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管理》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93949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管理》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税收管理》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税收管理》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税收管理》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税收管理》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税收管理》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税收管理》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管理》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税收管理》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税收管理体制就是税收分权(征管权限和收入分配权限),即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税收收入和税收管理权限的制度,是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权限主要包括:

立法权(税法的制定与颁布、具体情况的解释与说明、税种的停征和开征局部调整及减免税等)、征管权及收入的分配权

三、分税制

(一)分税制的内涵

是分级税收管理体制的简称

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根据各自的职权范围划分税种或税源,并以此为基础来确定各自的税收权限的一种制度

(二)分税制类型

类型:

1.分享税种分税制:

有无共享税

⑴有共享税的分享税种式分税制有分为两级共享、三级共享及多级共享

⑵是否设置共享税主要取决于本国的经济发展的均衡程度

2.分享税源式分税制:

分征式、附加式和上解式

注:

采用不同的模式主要取决于本国的政权体制

(三)影响分税制类型的因素

国家政权结构---分享税源式分税制

国家经济发展的均衡程度---分享税种式分税制

财政管理体制---分级财政管理体制

我国的分税制是94年推行的,94年之前的财政管理体制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责任模糊,造成中央与地方利益脱节,故选用分享税种分税制使中央与地方利益边界清晰,减少扯皮与摩擦。

(四)我国选择分税制的条件及情况

我国分税制的类型

我国选择此类型的原因分析-三大因素

我国实施分享税种式分税制的弊端及方向

1.地方本位主义

2.不利于调动积极性

3.地方经济不平衡

方向:

由目前的分享税种式分税制向分享税源式分税制转变

(五)分税制的内容

机构的重新设置:

税收系统一分为二,国税、地税分家,中央税和共享税由国税局征管,地方税由地税局征管

征管权限---大部分集中在中央政府,特别是税收的立法权

收入的划分

1.中央税:

消费税、关税、海关代征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车辆购置税

2.地方税

3.共享税: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

第四节税收管理的原则

依法治税原则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组织收入与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原则

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原则

效率原则

税收成本的分类

1.按照用途分类: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前者包括基建费、办公设备购置费、修缮费等;

后者人员工资、福利、奖金,公务费(办公差旅费、水电、电话),业务费(宣传、教育、培训、行政诉讼、办案、票证印制费)

2.按照成本负担对象分为征税成本(人员工资、福利、设备等);

纳税成本,又称奉行费用(办证、发票、时间、交通、交际及代扣代缴);

政治成本(博弈,如物业税等)

征税成本率

世界各国征税成本率

2005年,美国0.58%,新加坡0.95%,日本1.13%

我国的情况

1993年3.12%,96年4.73%,2005年6%

第二章税收法制管理

第二节税收立法管理

税收立法

税收立法也称为税法的制定,即国家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程序,制定、修改、废止税法的一种专门管理活动。

税收立法对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利用税法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促使征收机关依法征税和依法行政,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税收立法程序

一般立法程序

草案的提出-审查-讨论-通过-颁布

我国税收立法程序(我国每年三月份开两会)

提出-审议-通过-颁布

第三节税收执法管理(P35)

税收执法的地位-三大部门

税收执法监督

造成执法不当或执法违法的两大原因:

1.税收立法不完善-应纳税所得额确定税率问题

2.执法人员素质问题

税收执法的责任

第四节税务司法管理

税务司法的作用(P37)

维持税法的权威性,强化税收管理,维护正常的税收环境和税收秩序

税务司法的原则

依法处罚原则—秉公执法,避免以罚代刑

平等原则—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实事求是原则—司法应当尊重客观事实

独立原则—避免干涉和阻挠

税务司法程序

证据-起诉-判决-执行

第三章税收基础管理

第一节税务登记

一、税务登记的作用

概念:

税务登记又称纳税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设立、变更、歇业以及生产、经营活动情况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纳税人已经纳入税务机关监督管理的一项证明。

作用:

税务登记是整个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

建立税务登记制度,对于税务机关依法征税和纳税人依法纳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前者税源,后者权益)

二、税务登记的种类及管理规程

税务登记证的办理分为国、地税分别办理和联合办证两种情况

(一)设立税务登记(P42、43)

办理设立税务登记的地点和时间要求(30日)

(二)变更税务登记(P46)

变更税务登记的适用范围(税务登记证内容的某项改变或部分改变)

变更税务登记的申请(30日)

