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曲线加缓和曲线的详细测设教学内容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9081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曲线加缓和曲线的详细测设教学内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圆曲线加缓和曲线的详细测设教学内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圆曲线加缓和曲线的详细测设教学内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圆曲线加缓和曲线的详细测设教学内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圆曲线加缓和曲线的详细测设教学内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圆曲线加缓和曲线的详细测设教学内容Word文件下载.docx

《圆曲线加缓和曲线的详细测设教学内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曲线加缓和曲线的详细测设教学内容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圆曲线加缓和曲线的详细测设教学内容Word文件下载.docx

偏角:

2)偏角计算公式

原理:

设缓和曲线上任一点A的偏角为δ(∵δ很小):

3)缓和曲线上偏角的特性:

从ZH点测设A点的偏角为δ,

从A点测设ZH点的偏角为b,b—反偏角,

而A点的切线角为β

∵δ+b+180-β=180°

δ+b=β

又∵β=3δ

b=3δ-δ=2δ;

4)结论:

见右图

A、缓和曲线上同一段弧的正反偏角与切线角的关系为:

B、缓和曲线上正偏角与测点到缓和曲线起点的曲线长的平方成正比:

5)偏角计算:

公式计算步骤:

查表计算:

《见三册.第六表》缓和曲线偏角表(表11-7)。

以R和l0与弧长l为引数查取δ1,δ2,……δN

注:

只能纵向查最左一列(在ZH(HZ)置镜)

例:

设R=500m,l0=60m,N=6,即每分段曲线长l=10m,ZH点里程为K33+424.67,求算各点的偏角。

[解]按前面步骤计算:

(点击放大)

各点偏角值列表计算如表11-6

6)缓和曲线测设:

ZH不:

后视JD,配盘0o0'

00"

先拨角δo(此图为反拨)核对HY点是否在视线方向上。

拨角δ1,以起点(ZH)量取10米弦长与视线相交,定出曲线点1点。

拨角δ2,以1点为圆心,10米弦长为半径与视线相交,定出曲线点2点。

同理得3……N点

拨角δN,以N-1点为圆心,10米弦长为半径与视线相交,定出曲线点N(HY)。

并检核HY是否落在

主点(HY)上。

经纬仪安置在HY(YH)点上

偏角计算和测设与单纯圆曲线相同。

问题的关键是找到测站点(HY或YH)的切线方向。

并使此方向为度盘零方向。

HY(YH)点的切线方向(零方向)的确定

A、第一种方法:

转动照准部

B、第二种方法:

倒转望远镜

C、第三种方法:

压角法(图11-J2)

转动照准部

优点:

可避免仪器视准误差的影响

在HY(YH)点置镜瞄准ZH(HZ)点:

反拨圆曲线:

将水平盘配置成:

180°

+bo

正拨圆曲线:

-bo

转动照准部,即可按圆曲线上曲线点的偏角(正、反拨值)测设相应的曲线点,直到QZ。

(水平盘读数为0o0'

时,为测设圆曲线的切线方向)

反拨圆曲线:

bo

正拨圆曲线:

360°

-bo

倒转望远镜,当水平盘读数转至000'

00'

'

时,视线在切线方向上,即可按圆曲线上曲线点的偏角(反拨值)测设相应的曲线点,直到QZ。

注意:

该方法在仪器视准误差较大时,倒镜后会产生较大误差。

压角法:

(δ1为圆曲线上第1点的偏角)

1)HY点置镜,后视ZH点

(反拨圆曲线为正,正拨圆曲线为负)见图

2)转动照准部使度盘读数为000'

时,则视线在HY—1点的方向上;

3)可按圆曲线上曲线点的偏角(正、反拨值)测设相应的曲线点,直到QZ。

实质是:

直角坐标法测设曲线点位。

1、计算公式

缓和曲线部分,测设点的坐标:

圆曲线部分,测设点的坐标:

(如图11-19)    (点击放大)

式中:

li为曲线点i的曲线长。

切线支距法测设用表(表11-8)

2.测设方法

与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的方法相同。

要安置两次仪器(ZH、HZ)。

 

CASIO4500坐标计算程序HUANHEQUXIANK"JD"D"LS":

B=D2/24R:

M=D/2-DB/10RT=M+tan.5A(R+B)▲L=∏RA/180+D▲E=(R+B)/cos.5A-R▲Z"ZH"=K-T▲H"HY"=Z+D▲Q"QZ"=Z+L/2▲J"YH"=Z+L-D▲O"HZ"J+D▲prog1▲N"N=1=>V":

P:

prog3:

L=W:

FixmLb12:

{S}:

S"KX":

S>J=>Goto4△S>H=>Goto3△U=S-Z:

E=U-UXY5/40R2D2:

F=UXY3/6RD:

Goto5Lb13:

U=90(2S-2H+D)/∏R:

E=RsinU+M:

F=R-RcosU+B:

Goto5Lb14:

F=O-S:

D≠0=>I=30F2/∏RD△V=F-FXY3/90R2:

N=1=>U=360-A:

F=180-A+I:

