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太阳能电池设备项目可行性商业计划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效能太阳能电池设备项目可行性商业计划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能太阳能电池设备项目可行性商业计划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实施单位为AsiaSolarTechnologyLimited,(亚洲太阳科技有限公司),由在太阳能、材料科学及应用科学领域有着多年经验的台湾和大陆地区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发起设立。
项目特点
●领先世界的超低成本优势(每瓦购置成本仅为1.2美元)
●领先世界的转换效率(2013年实现15%)
●领先世界的产能(2013年实现单线产能400MW)
●具有全球运作经验的优秀管理团队
市场分析
预计到2016年,中国、欧洲和美国电厂对太阳能电池的需求约为3040GW,据Sharp总裁预测(权威人士),2012年以薄膜为基础之太阳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达50%,由此判断,至2016年,市场对薄膜太阳能电池设备的需求为1520GW,按照一条设备线50MW产能计算,平均每年市场需求约为1000条。
募集资金及财务预测
拟募集资金6000万美元,预计投产当年,就可实现2.4亿美元的收入,第五年则可实现68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投资收益率(五年期)为1500%,内部收益率(五年期)高达254%。
项目目前现状
●技术及研发
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前期研发,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具备量产的条件。
●生产情况
厂房选址定于中国大陆北京市平谷区。
目前第一条生产线已委托台湾东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前期制造,并将择期移入位于中国大陆的厂房进行后期的测试和调试。
●销售情况
目前,该项目虽然厂房未建,但订单已满,仅江西赛维LDK和英利绿色能源控股两家公司的订单将逾20亿美元。
项目实施单位及股东背景
项目实施单位为AsiaSolarTechnologyLimited(亚洲太阳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注册地为香港,由在太阳能、材料科学及应用科学领域有着多年经验的台湾和大陆地区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发起设立。
股东背景
●SuperThinFilmLtd.
由在太阳能、材料科学及应用科学领域有着多年经验的台湾和大陆地区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目前,该公司持有AsiaSolarTechnologyLimited公司100%的股权。
项目建设规模和规划方案
建设规模和规划方案
项目拟占地400亩,拟建4个厂房,每个厂房的占地面积为200M×
160M,每个厂房可同时放置3-4条设备线,项目建设分三期进行:
●第一期(2008年-2009年):
拟新建1个厂房,实现年产9-12条设备线;
●第二期(2009年-2010年):
拟新建2个厂房,实现年产24-36条设备线;
●第三期(2010年-2011年):
拟新建1个厂房,实现年产36-48条设备线。
行业概况
化石燃料(例如:
煤、原油及天然气)所产生的能源,正面临多项挑战,包括价格不断攀升及对使用化石燃料发电的环保问题(包括导致全球暖化及气候变化的风险)日益严重。
有关资料显示,煤炭还可以使用24年,石油还可以使用35年,铀238还可以使用43年。
故此,基于上述因素及该等能源面对的其它挑战,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生质能、地热、水力及风力发电,均冒起成为具潜力的替代能源。
故此,面对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引致的全球暖化问题,环保的关键之一是全球性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作为发电的主要能源。
太阳能相较生质能、地热、水力、核能及风力发电等其它能源而言,属最普及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作为全球普及的替代能源,其地位预料将越来越重要。
于二零零五年,京都议定书生效,签署国须推广发展及使用可再生能源,并敦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至议定书所载各签署国的目标水平。
于二零零二年八月二十六日,世界持续发展高峰会于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参与政府均承诺致力推动绿色能源。
光伏技术
光伏技术发电既不会排放任何污染物及温室气体,亦无需使用有限的化石燃料资源。
光伏技术借着太阳能电池接触光能,便可把光能直接转化为电力。
以下为以光伏技术为基础之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原理图,其中剖示出所涉及的主要发电过程﹕
光伏技术是一种将光能转化为电力的技术:
●上图剖示基本光伏或太阳能电池的运作。
通过半导体薄片产生正负极两面的电场,即p型硅及n型硅。
●每当光能照射电池,半导体物料内的电子束解游动。
倘若电导体附于正负极两面,电子可转化为电力。
●随后,所产生的电力可为照明灯或工具等负载提供能源。
光伏系统适用于联网市场以及无法实质与一般电力传送网络连接或与电网连接在经济上并不可行的离网工业及住宅市场。
太阳能光伏技术的类别
全球光伏电池生产技术大致上可分为若干不同类别,即单晶硅、多晶硅及薄膜。
使用类似电池、面板及数组之结构之基本光伏技术类别之概要列示如下﹕
根据SolarbuzzLLC(一家独立国际太阳能顾问公司)的资料,于二零零七年,全球光伏电池制造产能约92%属晶体系统。
而薄膜最为一种替代技术,将成为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趋势,终将替代传统的晶体太阳能电池,并最终取代燃煤发电,成为全世界普及的新能源。
