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涂装生产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最全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196930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零部件涂装生产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最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汽车零部件涂装生产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最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汽车零部件涂装生产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最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汽车零部件涂装生产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最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汽车零部件涂装生产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最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零部件涂装生产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最全Word文件下载.docx

《汽车零部件涂装生产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最全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零部件涂装生产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最全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零部件涂装生产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最全Word文件下载.docx

本部门无力解决的,除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外,要及时向公司和安技部门报告,由公司研究解决。

7、分厂安全领导小组人员应认真搞好本分厂巡回检查。

认真履行职责,做到有检查、有记录。

巡回检查的重点,制止和纠正违章,解决关键设备或重点场所的不安全隐患,指导班组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

8、认真执行“三同时”的规定,对新建、改建、扩建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项目,做到劳动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为有计划改善劳动条件,分厂应在每年十二月前,将需要解决的安全措施项目报安技部门。

9、加强防尘防毒、防暑降温、防寒保暖工作。

电风扇在每年启用前进行检查、加油、接线试运转等工作,不符合要求的风扇不得使用。

10、搞好文明生产和定置管理工作。

生产场地坚持日清扫和周末大扫除制度,做到场地清洁,道路畅通,材料、半成品、成品、工位器具定置摆放整齐稳妥。

11、严格执行《危险作业审批制度》、《临时线路审批制度》,凡危险作业和接临时线路均应事先填报申请单,经安技部门审核、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作业。

否则将追究责任。

12、认真做好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统计和报告工作。

凡发生伤亡事故或未遂事故,要保持现场,并立即向安技部门报告,如实反映情况,不得弄虚作假、隐瞒不报或拖延不报。

对发生的每起伤亡事故和未遂事故,要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认真调查分析,找出原因,明确责任,提出措施,杜绝事故重复发生。

13、认真组织开展好“安全月”等安全活动。

14、加强内部考核工作。

分厂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日常性检查

1分厂安全检查小组成员:

2安全员负责分厂每天巡回监查,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纠正违章违纪。

3分厂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每季组织一次全面性安全检查,并将自查整改情况报安技环保科。

4班组每班自查,查防护用品穿戴是否合理,查设备工具夹具是否完好,操作方法是否违章,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卫生。

2、季节性检查

1防暑降温检查

2防寒保温监查

3梅雨季节前进行电器安全检查。

3、定期性检查

每年元旦、春节、五一、国庆前组织一次检查。

4、专业性检查

每年由设备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电气、压力容器、易燃易爆等专业检查。

安全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进入分厂的所有人员。

2、安全员负责分厂安全文明生产的监督、管理。

3、工作前不准饮酒,不听劝告,酒后上岗从严处罚。

4、生产区域严禁吸烟。

5、严禁将小孩带入生产现场。

6、生产现场不准穿高跟鞋、凉鞋、拖鞋;

不准撒着鞋,不准穿背心、短裤、裙子;

不准打赤膊或开衣襟。

7、凡长发超过肩部的职工进入生产作业现场,必须戴护发帽或发网,并将长发置于帽内。

8、操作旋转机床的作业人员,严禁戴手套操作。

9、设有“禁止通行”或“危险”标志的场所,无关人员不准通行;

无关人员不得擅自攀登屋架、房顶、行车轨道及所有明示“严禁攀登”的处所。

10、设备、设施、车辆非操作人员不得擅自开动;

非电气维修人员不得对电气设备进行拆卸或修理。

11、电气开关上悬挂有“正在维修、严禁合闸”的警告牌时,严禁随意摘牌或擅自合闸。

12、各种安全防护装置、保险、信号、指示器具等,必须保持完好有效,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拆除或不用。

13、各工种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本工种的《安全技术规程》。

因违章操作造成事故的,按公司有关规定处罚。

1、在加工有颗粒飞溅或粉尘的场所,操作人员必须戴护目镜和防尘口罩。

2、发现隐患必须及时报告、排除、不准冒险作业。

3、严禁在有毒、粉尘作业场所进餐、饮水、吸烟。

职业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1、公司各部门必须开展职业安全卫生宣传教育(以下简称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员工安全操作技能和素质,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

2、宣传教育要有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考核。

3、各部门、各级领导、各类人员必须重视宣传教育工作,要纳入日程并贯穿到生产经营工作的全过程。

要作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4、宣传教育要坚持公司与部门、全员与局部、特殊与一般、定期与经常、理论语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方法、不同渠道广泛深入地开展。

5、依据国家及公司有关规定对宣传教育工作实施综合管理。

6、安全教育包括:

