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城区集中供暖改造工程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220620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津县城区集中供暖改造工程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利津县城区集中供暖改造工程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利津县城区集中供暖改造工程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利津县城区集中供暖改造工程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利津县城区集中供暖改造工程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利津县城区集中供暖改造工程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利津县城区集中供暖改造工程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津县城区集中供暖改造工程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利津县城区集中供暖改造工程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4、发证机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一、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

2、国家发改委有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4、项目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文件

5、利津县城市资产运营有限责任公司2006-2010年发展规划

6、利津县城市资产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有关部技术基础资料。

二、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2、精心设计,保证质量,切合实际,经济合理;

3、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已有设施,节约用地,节省投资。

三、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的要求,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2、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3、工程技术方案

4、环境保护和节能

5、施工进度安排

6、组织管理

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三节建设单位概况

(一)借款人简介

利津县城市资产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注册资本6000万元(已经东营盛世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营业执照经营期限2006年3月29日——2026年3月28日。

县政府授权公司为政府国有资本运营和对外融资的主体,负责向国家开发银行借款,代表县政府行使国有出资人职能,垄断开发、建设、经营城市资源和相应国有资产,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城市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具体经营范围是:

城市国有资产运营、投资、租赁、抵押、资产置换、资本运营等。

(二)法人治理结构

1、借款人主要关联方关系

借款人的投资主体是由利津县人民政府授权利津县财政局出资,注册资本6000万元(其中:

以货币资金出资1800万元,以国有储备土地使用权评估作价出资4200万元)。

公司与政府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

一是公司根据政府的安排和经营城市的指导思想组建成立,是政府的融资窗口和平台,是政府经营城市的主体;

受县政府委托收购、储备、征用、处置土地。

县财政局对公司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并行使股东权力。

二是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人员由利津县组织、人事部门任命和管理;

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出资人行使股东会职权,设有董事会、监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

县政府对利津县城市资产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的政策扶持主要包括:

一是分期分批向公司投入资产,以壮大公司自身实力,增强自我发展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是将经营性和准经营性的城市基础产业整建制划入投资公司。

2、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

利津县城市资产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是利津县人民政府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组建,在公司章程中明确划分了股东和经理层各自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并形成了相互分权制衡体系。

章程规定:

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出资人(利津县财政局)行使股东会职权,设有董事会、监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公司董事会由利津县人民政府委派县财政、国土资源、建设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董事长由利津县人民政府指定;

公司公司设总经理一名,副总经理一名,由县人民政府任命,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主持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提请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

监事会由五名监事组成,监事组成人员由县政府委派三人,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两人。

该公司目前正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基本符合公司法的现代企业制度、问责机制和管理机制。

公司基本能够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运行,借款人、用款人和还款人基本一致。

3、信息披露与透明度

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建立健全了财务、会计制度,并依法经审查验证,自觉接受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审计检查。

会计师事务所为东营盛世会计师事务。

(三)风险归纳与风险缓释

利津县城市资产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是利津县城市国有资产运营、投资等国有资本运营和对外融资的专门机构,具有较强的政府背景,公司经营具备相应合法的证件。

借款人职能定位清晰,其与政府的关系有利于项目建成和正常运营,有利于协调与政府各部门关系,促进项目的成功。

第四节可行性研究结论

利津县集中供暖改造工程项目由利津县城市资产运营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承建,项目总供热面积为200×

104m2。

投资包括:

循环水管网,循环水首站及调压站的建设安装以及各热用户的配套管网安装。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5100万元,其中:

其中:

工程费用4200万元、其它费用200万元、预备费700万元。

资金筹措渠道为:

企业自筹及银行贷款。

项目建设符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兴建集中供暖工程,既有利于改善我县居民居住状况,又有利于建设健康向上,平安融洽的和谐社会。

项目建成后,可改善利津县居住供暖建设状况,这对于加强利津县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构建和谐平安社会,推动利津县经济建设的发展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既是利津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客观需要,也是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可行的。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5100

