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人员培训与技术考核制度.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41936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血科人员培训与技术考核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输血科人员培训与技术考核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输血科人员培训与技术考核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输血科人员培训与技术考核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输血科人员培训与技术考核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输血科人员培训与技术考核制度.docx

《输血科人员培训与技术考核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科人员培训与技术考核制度.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输血科人员培训与技术考核制度.docx

输血科人员培训与技术考核制度输血科人员培训与技术考核制度篇一:

人员培训和技术考核制度邻水县中医医院输血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输血科(血库)主任(副主任)职责1在医院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输血科(血库)的行政管理及业务技术工作。

2制定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做到有检查,有总结,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输血工作情况。

3督促各级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临床输血的需求。

大力提倡成分输血,提高临床输血治疗水平和指导临床输血的水平。

4负责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技术考核。

负责安排进修生和实习生的临床教学。

5制定科研计划,检查进度,总结经验,学习和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加快实现输血技术和设备现代化的步伐。

6认真做好管理工作,大胆探索,勇于改革,不断提高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经常与各临床科室保持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8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任务。

主管技师(主治医师)职责1在主任的领导下,参与医、教、研各项日常工作。

2协助主任督促各级人员严格遵守各种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差错事故。

3负责经常检查血液质量,做好血液贮备工作。

4指导和参与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血液出入库登记和发血工作,解决业务上的疑难问题。

5根据“输血质量管理制度”具体负责室内质控工作。

6主动深入临床科室了解输血反应情况和输血感染相关疾病,并做好记录。

7负责进修生、实习生的教学工作。

8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输血技术动态,创造条件开展新的技术项目,提高业务水平。

9负责做好各种资料的记录、统计和总结工作。

10参加本科值班。

检验技师(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管技师指导下,参与本科医、教、研各项日常工作。

2参与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血液保存、血液出入库登记和发血工作。

3参与指导和培训进修生、实习生工作。

4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参加科研工作,开展新业务并总结经验,撰写论文。

5负责药品、器材的申领和管理。

6负责做好本科各项登记统计工作。

7参加本科值班。

检验科技士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和上级技师指导下担任科内各种日常工作。

2负责血液出入库登记、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和发血工作。

严格执行三查三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

3负责贮血冰箱的保养和管理、血液贮存和血液质量检查。

4定期负责贮血冰箱的清洁工作,定期鉴定超净工作台无菌情况(细菌培养)。

5负责科内各项目登记统计工作。

6参加本科值班。

工人职责1在主管技师和技师的指导下,按照各项要求,按质按量完成科内试验用具的清洁消毒工作。

2负责本科人员工作衣服及值班用被服的出洗及领取。

3负责本科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洁工作。

4做好消毒隔离安全工作,节约水电。

篇二:

输血科岗前培训及考核管理程序输血科岗前培训及考核管理程序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本科工作人员上岗前的技能、理论的培训和考核的内容、方法与标准,以使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单独完成各项试验操作、处理一般性工作,胜任本组各岗位工作需要。

2范围适用于本科所有工作人员上岗前培训和考核管理。

3职责科室主任负责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大纲的审核、最终考核意见的审批。

批准人员培训年度计划,安排人员的外部培训,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岗前培训大纲的起草。

负责工作人员上岗前的技能和理论培训。

技术负责人负责人员培训年度计划的编制,并组织培训的实施.组织工作人员上岗技能与理论考核,给出考核意见。

档案员负责建立和管理人员培训记录、人员档案。

4工作程序岗前培训实验技能要求:

熟练掌握输血科各项试验的操作技能。

熟练掌握输血科设备仪器的使用操作规程。

熟知输血科各项工作程序。

掌握各种血液成分的适应症血液制品的种类理论考核大纲免疫血液学基础(抗原与抗体反应、补体系统)。

红细胞血型系统:

熟悉ABO、Rh血型系统,了解MNS、Lewis、Kell、Duffy等血型系统。

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测的主要内容(血型鉴定、抗体筛查、抗体效价测定、吸收放散等),各种检测方法(盐水法、酶法、凝聚胺法、经典抗人球法、Coombs卡抗人球法)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输血反应的分类、引起的主要原因、实验室检测内容及临床处理原则。

新生儿溶血病定义、病理生理、免疫学基础、产前、产后实验室检测。

各种血液成分的制备方法、保存条件、保存时间、主要用途。

各种血液成分的临床输注(全血输注、红细胞输注、血小板输注、血浆输注、冷沉淀输注)。

培训考核培训结束后进行技能和输血理论综合考试,考核达标后并参加省级以上输血岗位培训取得临床输血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工作。

岗位培训登记表要求注明参训人员详细信息、带教人员详细信息、培训起止时间、培训内容、带教老师鉴定意见。

岗位考核登记表应该包括参训人员详细信息、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试成绩及时间等。

培训、考核认证记录,要求按质量记录管理的规定妥善保存。

继续教育培训培训计划根据各岗位任职条件的要求,科主任拟定各层次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培训方式安排外出专业学习、学术交流会、进修的培训。

医院内举办专项讲座、专项培训或专业学术报告会。

科内举办的业务学习活动。

培训内容根据人员的岗位,安排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

此外,还包括下列培训内容:

实验室认可、标准化知识、本专业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实验室安全知识。

培训记录与个人技术档案员工的培训记录由科主任对培训的有效性评价后归档。

综合组负责人负责培训记录和个人技术档案的管理,负责填写和管理培训记录表、员工培训履历表、人员档案卡。

培训记录表内容:

培训时间、地点、主题等。

参加培训人员名单。

培训内容摘要。

组织部门效果评价培训后科主任对其能力的确认。

员工培训履历表是每位员工所接受过的培训的历史记录,内容包括:

培训日期。

培训目的。

培训内容。

培训结果。

人员档案卡内容包括:

学历证明、证书和上岗合格证。

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主要工作经历。

继续教育及成绩记录主要专业技术业绩、成果、发表的论文、著作。

重大质量事故的记录。

科主任对其能力、资格的确认记录及相关授权记录。

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的记录,包括接触职业危害的记录和免疫接种的情况,该项资料只能由科主任查看。

培训效果的评审每次培训的效果由培训的组织方或科主任进行评价。

新技术的应用,新项目开展,对项目承担人的工作能力,由科主任组织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进行评价。

5记录和表单培训记录表员工培训履历表培训计划篇三:

临床用血培训与考核制度临床用血培训与考核制度1、为规范对医务人员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把“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培训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江苏省临床科学合理用血考核评价标准等及本院编制的临床输血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流程及应急预案等。

3、培训组织:

由医务处、护理部、输血科共同根据具体培训内容组织对相关人员的培训、考核的实施工作。

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培训考核内容有所侧重,必要时邀请院外知名专家进行授课。

4、培训对象:

对每年新进院医疗、护理及医技人员在岗前培训课程中安排12学时进行有关输血知识的培训。

在职医务人员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每年12次,每次12学时。

培训不一定采用专场专题的形式,可以与其他培训的内容共同进行。

5、考核:

可以设输血知识的专场考试,也可以与其他专业的考试内容共同进行,但与输血有关知识考试的场次每年不少于2次。

45周岁以下人员必须参与考核,培训与考核的情况记入个人继续教育档案,并酌情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

6、各业务科室的科主任作为本科室三基培训与考核工作的负责人,要密切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对科内组织的培训与考核情况应及时在有关文档中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