1新进员工三级安全教育;

2变换工种和“四新”教育;

3复工教育;

4特种作业人员教育;

5职业卫生健康教育;

(教育周期:

每二年一次)

6中层及其以上干部教育;

7班组长及工段长教育;

每一年一次)

8全员教育;

9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

1新进员工三级安全教育

㈠新进员工(含实习、培训人员)报到后,在上岗前完成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

㈡公司级安全教育内容包括: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公司职业安全卫生规章制度;

劳动纪律;

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有关事故案例等。

㈢车间级安全教育内容包括:

本车间安全生产状况和规章制度;

㈣班组级安全教育内容包括: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生产设备、安全装置、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事故案例等。

㈤新员工安全生产教育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危险性较大的,教育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

2变换工种和“四新教育”

㈠工人因工作需要变换工种,依据变换工种通知单,安技部门组织车间、班组进行二级教育。

㈡在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相关操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要接受相应安全知识的培训,即“四新”教育。

变换工种和“四新”教育由车间和班组实施后报公司安技部门登记备案,方可上岗。

变换后的工种是特种作业的,按本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章节中有关规定执行。

3复工教育

公司员工因病假、事假、探亲等原因离岗一年以上(含一年)重新上岗时,必须进行车间、班组两级安全教育;

因工伤伤愈上班前必须进行分厂、班组级安全教育。

教育内容同“新员工入厂教育”相同。

4特种作业人员教育

公司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按本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中有关规定执行。

5职业卫生健康教育

㈠教育对象:

是指从事职业危险作业人员,以及有关部门的车间领导、工程技术人员。

㈡教育内容:

a从事职业危险作业的人员应掌握职业危害因素的性质、危害机理、预防方法以及自救、互救的常识。

b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要重点了解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掌握本公司职业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和危害程度。

c工程技术人员应掌握预防职业危害的工程技术措施,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所应具备的职业健康相关知识。

㈢教育周期为每2年一次。

6中层干部教育。

㈠安全生产培训和安全资格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a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相关标准及有关行业的规章、规程和规范;

b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知识、方法与安全生产技术,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

c重大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及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

d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e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㈡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

职业安全卫生专业管理人员须经上级部门考核合格后,执证上岗。

7全员教育

(一)教育培训内容:

安全生产新知识、新技术;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二)全员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要做到突出重点、形象生动等,可采用授课、辅导考试、电话教育等方式进行。

(三)教育周期为一年一次。

⑧班组长教育

由安技部门会同人力资源部采用授课的方式进行,其内容应根据公司特点,包括法律法规、安全技术常识、岗位危险源和危害因素控制要点、班组安全建设的有关管理要求等,一般情况下一年一次。

9安全管理人员教育

(1)安全生产培训和安全资格培训的内容:

a.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及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

b.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健康和安全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有关行业安全生产或管理经验;

c.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方法;

d.事故现场勘验技术,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e.重大危险源管理及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方法;

f.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g.本公司职工危害作业点的分布、危害程度,并根据其理化特性应采取的防护技术、措施和方法;

h.典型事故案例。

(2)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7、各类教育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并分类登记建档,资料齐全、完整规范。

8、各部门必须根据公司的安排,组织好每周的安全活动,时间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自定。

活动时间不得随意占用,并做好记录。

9、各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安全卫生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10、公司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部署和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无事故”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活动。

11、公司根据不同部位的需要,设立安全标志、标语、音响、信号等警示注意安全。

伤亡事故管理制度

1、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积极采取有效可靠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防止事故发生。

2、本制度所称伤亡事故时指员工在职业活动中发生的人身伤亡、急性中毒事故。

3、未遂事故是指由设备或人为差错等诱发生产的有可能造成事故,但由于人或其他保护装置等原因未造成员工伤害或财物损失的事件。

4、工伤事故分类:

1按伤害程度分类:

轻伤、重伤、死亡。

2按严重程度分类:

㈠轻伤事故——指一次事故只有轻伤的事故。

㈡重伤事故——指一次事故只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

㈢死亡事故分为死亡、重大伤亡和特大伤亡事故。

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人的事故。

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

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

5、事故现场处理与报告

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救护伤者,并采取有效可靠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河扩大。

2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件、痕迹、状态,均不得破坏。

3为抢救受伤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件是,必须做好现场标记、标识、标志。

4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部门领导、安技部门和公司领导。

5.安全管理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到达事故现场,并根据事故伤亡情况逐级报告。

特种设备及其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特种设备系指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且一旦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