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增值服务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231829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DC增值服务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IDC增值服务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IDC增值服务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IDC增值服务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IDC增值服务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DC增值服务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IDC增值服务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DC增值服务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DC增值服务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四、行业壁垒6

1、资质壁垒6

2、技术、人才壁垒6

3、经验壁垒7

五、行业市场规模7

1、近年我国IDC市场增长迅速7

2、我国IDC市场未来发展可期8

六、行业风险特征9

1、技术风险9

2、基础电信运营商依赖风险10

3、人才流失风险10

一、行业监管体制和监管政策

1、行业监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通信管理局是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

其中: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制订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的产业政策、产业标准、产业规划,对行业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总体把握互联网信息服务内容;

各地通信管理局对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实施政府监督管理职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内设电信管理局,主要负责依法对电信与信息服务实行监管,提出市场监管和开放政策;

负责市场准入管理,监管服务质量;

保障普遍服务,维护国家和用户利益;

拟订电信网间互联互通与结算办法并监督执行;

负责通信网码号、互联网域名、地址等资源的管理及国际协调;

承担管理国家通信出入口局的工作;

指挥协调救灾应急通信及其它重要通信,承担战备通信相关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是对辖区电信业实施监管的法定机构,在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电信业实施监督管理,其监管内容主要包括:

对本地区公用电信网及专用电信网进行统筹规划与行业管理、负责受理核发本地区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分配本地区的频谱及码号资源、监督管理本地区的电信服务价格与服务质量。

2、行业监管政策

近年来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二、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我国互联网业务平台产业链结构主要包括资源型服务商、专业化服务商、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互联网用户等四部分。

资源型服务商,提供基础网络和带宽。

目前国内主要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三大电信运营商。

专业化服务商,掌握宽带接入、CDN/IDC及相关增值服务的关键技术,通过租用或自有的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和带宽,为内容提供商提供分发网络加速服务及主机托管服务。

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即各行业有互联网接入或数据中心业务需求的企事业单位,包括电子商务网站的交易加速服务、网络游戏网站的游戏客户端下载及内容更新、门户网站的网页分发、视音频媒体网站的流媒体分发、在线软件更新、企业内容分发应用等方面。

互联网用户,通过电信运营商的基础网络接入互联网,享受内容提供商提供的浏览网页、视频点播、直播、下载、游戏、网上购物等服务,间接使用互联网业务平台服务,是服务的最终体验者。

三、行业竞争情况

IDC服务商根据资源类型、运营模式和客户对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基础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专业IDC服务商和云服务商。

1、基础电信运营商

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等为代表,拥有布局广泛的通信基础设施资源,在骨干网络带宽资源和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方面具有垄断性优势,也是二级ISP的带宽提供者,其在机房建设、服务器购买、电力成本承担、运营维护经验上均具有明显优势。

基础电信运营商凭借其垄断性资源优势,处于IDC服务行业的上游,占据IDC服务行业60%左右的市场份额,其主要面向资源使用量大的政府、大中型国企和超大型互联网公司,如腾讯、阿里巴巴、XX、优酷土豆等客户。

2、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

以鹏博士、中国万网、万国数据、光环新网等公司为代表,该类服务商拥有较雄厚的资金实力,自建数据中心,面向大型互联网公司和大型企业客户提供数据中心机房出租和带宽出租等资源服务,与基础电信运营商有较大的正在竞争,但其IDC最终出口还是要连接到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广域网,仍然要依赖电信运营商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

3、专业IDC服务商

该领域的服务商处于中间市场,绝大多数未建设自身的数据中心和网络,业务模式为向基础电信运营商或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租赁机柜和带宽资源再转租给下游客户及向下游客户提供配套的增值服务。

该领域服务商的客户定位与基础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数据中心有较大差别,主要面向中小企业、中小型互联网公司。

4、云服务商

以阿里云、Ucloud、QingCloud、盛大云、腾讯云等为代表,专注于云服务,在游戏、电商、政务、金融等部分垂直细分行业占用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云主机、云存储和特定行业解决方案等服务。

近年国内云服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对通信基础设施托管的需求增加,持续刺激传统IDC;

另一方面,公有云的快速部署、易扩展性和低廉的价格对中小客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对传统IDC市场形成较强的冲击。

四、行业壁垒

1、资质壁垒

我国对于电信行业实施行政许可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的规定,从事增值电信业务的企业必须取得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批准颁发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监管部门在进行审核时,对申报企业的技术及资金实力均有较高要求,行业进入许可制度构成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2、技术、人才壁垒

