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申请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申请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申请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时配套完善水、电、气及商业、娱乐等设施,进一步提高县城品位,提升了服务功能,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
2013年初,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打造中国“新能源新材料基地、新城镇新农村典范”县的目标,以提高蓄水供水能力为重点,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宏观调控,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为建设平安、创新、美丽、幸福新襄垣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制定了《襄垣县2013年推进兴水战略建设重点水利设施实施方案》。
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项目是《襄垣县2013年推进兴水战略建设重点水利设施实施方案》的一部分。
工程位于襄垣县古韩镇阳泽河村南,距县城6km。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30.64km2,设计总库容207.85万m3,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水产养殖的小
(1)型水利枢纽工程。
本水库已列入襄垣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此规划已报长治市水利局,并由市水利局列入长治市“十二五”河道治理总体规划范围,本工程符合襄垣县水利整体发展规划要求。
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所在地理位置详见“襄垣县阳泽河水库位置示意图”。
受襄垣县水利局委托,我单位承担了的编制任务,于2013年3月编制完成了《襄垣县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襄垣县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阳泽河库区清淤97.58万m3;
2)非常洪道护砌600m。
1.2工程地质
本工程建筑场地位于襄垣县古韩镇阳泽河村南。
库区地层由第四系低液限粘土组成,透水性较小。
周边山体厚实,无低矮垭口,库区周围无深切沟谷,未发现有区域性大断裂通向库外。
因此,库区不存在渗漏问题。
库区为黄土丘陵区,岸坡由第四系低液限粘土及低液限粉土组成,山坡坡度中等,滑坡及崩塌等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水库运行50多年,库岸基本稳定。
1.3工程任务及规模
1.3.1工程建设任务与范围
本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水库库区清淤面积17.67万m2,清除淤积量97.58万m3,非常溢洪道护砌600m,为当地工农业用水提供供水保障,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当地防洪安全。
1.3.2工程规模
本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为:
1)水库库区清淤土方量97.58万m3;
2)非常溢洪道护砌工程600米。
1.4工程布置及建筑物布置
1.4.1工程布置原则
(1)因害设防、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的原则;
(2)防洪、兴利统筹兼顾;
(3)有效库容恢复最大化与不利影响最小化的原则;
1.4.2工程总体布置
本工程位于襄垣县阳泽河水库库区,在安全库区内将多年淤积泥沙进行清理,增加水库有效调蓄库容,拦蓄邯水河地表水资源,为区域内工农业用水提供供水保障。
1.4.3工程方案确定
本项目是集蓄水、防洪、景观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
方案的提出,对17.67万m2库区进行清淤整治后,可形成265亩水面面积,有效增加蓄水量20.4万m3。
同时,对大坝非常溢洪道护砌600m。
1.4.4库区土方挖运工程设计
阳泽河库区坝前段高程为924m,清淤分坝前段东A区、坝后段西B区两段进行,按20m×
20m布置方格网,平底标高分别定位924m、916m,A、B区均设1:
5开挖边坡,经计算需向外挖运土方万97.58万m3。
1.5施工组织设计
1.5.1施工条件
工程位于襄垣县县城南部,交通方便,库区清淤面宽广便于施工,施工供水购至附近村庄,附近有10kV线路通过,供电条件较好,工程线路长,工作面多,可同时作业,有利于高强度机械施工。
1.5.2施工总体布置规划
本工程北部为七一煤运专线公路,南部为土地路,场内外交通条件较为便利,各种材料均可汽车运抵现场。
本工程共划分2个工区。
每个施工区分别布置生产和生活设施。
各工区分别按需要设置停车场、小型修配厂等。
1.5.3施工工期
本工程建设总工期为3个月。
1.6水土保持设计
本工程区域属于山西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项目区属于以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的丘陵沟壑区,区域内土壤侵蚀模数允许值为200t/km2·
a。
本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分区为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和弃土场防治区。
水土保持工程估算投资10万元。
1.7环境保护设计
环境保护包括:
生态环境保护设计、社会环境保护设计、施工期环境保护设计、运行期环境保护设计四部分。
工程估算投资10万元。
1.8工程管理
工程建成后,进行确权划界,明确管理范围,确定管理权限,将工程整体移交给东湖公园管理处统一管理。
由阳泽河水库管理站负责工程的日常维护和运行管理。
1.9工程投资估算
工程总投资为2124.33万元,包括工程部分和环境部分。
工程部分总投资(静态总投资)1929.39万元。
其中:
建筑工程1734.97万元,施工临时工程30.25万元,独立费用164.17万元。
环境部分总投资20万元。
水土保持工程10万元,环境保护工程10万元。
工程资金来源:
社会资金2124.33万元。
1.10项目评价
本工程作为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效益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
首先,提高了最泽河现有的防洪标准,保证了阳泽河防洪区范围内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
其次,有效地恢复了水库有效库容,使用地表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地下水位得到回升,调节了区域小气候,使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循环;
