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普通生物学笔记超精华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2219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大学普通生物学笔记超精华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清华大学普通生物学笔记超精华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清华大学普通生物学笔记超精华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清华大学普通生物学笔记超精华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清华大学普通生物学笔记超精华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华大学普通生物学笔记超精华版.doc

《清华大学普通生物学笔记超精华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大学普通生物学笔记超精华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华大学普通生物学笔记超精华版.doc

字体颜色及其意义

―― 重要

―― 较重要

―― 一般重要

―― 一般重要

―― 一般

―― 不很重要

―― 不重要

清华大学考研部分科目复习提纲(普通生物学)页:

1

本提纲是从清华生物系一字班讲义的powerpoint上提炼出来的,大多数答案都可以在那份powerpoint上找到。

[作者:

佚名转贴自:

本站原创点击数:

322更新时间:

2004-1-2编辑:

rider]

第一章绪论

什么是生命和生物科学

重点:

生命的基本特征页:

1

生命的基本特征:

(参见清华ppt)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新陈代谢(metabolism)是生命的基本功能;

生命过程具有自组装(self-assembly)的能力;

生物对外界环境应激(irritability)和适应具有性;

生物体的自我调节机制,确保生命系统的稳态(homeostasis);

生命通过繁殖而延续,核酸是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

生物具有个体发育和系统演化的历史。

为什么学习生命科学

如何学习生命科学

第二章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1.为什么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页:

1

为什么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记忆方法:

以下要点与生命的基本特征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

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

生殖和遗传的基础与桥梁;

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生命起源的归宿,是生物进化的起点;

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细胞的基本共性(重点)页:

1

细胞的基本共性:

(记忆方法:

以下只有细胞增殖方式属于动态特点,其他皆为静态结构特点)

所有细胞表面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镶嵌蛋白质构成的细胞膜;

所有的细胞都有两种核酸(DNA与RNA)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所有的细胞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所有细胞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增殖。

3.原核细胞(procaryoticcell)与真核细胞(eucaryoticcell)

3.1细胞基本特征的比较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基本特征的比较页:

1

大致比较角度如下:

(参见清华powerpoint)(记忆方法:

第一行与细胞的基本共性有关,第二行与细胞核结构有关,第三行与细胞质结构有关,第四行是动态特征)

细胞膜功能的多样性、细胞骨架的有无、

核膜的有无、染色体组蛋白的有无、

核外DNA的种类、核糖体的类型、胞质区域化的复杂性及细胞器的有无、

细胞分裂方式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遗传结构装置和基因表达的比较(我的总结页:

1

遗传结构装置的比较:

真核细胞:

细胞核; 组蛋白;线性DNA;叶绿体、线粒体含DNA;不存在多顺反子;80S核糖体;mRNA无SD序列;启动子共有序列。

原核细胞:

无细胞核;无组蛋白;环状DNA;无叶绿体、线粒体 ; 存在多顺反子;70S核糖体 ;mRNA有SD序列 ;启动子共有序列。

基因表达的比较比较角度:

1、表达过程(包括转录、转录后、翻译);2、表达调控

,Powerpoint中的答案:

 页:

1

参见清华powerpoint,大致比较要点如下:

遗传结构装置的比较:

遗传信息量大小;基因组倍数;DNA的存在形式(形状、组蛋白的有无和非染色体DNA的种类);重复序列的多寡;内含子的有无。

基因表达的比较比较角度:

(记忆方法:

1、2为表达过程,3、4为对表达过程的调控,5为转录所用蛋白,6为复制(有些不合题意))

1、转录与翻译的并行性。

2、加工与修饰的有无。

3、表达调控的主要方式:

多层次,多环节(真核);操纵子(原核)。

4、主要调控方向:

正调控(真核);负调控(原核)。

5、RNA聚合酶和转录因子的种数。

6、主要调控类型:

共价(真核);变构(原核)

7、DNA复制的周期性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比较页:

1

参见清华powerpoint,大致比较要点如下:

有无质体(叶绿体);

有无细胞壁;

有无大的中央液胞;

细胞膜离子泵的类型:

钠-钾ATP酶(真核),质子ATP酶(原核);

营养物质吸收所依赖的跨膜离子梯度:

钠离子(真核),质子(原核)。

我认为还应该加上:

有丝分裂时的差异,包括中心粒的有无、细胞板的有无。

3.2原核细胞:

比较古细菌与真细菌页:

1

古细菌与真细菌的不同点:

(参见清华ppt、《经典》P299和P331)

1、核酸序列存在显著差异,古细菌的分子进化特征更接近真核细胞;

2、核糖体与真核生物相比:

相似(古细菌),不相似(真细菌);

3、光合色素:

“细菌视紫红质”(古细菌),细菌叶绿体(真细菌);

4、细胞膜中的脂质结构:

分叉(古细菌),直链型(真细菌);

5、古细菌细胞壁不含肽聚糖;

6、鞭毛有无:

无(古细菌);常有(真细菌);

7、对氧的需求不同,营养类型不同;

8、生存环境:

极端环境(古细菌),适中环境(真细菌);

古细菌形态结构与遗传结构装置和真细菌相似:

1、遗传的信息量小,遗传信息载体主要由一个裸露的环状DNA构成;

2、细胞内没有核膜和具有专门结构与功能分化的细胞器。

最小最简单的细胞页:

1

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支原体(mycoplastgenitalium)是迄今发现的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基因组:

482genes,其中最少必须基因:

256;大小0.1~0.3μm,仅为细菌的十分之一

3.3真核细胞

3.3.1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重点)页:

1

脂蛋白体系构成的生物膜系统;

核酸-蛋白质复合体构成的遗传信息载体与表达系统;