1

工程费用

4200

2

其它费用

200

3

预备费

700

资金筹措

自筹

1100

贷款

4000

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提出背景

一、东营市概况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东营市境内流入渤海。

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

土地总面积8053平方公里,辖东营、河口2个区,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50.3亿元,总人口达到181.8万人。

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全国重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都座落在东营市境内。

勤劳、智慧的东营人民继承胜利油田的优良传统,艰苦创业,辛勤耕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东营市区作为东营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东营市是中国东部沿海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地区之一,境内大中型水库星罗棋布,电网完备可靠,城乡电话普及率居山东省首位,是国家数字化建设试点城市。

全市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73.8公里,高速公路贯穿南北,是中国公路网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东营港作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已成为黄河三角洲走向世界的桥头堡;

随着东营机场的建成启用,东营市颇具规模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使东营具备了承东启西、交汇南北、呼应沿海、服务京津的优势。

东营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具有发展生态产业的良好条件。

从社会构成上看,这里有东营市、胜利油田、石油大学和济南军区生产基地。

四支力量和睦共处,团结协作,形成了加快黄河三角洲建设和发展的强大合力。

东营市是在"

大空间、大水面、大绿地"

背景下耸立起来的具有独特风貌的崭新城市,城市建设以组团式、生态型为发展方向,大气质量常年保持在二级以上,为广大市民营造了清新幽雅的工作生活环境。

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51.65%,中心城建成区面积60.6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现代城市的基础框架和分布合理的城县组群。

东营境内既有年轻的黄河新淤地,也有古老的陆地。

北部有以黄河入海口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区。

入海口附近及黄河故道的国家级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5.3万公顷,是地球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际重点保护的全球十三处湿地之一。

保护区内草木葱茏,狐兔出没,仍保留着原生带的特色。

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里成为百鸟乐园,已发现鸟类268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有41种。

暮秋初冬时节,成群结队的丹顶鹤、白头鹤、灰鹤、大天鹅等珍禽在保护区内嬉戏觅食,把这片新生地装扮得更加美丽和神奇。

此外,这里的20万亩槐林、万亩柳林、数十万亩苇荡等景观亦野趣天成,别有洞天。

黄河三角洲的发展蕴含着巨大潜力,其开发建设受到了省、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中国政府把"

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

列入国家"

十五"

计划。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确定东营市为"

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

近年来,江泽民、朱镕基、温家宝等领导同志先后视察东营,对东营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

黄河三角洲的发展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东营人民乘势而上,揭开了解放思想、干事创业、跨越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东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建成了15个高科技农业园区,16种农产品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

粮棉、畜牧、水产、瓜菜、花卉、桑茧、林果等生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显示了东营绿色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巨大潜力。

东营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精细化工和生物技术与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建设山东加工制造业基地,全市形成了以石油、石油化工、盐业盐化工、造纸、机械、电子、纺织、建材、食品加工、制药等多元化的工业体系。

东营经济开发区等一批经济园区发展迅速,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东营市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步伐,以巨大的经济潜力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近年来,东营市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度精简审批事项,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一站式"

服务大厅和外来投资者投诉中心,政府办事效率、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成为中国沿海投资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国内外客商纷至沓来,三年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200多亿元。

对外开放不断深入,进出口总值增幅连续三年居山东省首位,与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交流与协作关系,与美国第二大石油城市米德兰市,韩国三陟市结为友好城市。

东营市实施"

信用立市"

战略,大力推进覆盖政府、企业、个人等各个层面的"

信用东营"

建设,力争经过五年努力,使东营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全国信用最好的城市之一。

东营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初步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东营市是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全国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新世纪的东营市,将以独特的优势和更加开放的姿态,进一步加强与海内外的合作与交流,深入实施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

四大战略"

,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建设山东加工制造基地和“信用东营”建设三大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力争在新世纪头二十年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把东营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新经济区。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

目前,利津县城区共有各种大小锅炉88台,总容量200t/h,单台容量大部分在4t/h以下,平均热效率仅为55%左右。

城区现有热电厂两座:

一是利华益热电公司,目前装机容量为2*75t/h循环硫化锅炉+2*6MW抽凝机组,最大供应蒸汽能力80t/h,其中:

企业自用23t/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