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模考大赛三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43606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模考大赛三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模考大赛三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模考大赛三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模考大赛三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模考大赛三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模考大赛三Word格式.docx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模考大赛三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模考大赛三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模考大赛三Word格式.docx

E.气消的症状

7.中医诊断学用以分辨疾病病位与病势浅深的纲领是

A.表里B.寒热

C.虚实

D.五行

E.阴阳

【正确答案】A

8.某男,70岁。

症见目光晦暗,瞳仁呆滞,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呼吸微弱。

其临床意义是

A.假神

B.得神

C.失神

D.神乱

E.癫病

9.直肠癌患者的大便常表现为

A.胨状便

B.鲜血便

C.细条便

D.柏油便

E.白陶土便

10.诊断心肌坏死最特异和敏感的首选标志物是A.UA

B.Cr

C.cTnD.FBGE.AMY

11.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在治疗时应采取的治法是

A.热因热用

B.寒因寒用C.塞因塞用D.通因通用E.实则泻之

12.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口苦咽干,舌苔薄白,脉弦,治宜可选用的治法是A.汗法

B.和法C.温法D.消法E.补法

13.某男,64岁,近一月来寒热持续不解,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楚倦怠,咳嗽,咯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治疗方剂宜首选

A.新加香薷饮B.葱白七味饮C.参苏饮D.荆防败毒散E.清瘟败毒饮

14.某女,14岁。

咳嗽多日,痰黏,色黄,咽痛,声音嘶哑,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数。

中医上应辨证为

A.风热犯肺证B.风寒袭肺证C.痰热郁肺证D.痰湿壅肺证E.风燥伤肺证

 

15.可参考喘证来辨证论治的西医疾病是A.上呼吸道感染

B.多种神经症C.肺源性心脏病D.胃食管反流病E.慢性肾脏疾病

16.肺胀是多种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得敛降的疾病。

以下不属于肺胀疾病的临床表现是

A.胸部膨满,憋闷如塞B.喘息上气,咳嗽痰多

C.烦躁心悸,面色晦暗D.唇甲青紫,脘腹胀满E.张口抬肩,鼻翼煽动

【正确答案】E

17.周某某,男,18岁,夏季贪凉,半小时之内吃了冰糕3个,出现了胃痛暴作的症状,喜温,口和不渴,喝热水后痛减,舌淡,苔薄白,脉弦紧,中医应辨证为

A.寒邪客胃证B.饮食伤胃证C.肝气犯胃证D.湿热中阻证E.脾胃虚寒证

18.某男,56岁。

眩晕,头重昏蒙,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

治宜选用

A.天麻钩藤饮B.黄连温胆汤C.藿香正气散D.半夏厚朴汤E.半夏白术天麻汤

19.下列哪项不是积证的特征A.结块有形

B.结块固定不移C.痛有定处D.病在气分E.是为脏病

20.患者夜寐盗汗,五心烦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应首选A.黄连阿胶汤

B.黄连温胆汤C.当归六黄汤D.养阴清肺汤E.甘麦大枣汤

21.瘀血腰痛,治宜选用的方剂是A.身痛逐瘀汤加减B.少腹逐瘀汤加减C.血府逐瘀汤加减D.膈下逐瘀汤加减E.补阳还五汤加减

22.某女,33岁,患有毛囊炎,皮肤红肿疼痛,溃后有少量脓液,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连翘败毒丸

B.芩连片

C.如意金黄散

D.老鹳草软膏

E.知柏地黄丸

23.某女,28岁。

乳房胀痛半年,左侧乳房有肿块,月经前增大明显,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苔薄黄,脉弦滑。

治疗宜采用的相应治法是

A.温阳化痰,疏肝解郁B.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C.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D.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E.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24.某妇人月经错后,经量少,色暗淡,质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晦暗,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应选方

A.生化汤

B.归肾丸

C.温经汤

D.乌药汤

E.大补元煎

25.某患者,经行量多,色紫黑,有血块,经行小腹疼痛,经前腹胀,舌质紫黯,舌边尖有瘀点,脉涩。

最佳选方为

A.补阳还五汤

B.桃红四物汤

C.失笑散

D.少腹逐瘀汤

E.血府逐瘀汤

26.带下过多脾虚湿盛证治宜选方

A.一贯煎

B.完带汤

C.内补丸

D.止带方

E.参苓白术散

27.治疗厌食脾胃气虚证的首选方剂是

A.保和丸

B.异功散

C.四君子汤

D.补中益气汤

E.健脾丸

28.某女,58岁。

咽部疼痛,咳嗽时疼痛加剧,咽部红肿,颌下有臖核;

