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题联赠渔民》教学设计及课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郑板桥题联赠渔民》教学设计及课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板桥题联赠渔民》教学设计及课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而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
”这副对联所描绘的情境;
过程与方法:
1.继续练习默读、浏览课文。
2.进行对联的朗读练习与背诵积累。
3.培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读中感悟能力、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对联”这一汉语言独特艺术形成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想想对联的意境。
2.品味了解对联、欣赏对联表达的效果。
教学难点:
理解感悟郑板桥“触景生情”的对联所包含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作者(郑板桥)的相关资料;
2.搜集对联和关于对联特点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修改
一、导入
(作者介绍)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迎来了新年,你们的家里都贴春联了吗?
师:
谈到春联,谁注意了你家门上新换的春联是什么?
(播放图片)过年时,家家户户贴春联。
结婚,祝寿,搬迁,开业等向人表示庆贺而赠送的对联叫贺联。
而哀悼死者时专用的对联我们把它叫挽联。
这些都属于对联。
可以说,在生活中,对联随处可见,关于对联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穿越时空,去清代认识一位伟大的人物——郑板桥。
简介郑板桥
1.师:
相信同学们课前一定搜集了许多关于郑板桥的资料,谁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2.老师这里也搜到了一点资料(课件显示)
原名郑燮,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之一。
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独具风格。
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著有《板桥全集》等。
)
你们预习得很认真,其实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课后就有介绍。
今天我们要走进的就是他为官期间题联赠渔民的故事。
3.板书课题《郑板桥提炼增渔民》生齐读课题。
学习“题”字:
“题”是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它有两个意思,谁来说说?
(1)它的第一个意思是写作或演讲的名目。
师:
比如说哪个词?
(标题主题例题正题专题题目题材问题)
(2)它的第二个意思是写上或签字(题名题诗题字题词题签题辞题壁题额)
同学们,学贵有疑,我们在预习生字时,不仅要弄清字义,还要弄清词义,不懂就问,不懂就查,做一个好学好问的孩子。
4.过渡语:
郑板桥为什么给渔民题联?
郑板桥给渔民题了怎样的对联?
这副对联中蕴含了怎样的意思呢?
渔民们看到对联会怎样呢?
思考并回忆见到的春联。
欣赏春联、贺联、挽联图片,了解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对联。
把搜集到的郑板桥资料整理汇报分享
一名学生读。
其他同学观看老师播放的作者资料。
更进一步加深对作者的了解。
对作者的才华感到钦佩。
从刚刚过万的春节入手,把学生的心重新收回到课堂。
又简单了解了对联不仅有春联。
简单了解对联。
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及积累情况
(课题出示)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老师范读课文。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进郑板桥的故事。
认真听老师读课文。
要求听准字音。
2.生字词(幻灯)
一艘傍晚袅袅中堡湖狂风骤起稻麦果蔬菱藕斛
(1)指名读
(2)师:
同学读得很准确。
在这些生字中,我们要注意哪个字的字音?
齐读课题
思考“题”字的两种含义并组词扩词。
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
看屏幕,试读词语
学贵有疑,要求在预习生字时,不仅要弄清字义,还要弄清词义,不懂就问,不懂就查,做一个好学好问的孩子。
检验自学和预习情况
三、出示对联,练习朗读
袅:
它念“niǎo”而不念“miǎo”文中词是“轻烟袅袅”,袅是什么意思呢?
“骤”的第十二笔很重要是什么?
(撇)这笔撇不能丢。
指导书写“骤”。
堡:
它是个多音字。
本课读bǔ,其它两个音为pù
,bǎo。
(板书)
3.现在我们已经扫除了朗读上的所有障碍,现在就请大家放声朗读,思考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出示对联
那么这幅对联就是:
(幻灯出示)同时板书对联。
“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
”
2.指导朗读上下联哪些词语相
我们该怎样停顿怎样来读呢?
对?
艘:
它是平舌音,是个量词,专门指什么?
(船只)比如说“一艘轮船”它有半部分的笔顺也值得注意。
学生书空。
回答“袅”意思。
骤:
骤是翘舌音,狂风骤起谁来解释一下?
“骤“是什么意思呢?