本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专业性强,产品和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IDC核心技术开发、运维管理、服务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节点的管理、带宽流量的检测管理等工作均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准的计算机知识、硬件知识、软件知识以及网络知识,同时IDC企业还需要对行业历次信息化建设及技术演变、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设计出满足不同客户差异化需求的产品。

我国互联网应用专业方面的教育起步较晚,网络应用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端技术人员的稀缺构成进入本行业的障碍。

IDC行业的新进入者,短期内难以形成自身的技术优势和技术团队,面临较高的技术和人才壁垒。

3、经验壁垒

运营经验是进入本行业的影响因素之一。

IDC机房的选址、服务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节点的配置、带宽流量的监测等均要求服务商具有较强的运营管理经验,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运营成本。

同时,IDC服务与客户的操作习惯密切相关,用户具有较强的粘性,一旦选定就不会轻易更换。

这就要求IDC企业凭借自身丰富的运营经验,结合客户所处行业特点、业务模式、终端用户习惯等为客户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此外,对于运营过程中突发状况的快速响应和处理,对于行业核心技术的研发方向等均要求IDC企业凭借自身的行业经验予以把控。

新进入者短期内难以形成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对客户需求的精确把握,面临较高的行业经验壁垒。

五、行业市场规模

1、近年我国IDC市场增长迅速

根据中国IDC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我国IDC市场增长迅速,至2015年市场规模已达51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达到39.3%。

在过去七年,我国IDC市场复合增长率达到38.71%。

从发展阶段上看,2009-2011年间我国IDC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增速维持在40%以上。

从2012年至2013年,受宏观经济下滑影响,整体市场增速下降到25%以下。

在这期间政府加强政策引导,逐步开放了IDC牌照申请,2014年-2015年政策导向已初步见效。

2、我国IDC市场未来发展可期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民对互联网的服务品质和访问速度要求日益提高。

虽然近年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带宽资源持续增加,但网民数量的激增以及互联网应用的多元化,尤其是占用网络带宽较大的流媒体应用及下载业务的兴起,网络堵塞、网络响应速度缓慢等问题成了制约互联网发展的瓶颈。

终端用户对网络访问体验要求的提高、网民数量的增加、互联网应用的多元化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将极大的推动IDC行业的发展。

根据中国IDC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未来三年IDC市场增速将稳定在30%以上。

至2018年,中国IDC市场规模将达到近1,400亿元,增速接近40%。

六、行业风险特征

1、技术风险

互联网行业具有技术进步快、产品生命周期短、升级频繁、继承性较强的特点,技术和产品经常出现新的发展方向,相关企业必须准确把握行业变化动态,适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随着虚拟化、云计算、分布式储存的不断成熟和普及,部分服务商开始尝试通过云平台向客户提供云主机服务,客户可以根据自身业务实际情况按需选择各种配置的云主机产品以及灵活选择CPU、内存和硬盘配置,云主机的性能和安全性较物理服务器弱,但其交付速度更快、使用方式更灵活、自主管理功能更便捷。

2015年2月国务院于发布《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支持政府采购云计算服务,政务云市场已扩大到二三线城市,未来政务云市场将步入高速增长期。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完善和市场接受度的提高,云服务势必会对传统的IDC行业造成较大的冲击。

另外,为缩减IDC运营成本,目前许多大型企业尝试自建数据中心。

自建数据中心的企业势必分薄专IDC服务商的市场份额,从而导致专业IDC服务商在定制化数据服务上面临更高的挑战。

2、基础电信运营商依赖风险

目前,我国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拥有布局广泛的数据中心,在骨干网络带宽资源和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方面具有垄断性优势。

绝大部分IDC服务商开展业务需要向基础电信运营商租赁机房空间和采购带宽资源,因此对基础电信运营商存在较强的资源依赖,尤其是中小型的IDC服务商对基础电信运营商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一旦未能妥善处理与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关系,将直接影响其正常的业务运营。

3、人才流失风险

IDC及其增值服务业务所处行业属于高新技术行业,是典型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信息技术发展、更新速度较快。

核心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关系到企业的规划运营、产品的研制发展以及市场的开发扩展。

拥有IDC领域核心技术的人才在目前市场上比较紧缺,存在人才储备跟不上公司业务发展的风险以及市场竞争者抢夺公司人才的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