由特异的结构蛋白装配而成的细胞骨架和细胞质基质系统。

3.3.2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真核细胞的结构及各组分的主要功能(重点)页:

1

真核细胞区域化(Compartmentalization):

代谢有序性和自控性;

细胞膜---分界和渗透屏障、细胞间相互作用、物质的运输和信号传导;

细胞核---“中心调度室”,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内质网---合成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生产车间”;

高尔基体---生物大分子加工、包装的“加工车间”;

线粒体和叶绿体---产能的“动力车间”;

核糖体---蛋白质生产的机器;

溶酶体---“回收车间”和“保卫处”;

细胞骨架系统(MF,MT,IF)---支架、运输、运动;

膜流---生产“流水线”和“传送带”。

细胞骨架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页:

1

广义的细胞骨架包括:

细胞质骨架(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核骨架、细胞膜骨架、细胞外基质。

狭义的细胞骨架指的是细胞质骨架。

细胞骨架的主要功能有:

(来自G.Karp2002的图)

1、结构和支撑;

2、细胞内运输;

3、反应性和运动性;

4、空间组织。

细胞骨架的主要功能有:

(以下为我的总结)

1、维持和支撑结构;

2、细胞内的物质运动和运输;

3、提供分子附着和反应场所;

4、使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和分子形成有序的分布。

细胞外基质概念与动物细胞细胞连接的类型、功能

分泌性蛋白合成的信号肽学说页:

2

信号肽学说的基本内容:

该学说认为,当细胞合成外分泌蛋白、膜蛋白、驻留蛋白和溶酶体蛋白时,首先由信号密码翻译出一段肽链,叫信号肽,信号肽可被SRP识别并结合,此时蛋白质合成暂停。

在SRP的中介作用下,核糖体结合在内质网膜上,新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SRP离去,此时蛋白质合成恢复进行,在内质网腔内,信号肽被切去,但与之相连的肽链继续进入内质网腔内,直到合成完整的多肽为止。

这种肽链边合成边向内质网腔转移的方式,称为co-translation

细胞内蛋白质分选(分选途径)页:

2

(以下摘自绍兴文理学院生物科学系的细胞生物学在线教程)

蛋白质分选的基本原理:

细胞不能从无到有产生所有膜性细胞器,新的膜性细胞器来源于已存在细胞器的分裂。

如果彻底移除细胞内所有的过氧化物酶体,细胞根本不能重建新的过氧化物酶体,因为过氧化物酶体中具有选择性地接受细胞质内合成的蛋白质的转位因子(translocator)。

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脂类等物质之所以能够定向的转运到特定的细胞器取决于两个方面:

其一是蛋白质中包含特殊的信号序列(signalsequenceortargetingsequence),其二是细胞器上具特定的信号识别装置(分选受体,sortingreceptor),因此内膜系统的发生具有核外遗传(epigenetic)的特性。

细胞类至少存在两类蛋白质分选的信号:

1、信号序列(signalsequence):

存在于蛋白质一级结构上的线性序列,通常15-60个氨基酸残基,有些信号序列在完成蛋白质的定向转移后被信号肽酶(signalpeptidase)切除。

2、信号斑(signalpatch):

存在于完成折叠的蛋白质中,构成信号斑的信号序列之间可以不相邻,折叠在一起构成蛋白质分选的信号。

蛋白质分选信号的作用是引导蛋白质从胞质溶胶进入内质网、线粒体、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也可以引导蛋白质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或从Golgi体进入内质网。

这种分选信号的氨基酸残基有时呈线性排列,有时折叠成信号斑,如引导蛋白质定向运输到溶酶体的信号斑,是溶酶体酸性水解酶被高尔基体选择性加工的标识。

蛋白质的分选运输途径主要有三类:

1、门控运输(gatedtransport):

如核孔可以选择性的主动运输大分子物质和RNP复合体,并且允许小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细胞核。

2、跨膜运输(transmembranetransport):

蛋白质通过跨膜通道进入目的地。

如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在信号序列的引导下,通过线粒体上的转位因子,以解折叠的线性分子进入线粒体。

3、膜泡运输(vesiculartransport):

蛋白质被选择性地包装成运输小泡,定向转运到靶细胞器。

如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高尔基体分泌形成溶酶体、细胞摄入某些营养物质或激素,都属于这种运输方式。

这几种运输机制都涉及信号序列的引导和靶细胞器上受体蛋白的识别。

(重点)

3.3.3细胞膜

生物膜的功能概述页:

2

生物膜的功能:

分界和渗透屏障;细胞间相互作用;物质的运输;信号传导;功能组织和定位

,细胞膜的功能概述页:

2

细胞膜的功能:

分界和渗透屏障;细胞间相互作用;物质的运输;信号传导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生物膜的特点(重点)(我的总结页:

2

1、流动性;2、不对称性;3、有序性(脂双层);4、流动不均一性;5、运输的选择性和方向性

,Powerpoint中的答案:

页:

2

1、流动性;2、膜两侧不对称;3、流动不均一性(膜的分相现象)

物质的跨膜运输(重点)

转运蛋白介导的主动运输(载体蛋白)与被动运输(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钠钾泵(动物细胞)

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质子泵(植物细胞)

间接消耗ATP的协同运输

内吞与外排作用:

完成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

3.3.4 细胞增殖与周期调控(重点)

细胞周期的生化事件与检验点(checkpoint),Checkpoints的主要作用页:

2

Checkpoints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基因组稳定性,而不是细胞分裂的基本条件(分裂细胞具有更多的DNA损伤)

细胞的有丝分裂(mitosis)与减数分裂:

比较页:

2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参考《基生》P105和绍兴文理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