伴见发热恶风,头痛,咳嗽痰黄。

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治宜选方

A.养阴清肺汤

B.疏风清热汤

C.清咽利膈汤

D.龙胆泻肝汤

E.瓜蒌薤白半夏汤

29.某女,68岁。

近期常感鸣如蝉,昼夜不息,安静时尤甚,听力逐渐下降。

有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舌淡红,少苔,脉细弱。

治疗应选用的治法是

A.清肝泻火,利湿通窍

B.疏风清热,宣肺利窍

C.补肾填精,滋耳复聪

D.健脾益气,聪耳通窍

E.清肝泻火,开郁通窍

30.功能清热解毒,化瘀。

可用于胆囊瘀肿,巩膜黄染,消化不良,中毒症,对黄疸性肝病疗效最佳的藏成药方剂是

A.十一味金色丸

B.十味黑冰片丸

C.二十九味能消散

D.萨热十三味鹏鸟丸

E.十三味菥冥丸

31.处方写枣皮,应付

A.吴茱萸

B.大枣

C.甘草

D.ft茱萸

E.牡丹皮

32.使君子为治蛔虫病、蛲虫病之佳品,又为治小儿疳积之要药。

小儿在用药时,一般炒香嚼服,一日总量不超过

A.5粒

B.10粒

C.15粒

D.20粒

E.25粒

33.金匮肾气丸治疗肾虚作喘时,若久病不愈,兼有咽干烦躁者,常配以

A.参苓白术散

B.柴胡疏肝散

C.沙参麦冬汤

D.附子理中丸

E.麦味地黄丸

34.《中国药典》“凡例”中,对中药[贮藏]项下的各名词术语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下面关于各名词术语的解释,说法错误的是A.遮光系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

B.避光系指避免日光直射

C.阴凉处系指不超过18℃的环境

D.冷处系指2℃~10℃的环境

E.常温系指10℃~30℃的环境

35.中药养护中吸湿防潮法可采用的干燥剂是

A.干冰

B.生石灰

C.熟石灰

D.氯化钠

E.氢氧化钙

36.在合理用药的原则中,安全的含义首先是指

A.使用有毒药物时,应考虑是否适当

B.使用有毒药物时,应考虑选择合理剂量

C.应考虑所选药物是否安全,是否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

D.应考虑用药出现不良反应后,是否另行选药E.应考虑用药后如出现意外,是否有相应的处理措施

37.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治疗血虚寒厥证。

方中所用当归为

A.生当归

B.酒当归

C.土炒当归

D.盐当归

E.麸炒当归

38.顺铂对于治疗恶性肿瘤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其易造成肝肾损伤。

为保护肝肾,此时可联用的中药注射液是A.参麦注射液

B.香丹注射液C.艾迪注射液D.丹红注射液E.双黄连注射液

39.青黛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的功效,用量1~3g,其不良反应不严重,有极少数的高敏患者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转氨酶升高、头痛、水肿、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甚至骨髓严重抑制表现。

此类伤害可能为

A.副作用

B.毒性作用

C.过敏反应

D.后遗作用

E.药物依赖性

40.因含有朱砂,如过量服用,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中成药是

A.牛黄上清丸

B.天王补心丸

C.牛黄降压丸

D.冠心苏合丸

E.牛黄解毒丸

二、配伍选择题

1.A.阴病治阳

B.阴中求阳

C.阳病治阴

D.阳中求阴

E.阴阳格拒

1)“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对应的治疗原则是A.

B.

C.

D.

E.

2)“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对应的治疗原则是

A.

2.A.心

B.肝

C.脾

D.肺

E.肾1)被称为“先天之本”的脏腑是A.

2)被称为“后天之本”的脏腑是A.

3.A.督脉

B.任脉

C.带脉

D.络脉

E.冲脉

1)调节阳经气血,被称为“阳脉之海”的是A.

2)调节阴经气血,被称为“阴脉之海”的是A.

3)可以调节十二经气血,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的是A.

4.A.心

E.肾

1)某女,41岁。

闭经半年余,妊娠反应阴性,体检无其他疾病,来医院就诊。

辩证为冲任亏虚、天癸早衰。

根据藏象理论,与天癸密切相关的脏是

2)某女,35岁,经常情志抑郁,善太息,食少纳呆,月经不调,诊断为郁证。

根据藏象理论,主司疏泄、条畅气机的脏是

5.A.实中夹虚B.虚中夹实C.真虚假实D.真实假虚E.因虚致实

1)某男,40岁。

腹满痛拒按,潮热谵语,但下利清水。

辩证为热结旁流,病机为“大实有羸状”,属于

2)某男,62岁。

腹胀腹痛,时胀时止,食少便溏。

自行服用气滞胃痛颗粒,症状不减。

辩证为脾失健运,病机为“至虚有盛候”属于

6.A.水肿

B.津液亏耗

C.肝经风热

D.脾虚

E.肝风

目为肝之窍,同时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眼目的异常变化,不仅关系于肝,而且也能反映其他脏腑的病变。

1)眼胞红肿,多为A.

2)目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