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41811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9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事理论》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军事理论》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军事理论》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军事理论》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军事理论》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军事理论》教案.docx

《《军事理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事理论》教案.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军事理论》教案.docx

附件2:

教案模板(电子版)

教 案

2018 ~2019学年第 1学期

课程名称 军事理论系(院、部) 教师教育学院教研室(实验室)

授课班级 2018级本、专科

主讲教师 狄明艳

职称 讲师

《高等院校国防教育教材》

使用教材 泰山出版社 兰书臣主编

菏泽学院教务处制

二○一二年二月

课程名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二

总计:

32 学时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学分

2

讲课:

32 学时

实验:

0 学时

上机:

0 学时

任课教师

狄明艳

职称

讲师

授课对象

专业班级:

小学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学2018级共13个班

基要本参教考材资和料主

1、教材:

《高等院校国防教育教材》,兰书臣主编,济南 泰山出版社,出版年度:

2016年8月

2、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期刊:

《参考消息》、《世界军事》《军事史林》、《现代军事》

教和学要目求的

教学目标与要求:

军事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理论课的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在授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格成绩考核,成绩记录学生档案;严格考勤考核制度。

军事理论教学时数为32学时,积极为第二课堂服务,掌握好深度和广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

教 案(首页)

军事理论课的教学重点为国防的概念、国防建设与军事建设的辩证关系;战略环境与战略的辩证关系;我国安全环境所面临的主要威胁;高新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

难点为战略环境与战略的辩证关系;高新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及其对作战样式、部队编制体制的影响。

教及学难重点点

军事理论 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五周

课次

1

授课方式

讲授

课时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中国国防和国防教育 第一节国防概述

教学目标:

1.掌握国防的概念、构成要素和类型。

2.了解我国国防的发展历史。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中国国防历史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基本内容及方法手段

教学内容

一.国防的含义

1842年鸦片战争中战败了的清政府,被迫与英帝国主义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把香港岛这一主权领土割让给英国,并要赔偿2100万银元。

这一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82年邓小平接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的主题是香港问题。

素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挟马岛之战战胜阿根廷,重新占领马尔维纳斯群岛的雄心,来到中国,想拿对付阿根廷的办法来和中国谈香港的未来问题。

但邓小平毫不客气地说: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并且坚定地说: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当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中国不是阿根廷,香港不是马尔维纳斯群岛。

这是撒氏夫人压根儿没有想到的,原本信心十足的撒切尔从邓小平那坚定、自信的话中看到了中国的强大。

在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这位铁娘子,差一点摔个跟头。

1997年7月1日,在全世界瞩目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飘扬了一个世纪的“米”字旗,被五星红旗所取代,香港这块紫荆花盛开的地方,又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并且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履行香港防务职责。

紧随着祖国统一的步伐,

1999年12月20日,离开我们四百多年的澳门,也顺利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几百年沧桑,被人家夺走了的香港和澳门,今天我们又收了回来,我们靠的是国家的富强,靠的是国防的强大!

什么是国防呢?

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具体讲: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

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

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目前,世界各国的国防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

也就是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

第一类,是扩张型:

也就是奉行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政策的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许多地区的利益、打着防卫的幌子,对别国侵略、颠覆和渗透。

把国防作为侵犯别国主权和领土、干涉他国内政的代名词。

第二类,是自卫型:

以防止外敌侵略为目的,在国防建设上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维护本国的安全、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第三类,是联盟型。

也就是以结盟形式,联合一部分国家来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

从联盟国之间的关系来看,还可分为一元体系联盟和多元体联盟。

第四类,是中立型。

主要是指中小发达国家,为了保障本国的安全,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制定总体防御战略和于兵寓民的防御体系。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现代国防又叫做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是对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国防观念和新的国防实践活动。

现代国防的主要内容包括:

国防体制、国防战略、国防政策、国防力量、国防科技、国防工业、国防工程、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国防法规以及与国防有关的其他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现代国防绝非单纯的武力较量,而是在综合国力的基础上,以军事手段为主,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文化等多种手段配合下进行的总体较量。

2、现代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现代国防的斗争,不仅继续以双方军事势力在战场上进行武力较量为基本形式,而且也是通过非武力斗争形式进行的角逐,如政治斗争、心理斗争、经济斗争、科技斗争以及外交谈判、军备控制等。

