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196744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

(将部落首领位置传位给贤德(有才、有德)之人的制度就叫禅让制)

6、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治理解除了黄河水患。

第4课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定都阳城,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也有第一个国家。

2、禹的儿子启即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夏朝最后一个国君叫桀,由于统治残暴,残酷对待百姓最后夏朝灭亡。

4、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亳,后迁都到殷,又叫殷商。

5、商朝最后一位国君叫商纣,他在位时,滥用武力、修建宫室、残酷对待百姓最后商朝灭亡。

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西周,定都镐京。

7、西周在地方实行分封制: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的制度就叫分封制。

8、分封制的目的:

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9、分封制的作用:

分封制保证了周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的范围。

10、分封制的影响:

形成了周朝的等级制度(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11、东周建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第5课

1、原始社会后期青铜器出现,商周时期青铜器进一步发展。

2、著名青铜器有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4、甲骨文的意义:

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第6课

1、春秋后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

2、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3、春秋时期的特点: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4、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战争。

5、先后出现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王夫差和越国勾践也先后北上争霸。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

6、争霸战争影响:

消极影响:

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积极影响:

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第7课

1、战国七雄形成:

经过三家分晋(晋国被赵、魏、韩三家大夫瓜分)和田氏代齐最终形成战国七雄。

2、七雄(方位):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3、著名战役: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4、商鞅变法

目的: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时间、人物: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上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建立县制,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是后来商鞅被处死的原因)(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上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

(最能体现变法性质)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实现国富)(3)统一度量衡。

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兵强)

商鞅变法作用: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由于触犯旧贵族利益,商鞅被污蔑而处死,商鞅虽死但变法目的实现,作用明显,变法是成功的)

5、公元前256年,秦国李冰在成都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它发挥着防洪、灌溉、水运的作用。

都江堰的兴修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变成天府之国;

第8课

春秋时期:

1、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其对立面、无为而治。

2、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仁”、以德治国、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

战国时期:

1、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2、孟子:

儒家代表人之一,主张实行“仁政”;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民贵、君轻”)

3、荀子: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实行礼治。

4、庄子:

道家代表人之一,主张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

5、韩非:

法家代表人之一,主张法治和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韩非思想被秦始皇采用)战国时期各学派精彩纷呈,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观点,这一文化繁荣的景象叫百家争鸣。

影响: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9课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秦统一的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3、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嬴政自称皇帝;

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2)经济上: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货币用圆形方孔钱);

(3)文化上:

统一文字(用小篆);

(4)思想上:

焚书坑儒

(5)交通上: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修灵渠;

(6)军事上:

北击匈奴修长城。

(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第10课

1、秦朝的暴政使社会经济严重破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口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起义原因:

①直接原因:

遇雨误期,按律当斩。

②根本原因:

秦朝实行暴政。

3、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4、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刘邦项羽继续起义,公元前207年项羽巨鹿之战,以少胜多,大败秦军。

同年刘邦攻入咸阳灭掉秦朝。

5、楚汉之争指项羽和刘邦的帝位争夺。

第11课

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刘邦是汉高祖。

2、西汉初年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社会十分贫困,经济萧条。

经过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汉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得以稳定。

(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可概括为:

解甲归田、释奴为民、轻徭薄赋。

3、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减轻刑罚、“以德化民”提倡节俭。

文帝、景帝时期国家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安定。

史称文景之治。

第12课、

1、汉武帝时时期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巩固国家。

他政治上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削弱地方势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提出,加强思想控制);

经济上实行盐铁国家专卖,统一使用五铢钱(加强经济控制)。

2、经过汉武帝的治理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第13课

1、公元9年,王莽夺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2、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光武帝时期:

①释放奴婢;

②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③合并郡县,裁减冗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使得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3、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4、东汉后期184年由于朝政腐败,灾荒连年,农民发动黄巾起义。

(领导者是张角)

黄巾起义的影响:

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东汉一蹶不振。

第14课

1、西域:

指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时间:

公元前138年

(2)目的:

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3)意义:

了解了西域的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

(2)意义: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4、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

(1)开辟时间:

汉武帝时

(2)路线:

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的大秦。

(3)商品: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运出,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4)地位: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5)陆上丝路意义:

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时):

中国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斯里兰卡

5、为了管理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管理西域的一官职)

设立的意义: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成为汉朝的土地。

2、东汉班超出使西域:

73年东汉的班超出使西域,97年班超派派甘英出使大秦。

第15课

1、造纸术发明:

西汉发明,东汉改进(蔡伦改进)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造出“蔡侯纸”)

(1)蔡侯纸原料:

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

(2)蔡侯纸的优点: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质量更好。

3、造纸术的贡献(或意义):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4、张仲景:

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5、华佗:

发明麻沸散、编制出五禽戏。

(华佗被称为神医)

6、史学巨著《史记》:

(1)作者:

司马迁

(2)主要内容:

《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3)地位: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鲁迅对《史记》的评价: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5)评价《史记》:

史学成就: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文学成就:

《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生动,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7、宗教:

道教和佛教

(1)、道教:

东汉后期产生于我国的宗教。

主要教派有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

(2)、佛教:

西汉末年经过丝绸之路从古印度传入,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因素。

第16课

1、官渡之战

(1)目的:

为了称雄北方

(2)时间:

公元200年(3)作战双方:

曹操与袁绍(4)结果:

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军。

(2)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赤壁之战

(1)原因:

曹操想要统一全国。

(2)时间:

公元208年

(3)作战双方:

曹操与孙刘联军(4)结果: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

(3)影响: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3、曹操失败的原因: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2)曹操骄傲轻敌;

(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