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
尽管太阳能光伏技术已采用了数十年,但太阳能光伏巿场仅于过去数年大幅增长。
根据Solarbuzz的资料,按全年太阳能光伏装置产能计算,全球太阳能光伏巿场规模由二零零五年的1,460百万瓦至二零零六年的1,744百万瓦至二零零七年的2826MW。
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前景将持续乐观,并在未来20年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2007年中国的发电装机容量为100万MW,并按每年12%的速度增长。
胡锦涛主席于2006年APEC会议上已明确指出,在10年内(即2016年之前)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将占20%。
据此,至2016年,仅中国运用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装机容量约为55万MW,即550GW。
如80%使用太阳能电池,其装机容量约为44万MW,即440GW。
●2007年欧洲的发电装机容量约为500万MW,美国约为300万MW,按年5%的增速计算,至2016年,欧盟和美国的发电装机容量约为1300万MW,如果20%用太阳能发电替代,约为260万MW(2600GW)。
●以上测算还不包括其他太阳能应用产品(如BIPV等)对太阳能电池的需求。
据Sharp总裁预测(权威人士),薄膜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替代技术,2012年以薄膜为基础之太阳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达50%,市场前景乐观。
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市场组合载列如下:
2007年按地区划分之光伏市场
Solarbuzz根据所采纳的预测方案,于二零一一年,德国将占全球市场需求的28%至30%,日本占9%至11%,欧洲其它国家占23%至24%,美国占16%至23%,而世界其它国家则占16%至20%。
二零零七年,约80%太阳能光伏装置位于德国、日本及美国,当地政府一直积极以有利法规及财政支持,推广使用包括太阳能在内之可再生能源。
于二零零七年,德国为太阳能装置产能增长最迅速的国家,其装置产能(968百万瓦)超越全球第二大太阳能装置产能国日本(300百万瓦)逾两倍。
根据Solarbuzz的预测,于二零零八年至二零一一年,美国、欧洲其它国家及世界其它国家将成为增长最迅速之国家或地区,而德国及日本则预料以少于10%之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增长。
德国及日本为推行全国性长期鼓励资助政策的先锋,藉以将太阳能引入主流能源之列。
西班牙、法国、希腊、意大利及葡萄牙等其它欧洲市场亦设有不同的支持计划,如减税及回馈规定。
美国亦一直与多个国家合作投资太阳能发展,推行太阳能回扣计划,美国国土资源部已特批2.5亿英亩的土地用于发展太阳能,原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业已转行于太阳能行业,并已开始在25个州悄悄进行。
其它若干国家正引入有利太阳能产业的法律,配合产业预期的强劲显着的增长。
中国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耗国之一,其太阳能产业发展亦开始萌芽,目前中国已批准两家太阳能发电站的上网电价为4元人民币/度。
光伏价值链
传统的晶体太阳能产品
传统的光伏价值链指净化及晶化硅材、将晶硅(或硅锭)切割成硅片、将硅片加工成为电池、装嵌电池成为模块、为制造厂提供经常性能源。
目前,市面出售的太阳能电池及模块大多数为单晶硅或多晶硅的结晶硅。
下图列示制造以结晶硅为基础的太阳能产品之价值链。
可以看出,传统的光伏价值产业链是原料导向和依赖型的,其未来的发展取决于原料价值的持续降低和原料供给量的持续增长,而这些也将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根据独立研究所水清木华研究中心发出的报告,太阳能多晶硅于过往年度一直出现供应短缺,导致供不应求的情况,此情况仍会持续,并日益严峻,其原因在于投资多晶硅原料厂门槛高,耗资大,2万吨产量需投资20亿美元,且建厂周期为3年。
故于二零零四年,太阳能多晶硅(适用于制造太阳能硅锭及硅片)的现价低于40美元/公斤,而于二零零八年,所增加的太阳能多晶硅供应的现价约为500美元/公斤。
以薄膜为基础的太阳能产品
以薄膜为基础的太阳能产品之价值链则相对简单,其核心是设备,属于设备导向型。
建成太阳能发电机组
太阳能产业之主要增长动力
太阳能发电是近年增长最快之可再生能源发电来源之一,下列因素已经并将会继续推动全球太阳能产业之增长﹕
●全球关注暖化及环境问题,同时电力需求持续增长;
●政府推出有利太阳能产业之优惠措施以及颁布可再生能源法;
●客户及最终用家转而采用太阳能作为主要可再生能源;
及
●光伏模块之成本随科技进展而下降及其生产规模扩充所带来之规模经济效益,均令采用太阳能之费用更为相宜。
核心竞争力
本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如下:
●世界领先的产能:
逐年大增,保持大幅领先
-每条线产能从每条线50MW(2009)到100MW(2010)至,200MW(2011),400MW(2013)领先对手,为世界第一。
●世界领先的转换效率:
(在专用设备商中)
-从2009年起主力机种线,9%转换效率,至2010年主力机种线11%,2011年主力线为12%,2012年主力线为13%,2013年主力线为15%。
●低成本优势
-每瓦的设备购置成本仅为1.2美元,远低于其他设备竞争厂家(美国AppliedMaterials为USD3/W,欧洲Orlekon为USD3.30/W)。
●极具竞争力的交货周期
-交货周期不高于9-12个月,而其他设备竞争厂家的交货周期一般为一年半至两年。
●管理团队经验丰富,熟悉太阳能产业,具备扎实往绩记录
-CEO张一熙先生在硅与III-V化合物及薄膜成长微观结构与光电特性的关联有独到的技术和逾25年的经验。
-COO万资仁先生有优秀的技术管理能力与经验,曾成功担任十数亿美元的大陆上市公司的营运长;
担任过台湾资本额6亿美元的千人大公司营运长。
成本竞争分析(核心竞争力经济效益)
每瓦购置设备成本,本公司为USD1.2/W,远低于其它设备竞争厂家:
美国AppliedMaterialsUSD3.00/W
欧洲OrlekonUSD3.30/W
日本ULVACUSD2.0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