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语文考试190题【题库】文档格式.doc
《华中科技大学语文考试190题【题库】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科技大学语文考试190题【题库】文档格式.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班固B、茅盾C、巴金D、鲁迅
10、《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D)A、国风B、大雅C、颂D、小雅
11、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D)
A、清新淡雅B、豪放飘逸C、深婉华美D、沉郁顿挫
12、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C)
A、柳永B、李清照C、苏轼D、辛弃疾
13、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主张的作家是(B)
A、杜甫B、白居易C、辛弃疾D、韩愈
14、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C)
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春秋》
15、李商隐《无题》中推已而及对方的一联是(C)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6、在《前赤壁赋》中,苏子认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这里是想表达(D)
A、自然界的广博B、造物者的万能C、消极无为的心态D、积极旷达的心境
17、《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的基调是(C)
A、热情奔放B、沉郁坚强C、凄凉悲伤D、清新秀丽
18、《山居秋暝》的主要抒情手法是(A)
A、借景抒情B、借典故抒情C、借事抒情D、直抒胸臆
19、下列句子中,与“峰峦如聚,波涛如怒”采用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A)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B、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C、海水向岸上献殷勤,波浪的声音是那么亲热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20、宋代开豪放词风的词人是(C)
A、柳永B、李清照C、苏轼D、辛弃疾
21、先秦时期一部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A)
A、《论语》B、《孟子》C、《庄子》D、《战国策》
22、“忽如一夜春风起,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诗出自岑参的(A)
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B、《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C、《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D、《天山雪歌》
23、下列诗词,作者为古代女作家李清照的是(B)
A、《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B、《声声慢》(寻寻觅觅)
C、《望海潮》(东南形胜)D、《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24、《石头记》是(C)的原名。
A、《西游记》B、《水浒传》C、《红楼梦》D、《聊斋志异》
25、先秦诸子中,文章写得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形式来说理的是(B)
A、老子B、庄子C、孔子D、孟子
26、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最能体现“五四”精神的诗集是(B)
A、《女神》B、《红烛》C、《死水》D、《北方》
27、《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岱宗”指(C)
A、华山B、、嵩山C、、泰山D、恒山
28、《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诗称为(D)A、风B、小雅C、大雅D、颂
29、下列“居士”中的女作家是(C)
A.六一居士B.东坡居士C.易安居士D.香山居士
30、小说《林家铺子》的作者是(D)
A、鲁迅B、巴金C、老舍D、茅盾
(二)难易度:
中等
1、《西洲曲》是一首(C)A.汉乐府B.北朝乐府C.南朝乐府D.唐乐府
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出自(B)
A、《归园田居》B、《移居》C、《饮酒》D、《种豆南山下》
3、盛唐山水诗人中能与王维齐名的是(A)
A、孟浩然B、李白C、杜牧D、谢灵运(晋)
4、王维是唐代著名的(A)
A.田园山水诗人B.边塞诗人C.现实主义诗人D.浪漫主义诗人
5、高适是唐代著名的(B)
A.田园山水诗人B.边塞诗人C.现实主义诗人D.浪漫主义诗人
6、下列人物都属于“唐宋八大家”,其中不属于宋代的是(C)。
A.欧阳修B.王安石C.柳宗元D.曾巩
7、找出下列比兴句(A)
A、“淇则有岸,濕则有泮”。
(反比)B、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C、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下列思想家同属儒家学派的是(A)
A、孔子和荀子B、孟子和庄子C、墨子和老子D、李斯和庄子
9、下列孔子的语录,内容没有涉及到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有(D)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0、《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C)来划分的。
A、不同的地域B、不同的时期C、音乐的性质D、篇幅的长短
11、“兼爱”是(B)
A、孔子的中心思想B、墨子的中心思想C、孟子的中心思想D、庄子的中心思想
12、《诗经》所收之诗,大致产生于(B)。
A、西周初年至战国B、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C、春秋至战国D、整个周代
13、下列哪首王维的诗歌体现的是初冬的幽美景色(B)
A、《江汉临泛》B、《山中》C、《鹿柴》D、《渭城曲》
14、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C)
