的个数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

3.观察儿童乐园的场景,引起对学前生活的美好回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感情。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教材首先呈现一幅整体性画面,学生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什么地方,有哪些景物,形成对画面的整体感知,然后呈现10幅小图,这10幅小图都是从整体画面中把一种种物体分别提取出来的,引导学生分别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

这种安排旨在启示教师带领学生经历从整体到部分、从粗略到细微的观察过程,让学生初步学习有条理地观察。

2.让学生学习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为什么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有两个原因:

(1)圆点和任何物体都可以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用圆点能够表示各种物体的个数。

(2)对圆点学生会数会画,能够操作,便于数数。

此时学生还未学习写数、认数,因此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怎样逐步学会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前三幅小图物体和圆点都已画好,让学生体会有几个物体就在下面画几个圆点,第四、五、六、九幅图让学生试着画圆点表示图中物体的个数,第七幅图(7朵花)、第八幅图(8棵树)、第十幅图(10个小朋友)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的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能使学生初步感觉到学数学就要克服困难,就要用眼观察、动脑去想、动手去做。

3.可以组织数现实物体的练习。

可以安排学生自己拿出一些物体来数数个数,也可以让学生数教室内一些物体的个数。

教师应在学生数数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数数水平,发现后进生,以便以后在教学认数时多予以关照。

第一单元:

数一数

教学内容

数一数(教科书第2-3页的内容)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一数,初步接触1-10各数,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或人,初步学会用1-10各数和同学交流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了解分类数数的方法,感受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会按顺序数出1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从儿童乐园的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

小朋友,从今天起,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和研究很多有趣、有用的数学问题,小朋友们将在数学课上学到很多有用的本领。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到儿童乐园去玩一玩,好吗?

不过,今天到儿童乐园玩,跟平时的玩可不一样,我们要用数学的方法去玩、去观察、去思考。

(光盘出示儿童乐园主题图)

1.二、自主探索,体验领悟初步感知。

(1)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画了些什么?

(2)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3)描述:

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儿童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看!

他们笑得多开心呀!

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儿童乐园去玩,好吗?

2.看主题图数数。

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

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

如有学生说:

“有2个小朋友在荡秋千”,“有2个小朋友在骑木马”等等。

3.总结方法。

(1)开展讨论:

怎样数数又对又快?

小组讨论后再集体交流。

(2)小结:

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

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

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三、巩固深化,寓教于乐

1.按顺序数数。

你能看着圆点图,按顺序从1数到10吗?

同桌的小朋友先互相数一数。

反馈:

指名数一数。

2.谈话:

刚才我们数出了儿童乐园里事物的个数,并且用圆点图表示了这些事物的个数。

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自己身边事物的个数吗?

如第一小组有6位同学……

组织交流。

3.用点子图表示个数。

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哪些符号表示?

(2)讨论:

我们就先用点子来表示。

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示。

(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

为什么?

(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的个数?

(出示点子图)

(3)探索:

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

8个点子呢?

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

(自己在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什么?

四、总结提升,激发学习责任感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数,你们学得开心吗?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希望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朋友,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

第二单元《比一比》教材分析:

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在复杂的情景中提供比较的内容。

教材呈现的是农村学校校园的一角,里面可以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的物体很多。

教材首先安排老师提出3个问题,并提出比较结果的表示方法(画“√”)。

这里不仅呈现了具体的教学内容,也为学生自主寻找可以比较的其他物体和确定比较的方法提供了范例。

接着安排学生自己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

这样的安排,教学内容充实,又使学生在教师帮助下的自主探索成为可能,还初步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搜集信息的能力。

2.把比较方法的探讨作为教学的重点。

比较两根跳绳的长短的方法是把两根绳并排放,一端对齐,看另一端,比较哪个人高的方法是背靠背站在同一平面上,比出谁高。

要注意的是比哪个人高,不是哪个人站得高,因此应该都站在同一平面上去比较。

比较柿子和石榴哪个重,最简单的办法是用手掂一掂,凭感觉作出判断,在掂量不出谁轻谁重的情况下用类似天平的支架去比较,支架的哪一端被压下去,哪一端的物体就比较重。

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比较方法的探讨上,充分让学生发表意见。

3.在不同形式的练习中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材在“想想做做”中安排的练习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组织活动,包括第1题和第5题。

第1题比铅笔的长短,不是比插图中哪枝铅笔长,哪枝铅笔最长,而是让学生模仿插图的样子拿出铅笔进行比较;

第5题是找几个同学从高到矮排队,进一步体会比高矮的方法。

另一种是看图判断,包括第2~4题。

这三道题学生在判断时不光要观察物体,还要合情推理。

第1题两个人一个坐着,一个站着,看上去一样高,联系实际想一想,就会判断出坐着的人高,这道题还渗透了爱心教育;

第3题判断路程的远近,远近是路程长短的变式,还能使学生体会到直路近,弯路远;

第4题,从支架上看1个萝卜和3个茄子同样重,就会想到1个萝卜要比1个茄子重。

第二单元:

比一比

教学内容

比长短、高矮(教科书第4-7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7题)

1. 

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 

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会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理解体会长短、高矮和轻重是相对的。

教学具准备

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老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

说明:

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比一比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好吗?

揭题。

二、联系生活比一比1.比长短。

(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上画的是哪儿?

从图中你能看到些什么?

(2)观察两根跳绳,通过讨论和交流,弄清图上画的两根跳绳就是两个小朋友用的。

(3)指导学生用在□画画√的方法在书上比较两根跳绳的长短。

(4)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5)交流反馈,说说比较两根跳绳长短的方法,感受长短是比较的结果。

2.比高矮。

(1)出示主题图,观察,说说图中两个小朋友谁高谁矮。

(2)追问:

从哪幅图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个人的高矮?

学生汇报交流,体会高矮的基本方法。

(3)请两个学生上来,照样子比一比。

3.比轻重。

(1)出示天平,进行介绍。

(2)掂一掂钢笔和橡皮哪个重,然后放到天平上称一称,观察谁重。

(3)看主题图,说明石榴和柿子是从树上采下来的,观察一下哪个重些。

指名交流。

4.体会比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

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

如两棵树的高矮等。

5.组织讨论,加深认识。

教师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

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

要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必须再拿一枝铅笔来比一比才能确定。

教师拿出不同长度的铅笔分别与之比较,使学生明确长短、高矮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综合运用,发展学生的比较意识

1.想想做做”第1题。

(1)光盘出示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