比如,在1999年3月24日开始的科索沃战争中,交战双方不仅在军事上进行激烈的对抗,而且在心理和精神上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南联盟面对数十倍于己的军事强敌,数百倍于己的北约国家经济实力,不屈不挠、万众一心、举国迎敌的强大凝聚力,上升为一股民族精神:

通过反空袭战果,尤其是击落F-117的事实,来证实自己的作战能力;通过处理战俘问题,向北约官兵施加心理压力;通过民众反战行动,甚至举行广场音乐会,来弘扬民族凝聚力,宣扬南民军的抵抗决心,鼓舞军民的反战士气。

3、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

一个国家想要持续发展,重要条件之一是巩固国防。

国防巩固,政府才能集中精力制定正确的政策,才能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人民也才能安居乐业。

4、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

国际政治、经济在现代国防上打下的烙印越来越深刻。

由于各国的国家利益不同,特别是经济利益不同,因此,所制定的战略也各有不同,再加上各国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差异,就使得现代国防呈现出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国防因国家性质、制度、国力及其推行的政策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征。

所有国防的着眼点都在于捍卫和扩大国家利益。

4.中国国防历史

国防,是一个历史概念。

它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

中华民族5千年文明史,其国防有丽日经天、万国归附、威震欧亚的光荣,也有积贫积弱、有国无防、山河破碎的残局。

(一)中国古代国防

我国古代国防,是指从公元前21世纪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开始,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为止。

重点介绍两个问题:

1、古代的兵制建设

兵制建设是我国古代国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讲的兵制就是古代的军事制度。

它包括武装力量体制、军事领导体制、兵役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全国有了统一的军队,并形成了由京师兵、郡县兵、边兵组成的武装力量体制。

京师兵:

类似现在的野战部队或战略机动部队(兵称正卒),由皇帝直接指挥调遣。

郡县兵:

类似现在的地方部队,部署在各郡县,维护地方政权(兵称更卒,)。

边兵:

主要部署在边境地区,类似现在的海、边防守备部队(兵称戍卒)。

秦朝以后,汉承秦制,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热兵器代替了冷兵器,兵

役制度进行了更改,根据作战空间又进行了陆、海、空军的分工,但武装力量体制基本上沿用了中央部队、地方部队、边防部队这三种基本类型。

2、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

(1)边防建设:

著名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当时中华民族内部纷争中分裂的各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修建起来的巨大的国防工程。

(2)海防建设:

我国古代海防建设是从明代开始的,明代以前,如春秋战国时期,一些依江傍海的诸侯国,虽建有水师,并进行水战和海上攻防作战,但还没有明确的海防设施。

(二)中国近代国防

我国近代国防是指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也就是清朝后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国防。

这一百多年间,随着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衰落,中国的国防每况愈下,中华民族屡遭外敌的侵略欺侮。

其国防史,是一部遭受民族耻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列强侵略和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史。

1、清朝后期的国防

清朝后期的国防,指1840年—1911年的国防。

这一时期,国防衰败,强敌入侵,中华民族受尽欺凌。

2、民国时期的国防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但由于革命的不彻底,仍没有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况,帝国主义依然在华夏大地上横行无忌,他们为维护其在华利益,纷纷扶植自己的代理人:

先有袁世凯称帝,后是张勋复辟,各派军阀以帝国主义为靠山,割据称雄,混战不休。

直、皖、奉三大派系军阀先后窃取中央政权,贿选国会议员和总统,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

此时,中国已无国防可言。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蒋介石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一味奉行不抵抗政策,出卖民族利益,使东北大片国土迅速沦陷。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进一步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中国共产党高举团结抗日的旗帜,肩负起救民族于危难的神圣使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抗击外敌侵略的完全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迫切需要一个和平安全的休养生息的环境,中国共产党顺民心,从民愿,不计前嫌,准备与国民党第三次携手,合作建国。

但蒋介石背信弃义,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四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

(三)国防历史的启示

中国数千年的国防史告诉我们: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三、新中国国防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5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国防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今天的中国之所以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并享有很高的声誉,主要是我国在政治上独立,经济上发展和国防的不断强大。

(一)国防建设成就

1、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

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3、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4、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二)现行国防政策

国防政策,指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使用国防力量的准则,是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保证。

中国制定国防政策的根本依据,是中国的国家利益。

它主要包括:

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和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争取一个长期和平的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