A、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匪(非)来贸丝,来即我谋
C、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D、返景(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下列不属于陶渊明的作品的是(A)
A、《十五从军征》(汉乐府民歌)B、《移居》C、《饮酒》D、《桃花源记》
16、王昌龄最擅长的是(D)
A、七言律诗B、七言歌行C、五言绝句D、七言绝句
17、《张中丞传后叙》歌颂的三个主要正面人物是(C)
A、张巡,张籍,雷万春B、李翰,张巡,许远
C、张巡,许远,南霁云D、许远,雷万春,南霁云
18、大量创作“无题”诗,并对后世特别是宋初西昆派诗人产生很大影响的诗人是(D)
A、王昌龄B、王维C、李白D、李商隐
19、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着力抒写的思想情绪是(B)
A、情场失意B、羁旅行役之苦C、故国之思D、伤春惜时
20、易安居士是作家(D)的号。
A、李煜B、李景C、辛弃疾D、李清照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一、A型题: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B.《诗经》
2.下列《楚辞》作品中,非为屈原所写的一部是:
C.九辩
3.先秦诸子散文中,属于语录体的著作是:
D.《论语》
4.被称为“上古之书”的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
A.《尚书》
5.《论语》是(
)散文:
A.语录体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手法:
C.顶真
7.“欲摘故纵,请君入瓮”为(
)惯用的论辫手法:
C.孟子?
8.下列诗人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
C.陈子昂
A.王勃B.杨炯C.陈子昂D.骆宾王
9.被称为诗仙的是:
B.李白
10.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
C.沉郁顿挫
11.被称为诗余的是:
A.词
12.下列各项中与柳永词无关的一项是:
A.词风豪迈,语言高雅
B.发展和完善了慢词的体制
C.善于运用铺叙手法
D.多写男女相思之情和羁旅行役之愁
1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
D.秦观的《鹊桥仙》
14.以诗为词的豪放派词人是:
B.苏轼
1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出自:
C.杜甫的《登高》
16.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著名诗人是:
D.白居易
17.《西游记》属于:
C.神魔小说
1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作者是:
A.李白
19.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是:
B.韩愈?
20.下列作家中,以描写湘西风土人情见长的是:
C.沈从文
21.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流传至今的是:
A.毛诗
22.《九歌》是一组在祭祀中用于娱神的乐歌,共有诗:
A.11首
23.体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原则的是:
A.《诗经》
24.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
A.古诗十九首
25.《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A.欧阳修
26.先秦散文,想象丰富,辞藻华丽,大量运用古代神话,被称为最有文学色彩的是:
D.《庄子》
27.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
B.晚唐
28.《漱玉词》为(
)的词集;
A.李清照
29.属于边塞诗人的是:
A.岑参
30.晚唐“小李杜”中的“李”指的是:
D.李商隐
31.宋代文艺创作最为全面的作家是A.苏轼
32.“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
D.晏殊的《鹊踏枝》
33.《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
B.《文选》
34.“琴趣”指的是:
C.词
35.“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
D.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
36.不属于“词”的称谓的是:
D.话本
37.(
)标志着文言短篇小说的成熟。
C.唐传奇
38.自诩为“五言长城”的是:
B.刘长卿
39.江西派的代表人物是:
C.黄庭坚
40.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以词名家的是:
A.温庭筠
41.以四言诗为主,为后世奠定了现实主义传统的是:
A.《诗经》
42.成语“夙兴夜寐”出自:
D.《氓》
43.‘有教无类为()的教育主张B.孔子
44.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
D.曹操?
45.成语“破釜沉舟”、“项庄舞剑”、“四面楚歌”均出自:
A.《项羽本纪》
4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C.纪传体通史
47.《行路难》的作者是:
C.李白
48.《淮海居士长短句》为(
)的词集:
A.秦观
49.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是:
D.王维
A.王昌龄
B.杜甫C.岑参
D.王维
5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出自:
D.《长恨歌》
51.下列作家属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是:
D.王安石
52.“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
A.柳永的《凤栖梧》
53.唐代诗坛上有“诗圣”之称的诗人是:
B.杜甫
5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描述的是:
B.杨贵妃
55.提出词“别是一家”这一观点的词人是:
B.李清照
56.下列作家非为“元曲四大家”的是:
B.王实甫
A.关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