(急突然)天气骤冷,骤然,暴风骤雨。
书写“骤”
齐读屏幕上所有词语
本文讲述了郑板桥一次乘船到兴化北乡途中观赏湖光山色触景生情吟一上联后到渔民家中做客,与渔民交谈后又想出一个绝妙下联的故事。
……
找出上下联相对的词语,练习朗读
学习使用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养成玉溪的好习惯。
初步了解对联的上下联对仗特点,练习有节奏的朗读。
一、复习导入
二、以读为主,读中合作探究
三、咬文嚼字的读文,体会对联特点
第二课时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郑板桥题联赠渔民》这一课。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回顾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郑板桥题的对联是?
(幻灯出示对联)
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提示。
要求组长负责,带着问题朗读课文与组员合作完成。
(1)郑板桥为什么给渔民题联?
(2)这幅对联是在怎样的情境中产生的?
读一读,画一画,与组员讨论哪些语句与上联相对应?
哪些语句与下联相对应?
(3)想象对联的意境,品味欣赏对联。
谈谈自己的感受。
2.以组为单位汇报。
三、咬文嚼字的读文,体会当时作者见到的情景,细细品味对联的特点。
1.师:
为生动形象地描绘郑板桥乘船去兴化途中所见的情景,作者在遣词造句上十分注重四字词语,相信同学们早已画出来了,谁来说一说?
同学们默读课文,回顾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郑板桥题的对联是什么。
自由读课文,围绕自学提示与组员进行学习。
读一读,画一画,找出答案交流后进行汇报。
(1)
(2)
说感受。
课标中课程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我设计了自学合作学习的这样一个提示。
学生带着问题学习,都参与到学习当中来,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
想象能力
(学习第一自然段)
的情景,细细品味对联的特点。
(出示第一自然段)
短短的几行文字中竟有如此多的四字词语,真是佩服作者的文采,把这些成语放回文中,我们一起读读这段吧!
“郑板桥端坐船头……细浪如银”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
边读边想象这是怎样的画面?
(此时让我们又怎样的感觉?
这里真是景色优美板书)
3.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指导朗读。
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这样的心情?
(触景生情)
师过渡:
是啊,眼前多么美丽的景色啊,夜色朦胧,新月如钩,水面如银,微波荡漾,好一幅“湖光月色图”啊!
郑板桥随即脱口吟道(生齐读):
“半湾活水千江月……”师:
这些语句的描写就是上联“半湾活水千江月”所对应的语句啊。
谁来美美的读一读。
我觉得还不够美,声音再柔美一些。
声音再拉长一些(指名读)大家齐读。
是的,正是观赏如此美景才有感而发,脱口而出齐读。
半湾活水指?
的就是中堡湖。
千江月指的?
就是傍晚时分的一弯新月。
(4)师:
这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呢?
(表示语句未完,意思未尽)
“夕阳西下”“湖光山色”“轻烟袅袅”“渔歌阵阵”“一弯新月”“映照湖面”“细浪如银”“触景生情”“脱口吟道”
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感受美丽的景色
想象画面,读这段文字,感受湖光山色的美景。
思考并回答“触景生情”
积累好词,理解在文中的作用
文章浅显易懂,重在朗读。
更好地感悟创作对联的意境。
正所谓“触景生情”
(学习第二自然段)
夜色朦胧,新月如钩,水面如银,微波荡漾,好一幅“湖光月色图”啊!
4.学习第二自然段
是啊正当郑板桥陶醉其中,沉思下联之时,又发生了什么意外的状况呢?
(出示第二段)
生自由回答。
(1)师:
正是因为这样的际遇,才使得他有机会和渔民走得很近,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快乐。
他了解到了什么呢?
请一名同学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大家画出相关的语句。
郑板桥从渔民的口中知道了什么?
生:
知道这里盛产鱼虾菱藕,稻麦果蔬……
(3)师:
在这特有的情境里,郑板桥完全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于是又脱口吟道:
“一粒沉沙万斛珠。
”真是有才啊。
生齐读“半湾活水千江月……”
半湾活水指的就是中堡湖。
千江月指的就是傍晚时分的一弯新月。
能够围绕对联的上下句找到相对应的语句,感受对联的妙处
感受他们的快乐。
(3)师:
在这特有的情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