(三)注销税务登记

注销税务登记的适用范围(四种情形)

1.破产、解散或撤销

2.吊销执照

3.税务机关改变

4.承包结束

注销税务登记的申请——程序与开业登记相反(P48)

第三节发票管理

一、发票管理的意义

发票的概念

发票是单位或个人在购销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

发票管理的意义

有利于正确组织会计核算,加强财务收支监督

有利于加强税务管理,确保国家税收收入

有利于保障合法经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补:

发票的类型

发票分为两类:

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

普通发票有分为普通商业发票和普通服务业发票

二、发票管理办法

(一)发票的印制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印制:

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指定企业印制

普通发票的印制:

省级税务机关指定企业印制

印制注意问题

1.套印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

2.印制发票企业要求及印制程序

3.印制文字要求

4.印制地点

(二)发票的领购

领购对象——三种人

1.法定领购人——办理税务登记证的纳税人

2.不需办理税务登记证的单位

3.临时在当地经营的单位和个人(跨省经营)

领购手续

1.初次领购—身份证明、税务登记证、财务章银行开户证明获取发票领购簿(正对以上三种人不同情况)

2.非初次领购——凭发票领购簿领取

领购方式

1.批量供应——大企业

2.以旧换新

3.交旧换新

(三)发票的开具和保管

发票开具

1.据实开具

2.顺序、逐栏、一次性开具

3.文字要求

4.不得转借、转让、代开、倒卖等

发票保管

1.保管时限-5年

2.发票丢失处理—媒体声明

(四)检查与处罚

根据印制、取得、开具及保管等要求,检查纳税人是否存在违法乃至犯罪行为

处罚即承担的责任

三、专用发票的管理(P66)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管理

专用发票的领购使用

专用发票领购手续

专用发票的开具

专用发票的保管

未按规定取得、保管、开具专用发票,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规定

销售折让和销货退回的处理

购货方未付款也未帐务处理

1.销货方记账联未作帐务处理:

退票—作废—从新开票或不再开票

2.销货方已做帐务处理:

退票—开红色发票—撕记账联抵扣销项税额—收回的发票联和记账联附红色抵扣联后并注明原记账联和红记账联存放位置

购货方付款或未付款但帐务处理

购房方向当地税务局索取销售折让和销货退回证明单—交给销售方——销售方开红色专用发票——存根联和记账联销货方扣销项税,发票联和抵扣联购货方口进项税

第四章纳税申报

第一节纳税申报的意义

一、纳税申报的定义

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依照税法规定,就有关纳税事项向税务机关提交书面报告的制度。

它是税务机关进行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甚至起诉的依据。

二、纳税申报的意义

有利于增强纳税人的纳税观念,提高纳税自觉性。

即分清责任,强化税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有利于加强税收征管,提高征管效率。

计税由以税务人员为主转向以纳税人为主,同时,税务官员精力重点由收税转向稽查。

第二节纳税申报的基本要求

一、办理纳税申报的对象

总体上有两种:

即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依法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临时收入或行为及非生产经营但负有纳税义务单位和个人。

概括为应税收入、应税行为及应税财产。

依法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即扣缴义务人

二、办理纳税申报的要求

纳税申报方式

以送达方式差异分类

直接申报、邮寄申报和电子申报(三种申报方式所处的地位)

填报人不同分类

自行申报和代理申报

第五章税款征收

第一节税款征收与缴库方式

一、税款征收的内涵

税款征收是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将纳税义务人依法应缴纳的工商各税组织征收入库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二、税款征收

税款征收方式分类

根据应纳税额的确定方式或方法划分

查账征收(大中型企业)

查定征收(小型作坊式企业)

查验征收(零星、分散及流动性税源)

定期定额征收(个体工商户)

根据税款的收缴方式或收缴人划分

税务机关直接征收

代收代缴

代扣代缴

委托代征

三、缴库方式

我国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理国库

国库层次:

总库-分库-中心支库-支库

税款缴库方式

直接缴库——大额税款

自核自缴(先交税,后申报)

自报核缴(先申报,再交税)

汇总缴库——零星税款

四、相关税收票证的种类和使用

税收缴款书(适用于直接缴库)

税收完税证(汇总缴税)

第二节税款征收措施

一、核定税额征收

核定税额的适用范围(基本与帐目有关)

1.四种与设置账簿有关

2.两种为逾期不申报和申报计税依据偏低

核定税额的方法

1.同行同等规模与收入税负水平核定

2.营收或成本加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