再次,项目实施后,可新增水域面积265亩,增加蓄水量97.58万m3,工农业供水能力得到有效保证,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同是为七一集团、新发煤业等企业工业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利于吸收更多的投资,增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及个人收入,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
2水文
2.1流域概况
阳泽河水库位于襄垣县古韩镇阳泽河村南,距县城6km,水库工程始建于1959年,1960年5月竣工,2011年对水库坝体进行了除险加固处理。
阳泽河水库所属海河流域浊漳河干流邯水河系,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农业灌溉、生态用水和渔业养殖的小(Ⅰ)型水利枢纽工程。
防洪保护对象为:
襄垣县城及古韩镇石灰窑村、东畛村、西河底村、北关村等4个村庄0.6万人,0.62万亩耕地、9700间房屋,省道榆黄线、七一煤矿煤炭运输专用公路。
原设计控制灌溉面积1900亩,实际灌区工程未建。
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30.64km2,为丘陵沟壑区,流域长度9.89km,平均坡降11.35‰,河段为山区河道,地势较高,海拔一般在900m以上。
邯水河是浊漳河的支流,发源于襄垣县王村镇袁家沟村西北,流经袁家沟村、大河村、阳泽河、西河底村,在襄垣县城从左岸汇入浊漳河干流,全长13.6km,全部为时令河,基本无清水流量。
2.2气象
浊漳河干流襄垣县主要气象要素为:
年平均气温为9.0℃,极端最高气温为38.10℃(1966年6月),极端最低气温为-29.10℃(1971年1月23日);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5;
年晴天日数为93天,阴天日数为102.4天;
多年(1956~2000年)平均降水量为530.4mm,最大年降水量为790.6mm,最小年降水量为303.5mm,极值比为2.6;
年平均风速为1.90m,最多风向为NW;
地面平均温度为11.6℃,极端最高地面温度为67.10(1961年6月12日),极端最低地面温度为-34.40℃(1971年1月22日),最大冻土深度为82cm(1967年2月6日)。
本流域属季风区暖温带半温润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雨水多集中于夏季。
流域多年平均气温9.2℃,极端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27℃,多年平均降水量530mm,年内分配不均衡,6-9月份占全年降水70%。
多年平均蒸发量1600mm。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8m/s,最大冻土深82cm。
2.3水文基本资料
从多年水文实测资料,襄垣多年平均出境径流量为6.2亿m3,其中浊漳西南源占到80%左右。
所在流域没有水文测站,属无资料地区。
流域径流分析根据《山西省长治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中1956~2000年多年平均年深等值线图、年径流深变差系数等值线图计算。
查行水库以上流域型心处径流深为R=35mm,Cv=0.6,Cs/Cv=3。
经分析计算,多年平均径流量205.3万m3,P=50%径流量158万m3,P=75%径流量113.83万m3,,P=95%径流量77.96万m3。
本流域无洪水实测资料,设计洪水采用《山西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计算。
推算3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262m3/s,洪量213万m3。
3工程地质
根据多年相关资料和2011年《襄垣县阳泽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调查内容确定工程地质资料。
⑴阳泽河水库区域内地貌单元主要为剥蚀中低山区、黄土丘陵区及冲积河谷区,区域构造稳定性好。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反应谱特性周期值为0.40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Ⅵ度;
⑵库区地层由第四系低液限粘土组成,透水性较小,周边山体厚实,无低矮垭口,库区周围无深切沟谷,库区不存在渗漏问题。
库区为黄土丘陵区,岸坡坡度中等级,库岸基本稳定。
3.1区域地质
3.1.1地形地貌
本区在地貌上位于武乡襄垣构造堆积盆地区,地面高程914-1181m,属于低山破碎黄土塬。
区域属海河流域浊漳河水系,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区内地貌单元主要包括剥蚀中低山区、黄土丘陵区及冲积河谷区。
3.1.2地层岩性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界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和新生界第四系。
1、古生界二叠系(T)
(1)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主要出露于上游两岸山体下部,岩性主要为砂岩与粉砂岩互层,出露厚度大于30m。
(2)上统石千峰组(P2S):
主要出露于主河道上游沟谷中,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与泥岩互层,出露厚度大于10m。
2、中生界三叠系(T)
(1)下统刘家沟组(T21):
长主要出露于主河道上游沟谷中,岩性主要为砂岩夹泥岩与砾岩透镜体,出露厚度大于5m。
3、新生界第四系(Q)
第四系广泛颁布于区内沟谷及两岩台地,为一套松散层堆积物。
(1)下更新统(Q1):
主要分布于河道上游两岸台地下部,主要由褐黄、灰褐色低液限粘土组成,局部夹砂砾石层,厚度为3-5m。
(2)中更新统(Q2):
广泛分布于河道两岸台地中下部,主要由褐红色低液限粘土组成,夹有数层古土壤层及钙质结核。
厚度为3-30m。
(3)上更新统(Q3):
广泛颁布于河道两岸台地上部及冲沟中,主要为浅黄色黄土状低液限粉土、低液限粘土,局部冲沟中由砂及砂砾石组成。
厚度为2-6m。
(4)全新统(Q4):
多在主河道及其支流的河床及河漫滩分布,主要由含砂低液限粘土、低液限粉土、粉细砂及砂砾石组成。
厚度为2-12m。
3.1.3地层岩性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工程区处于吕梁——太行断块沁水块坳、沾尚——武乡——阳城北北东向褶带中部,东侧紧临娘子关——坪头坳缘翘起带,区域构造格局受沁水复式向斜控制,复式向斜轴部为北东约23度,形态上平缓开阔,区域不存在大的断裂构造,主要构造形式为褶皱和节理裂隙,区域稳定性较好。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图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