≠=>U=A:

F-180+A-I△E=T+TcosU+VcosF:

F=TsinU+VsinF:

Goto1Lb15:

N=1=>F=-F△Lb11:

X=E:

Y=F:

P=1=>prog2:

prog4△:

prog3:

W=W-L:

W<0=>W=W+360△V:

"S"▲W:

"R"▲Goto2X=C+EcosL-FsinL▲Y=G+EsinL+FcosL▲C"X0"G"Y0":

Pol(X-C,Y-G):

W<0=>W=W+360△WD≠0=>Q=>90U2/∏RD△Fixm:

I=A-3I:

N=1=>Q=-Q:

U=-U:

I=-I△S<H=>F=L+Q≠=>S>J=>F=L+I:

≠=>F=L+U△△V=1:

{E}:

E"<B":

F"R"=F+E:

Lb16:

{I}:

I"SL":

X+IcosF▲Y+IsinF▲V<2=>V=V+1:

Goto6△ZHIXIANE"X0"F"Y0"A"R0"K"CZ":

Lb11:

{S}=S"KX":

D=S-K:

X=E+DcosA▲Y=F+DsinA▲V=1:

Lb12:

{BI}:

H=A+B-180:

X+IcosH▲Y+IsinH▲V<2=>V=V+1:

Goto2△Goto1计算要素:

JD——交点里程LS——缓和曲线长R——圆曲线半径A——线路转角T——切线长L——圆弧总长度E——外矢距N——曲线方向,左偏取“1”,右偏取“0”P——取“1”X0.Y0——ZH点坐标X.Y——交点坐标KX——待求点里程B——与中线夹角SL——边距,左“+”;

右“-”

曲线测量

默认分类2010-03-0420:

40:

41阅读237评论0字号:

大中小

一、主点(majorpoint)的测设

1、曲线要素的计算

  若已知:

转角α及半径R,则:

切线长:

曲线长:

外距:

切曲差:

2、主点的测设

(1)主点里程的计算

  ZY里程=JD里程-T;

YZ里程=ZY里程+L

QZ里程=YZ里程-L/2;

JD里程=QZ里程+D/2(用于校核)

(2)测设步骤:

1)JDi架仪,照准JDi-1,量取T,得ZY点;

照准JDi+1,量取T,得YZ点。

2)在分角线方向量取E,得QZ点。

二、单圆曲线详细测设

  有整桩号法和整桩距法。

一般采用整桩号法。

1、切线支距法(tangentoff-setmethod)

(1)以ZY或YZ为坐标原点,切线为X轴,过原点的半径为Y轴,建立坐标系。

(2)计算出各桩点坐标后,再用方向架、钢尺去丈量。

  特点:

测点误差不积累;

宜以QZ为界,将曲线分两部分进行测设。

[例题]设某单圆曲线偏角α=34°

12′00″,R=200m,主点桩号为ZY:

K4+906.90,QZ:

K4+966.59,YZ:

K5+026.28,按每20m一个桩号的整桩号法,计算各桩的切线支距法坐标。

(一)主点测设元素计算

=61.53m;

=119.38m;

=9.25m;

=3.68m。

(二)主点里程计算

ZY=K4+906.90;

QZ=K4+966.59;

YZ=K5+026.28;

JD=K4+968.43(检查)

(三)切线支距法(整桩号)各桩要素的计算表

曲线桩号

ZY(YZ)至桩

圆心角φi

切线支距法坐标

(m)

的曲线长(m)

小数度(°

Xi(m)

Yi(m)

ZYK4+906.90

4906.9

K4+920

4920

13.1

3.752873558

13.090635

0.428871637

K4+940

4940

33.1

9.482451509

32.949104

2.732778823

K4+960

4960

53.1

15.21202946

52.478356

7.007714876

QZK4+966.59

————

—————

K4+980

4980

46.28

13.25824338

45.868087

5.330745523

K5+000

5000

26.28

7.528665428

26.20444

1.724113151

K5+020

5020

6.28

1.799087477

6.2789681

0.098587899

YZK5+026.28

5026.28

表中曲线长。

2、偏角法(methodofdeflectionangle)

分为:

长弦偏角法、短弦偏角法。

(1)长弦偏角法

1)计算曲线上各桩点至ZY或YZ的弦线长ci及其与切线的偏角Δi

)再分别架仪于ZY或YZ点,拨角、量边。

    

特点:

测点误差不积累;

(2)短弦偏角法。

与长弦偏角法相比:

1)偏角Δi相同。

2)计算曲线上各桩点间弦线长ci

3)架仪于ZY或YZ点,拨角、依次在各桩点上在量边,相交后得中桩点。

此外还有极坐标法(polarcoordinatemethod)、弦线支距法、弦线偏距法。

[例题]偏角法详细测设单圆曲线(注:

此题作为实习课测设内容,数据是假设的)

已知圆曲线的R=200m,,交点JDi里程为K10+110.88m,试按每10m一个整桩号,来阐述该圆曲线的主点及偏角法整桩号详细测设的步骤。

解:

=26.33m;

=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