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相关知识题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2474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疾病预防相关知识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疾病预防相关知识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疾病预防相关知识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疾病预防相关知识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疾病预防相关知识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疾病预防相关知识题库.docx

《疾病预防相关知识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病预防相关知识题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疾病预防相关知识题库.docx

疾病预防相关知识题库

一、填空

1、《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时间是。

2、精神卫生工作实行的方针,坚持、

和相结合的原则。

3、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

4、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

5、医疗机构应当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

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

6、对确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将其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告知本人;本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应当告知其监护人。

7、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方案的规定,对孕产妇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和检测,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产前指导、阻断、治疗、产后访视、婴儿随访和检测等服务。

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的艾滋病自愿咨询和检测办法,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提供免费咨询和初筛检测。

9、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遵守标准防护原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消毒管理制度,防止发生艾滋病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10、医疗机构应当对因应急用血而临时采集的血液进行艾滋病检测,对临床用血艾滋病检测结果进行核查;对未经艾滋病检测、核查或者艾滋病检测阳性的血液,不得采集或者使用。

11、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12、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

13、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14、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使用后予以销毁。

15、单位和个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对违反了有关规定的最高可处10万元以下。

17、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是指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卡介苗适合皮内注射

18、疫苗储存温度记录每天至少应监测2次。

19、如果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接种时间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证第一类疫苗的接种。

20、肺结核可疑症状的患者应该留3次痰进行痰菌检查

21、抗结核治疗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

22、痰标本分为哪3类即时痰夜间痰晨间痰

23、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应具备哪些症状咳嗽咳痰、乏力盗汗、痰中带血、胸疼胸闷、午后低热。

24、影响艾滋病流行因素主要有高危行为人数的增加、知识缺乏和社会歧视、经输血和其它医源性感染以及人口流动等。

25、对HIV传染源的控制应采取疫情报告AIDS和HIV感染者的医学管理和针对接触者的预防措施。

26、HIV感染分为三期,是急性HIV感期、 无症状HIV感染期和 艾滋病 期。

27、目前HIV/AIDS的预防主要是采取以 切断传染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28、叠氮脱氧胸苷(Azidothymidine;AZT)(Zidovudine;ZDV)其作用机制是抑制 逆转录酶   ;减少HIV的复制。

29、艾滋病是以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其感染各期的确诊必须根据 流行病学接触史 ;和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慎重诊断。

30、典型的艾滋病毒感染,从感染到死亡经历以下阶段:

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前期艾滋病期。

31、为了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制定《艾滋病防治条例》。

32、目前认为HIV感染者开始抗HIV治疗最好的时机是CD4;350/mm 。

33、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抗体可测出的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

34、日前已证实,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母婴途径传播。

35、至2010年1月1日止,依据《传染病法》传染病分为甲、乙、丙类共计39种,其中甲类有2种,乙类有26种,丙类有11种。

36、报告法定传染病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临床医师应在法定时限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上报给本院预防保健科报卡负责人员,预防保健科通过专人网上直报。

37、重性精神病患者随访管理实行知情同意原则,即监护人或者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方可开展随访管理服务。

3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各个环节,均要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以保护病人的隐私。

39、精神疾病的诊断与复核诊断,应由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执行。

40、预防接种单位分为:

示范接种门诊、规范接种门诊、合格接种门诊及临时接种点,共四类。

41、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指出生24小时内完成第一针接种,脊灰疫苗及时接种指5月龄内完成基础免疫。

42、接种室和候种休息室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以上,灯管表面应保持洁净每2-3周用酒精擦拭1次。

43、接种局部皮肤消毒应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涂擦直径≥5cm待晾干后立即接种。

44、接种前将疫苗从冷藏容器内取出,核对接种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疫苗出现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一律不得使用。

45、卡介苗的接种途径皮内接种法接种部位是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受种者接种疫苗后应该留观30分钟

二、选择

1、《精神卫生法》(A)

A共7章,85条B8章,85条C7章,86条

2、精神障碍患者的教育、劳动、医疗以及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C)。

A国家保护B社会保护C法律保护D宪法保护

3、心理咨询人员应当(C)

A可以从事心理治疗B可以进行精神障碍的诊断C建议有精神障碍的人员到精神专科医疗机构就诊D可以不用保密咨询人员的隐私

4、不符合《精神卫生法》规定条件的医疗机构擅自从事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的,给予警告,并处(A)的罚款。

A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B五千元C六千元D一万元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下列艾滋病防治关怀、救助措施有(ABCD)

A向农村艾滋病病人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

B对农村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适当减免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的费用

C向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

D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免费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治疗和咨询。

6、医疗卫生机构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艾滋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机构或者责任人员的执业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BCDEFGH)

A未履行艾滋病监测职责的;

B未按照规定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的;

C对临时应急采集的血液未进行艾滋病检测,对临床用血艾滋病检测结果未进行核查,或者将艾滋病检测阳性的血液用于临床的;

D未遵守标准防护原则,或者未执行操作规程和消毒管理制度,发生艾滋病医院感染或者医源性感染的;

E未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的;

F推诿、拒绝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其他疾病,或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未提供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的;

G未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进行医学随访的;

H未按照规定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的。

7、何机构应当在医疗卫生机构开通艾滋病防治咨询服务电话,向公众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服务和指导:

(A)单选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D乡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8、何机构负责对艾滋病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开展监测活动:

(D)单选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9、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C)为主的方针。

A.治疗B.控制C.预防

10、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A)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A.本单位B.责任区域C.本单位和责任区域

11、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C)。

A、无害化处理

B、消毒

C、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D.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12、采供血机构、生物制品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证(A)的质量。

禁止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

A、血液、血液制品

B、血浆、血液制品

C、血液制品

13、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A)进行初诊。

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A、分诊点B、诊疗室C、专科门诊

14、脊灰减毒活疫苗在A以下保存,运输过程可在D条件下进行

A-20℃B、2—8℃C、冷冻D、冷藏

15、预防接种的常见技术方法不包括:

(D)

A皮下注射B皮内注射C肌肉注射D静脉注射

16、预防接种应首选哪种注射器:

(C)

A玻璃注射器B标准型一次性注射器C自毁型注射器D以上三种均可

17、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点停留观察(D),无异常后再离开。

A5分钟B10分钟C20分钟D30分钟

18、“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哪一天?

(C)

A.4月7日B.4月25日C.3月24日D.12月1日

19、肺结核病人最常见的症状是下列哪一个?

(A)

A.咳嗽、咳痰B.恶心、呕吐C.午后低热D.疲乏无力

20、(ABC)均为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对象,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是重点管理对象。

A.非活动性肺结核B.活动性肺结核C.痰涂阴者D.未痰检者

21、涂阳患者和含有栗粒、空洞的涂阴肺结核患者应采用(A)的治疗管理方式。

A.全程督导化疗B.强化督导化疗C.全程管理D.自服药

22、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C)。

A、无害化处理B、消毒

C、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D.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23、(B)在治愈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A.传染病病人

B.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C.疑似传染病病

24、《传染病防治法》将艾滋病列入哪类传染病?

(B)

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

25、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D)

A、同性恋者B、性乱交者

C、静脉注射吸毒者D、无偿献血人员

26、目前诊断HIV感染的国际公认的标准是:

(C)

A、HIV病毒培养B、HIV抗原检测C、HIV抗体检测D、HIV核酸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