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网工程可行性建议书修改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536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管网工程可行性建议书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污水管网工程可行性建议书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污水管网工程可行性建议书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污水管网工程可行性建议书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污水管网工程可行性建议书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管网工程可行性建议书修改版.docx

《污水管网工程可行性建议书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管网工程可行性建议书修改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污水管网工程可行性建议书修改版.docx

污水管网工程可行性建议书修改版

 

怀仁县城污水管网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修改版)

 

设计编号2012-SZ2-15

 

附表:

1.投资估算表

2.污水管道流量计算表

3.污水管道水力计算表

附图:

1.污水管网总体布置图

2.污水提升泵站平面布置图

评审意见回复

由山西省发改委、建设厅联合主持,2012年7月6日在太原市召开了《朔州市怀仁县城污水管网工程可行性研报告》评审会。

针对会上有关专家对本次项目提出的评审意见,我们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补充。

1.根据总体规划,污水处理厂规划规模10.8万m3/d,规划服务范围北起北环路(已更名为怀玉街),南至南环路(已更名为怀义街),西从大运公路与怀鹅街、怀西街交叉口,东至东环路(已更名为仁和路)的整个区域。

具体内容详见第一章1.5节(1.5.2排水工程规划)。

2.人均生活用水指标由原设计180L/cap·d,调整为150L/cap·d;工业用水量指标由原设计2.0万m3/km2·d,调整为0.8万m3/km2·d。

根据污水量预测的,对污水管道流量计算及水力计算进行了相应调整,具体内容详见第四章4.2节污水量预测及污水管道流量、水力计算表。

3.管网分期建设最终实现厂网统一,详见第四章4.4节。

4.增加泵站厂外供电线路、泵站征地费用等项目,修改二类费用中施工图审查取费标准,具体计算详见第十章工程投资估算表。

5.增加污水压力管线设计,详见第五章5.2节。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怀仁县城污水管网工程

建设单位:

怀仁县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项目部

编制单位:

山西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编制内容:

收集完善污水管线di300~di600mm(内径),管线长度71734m(其中压力管道6304m)

1.2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1.2.1编制依据

1、2012年7月6日对怀仁县城污水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

2、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怀仁县县城总体规划》(2006-2020年);

3、怀仁县县城及周围地区地形图(1:

1000);

4、怀仁县提供的现状排污情况及现状排水设施资料;

1.2.2编制原则

1.根据城区总体规划的思路,以完善城区基础设施、改善城市环境的基本条件,使管网的建设与怀仁县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规模配套,从而促进怀仁县的可持续发展。

2.在设计中尽可能利用现有地形地势,以减少管道埋深及提升高度,降低造价及运行费用。

结合道路规划,便于实施,尽量少过障碍,节约投资,始终贯彻节能的原则,降低运转成本,尽可能节省投资,力争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3.合理选择管材,做到经济适用。

4.按照排水规划确定新设管线位置及管径,远、近期综合考虑,合理安排建设。

选择安全经济的污水管线方案。

5.根据目前城市的发展建设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进行污水管网的建设,充分发挥该工程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2.3编制范围

根据排水工程规划内容,污水管线服务范围与怀仁县城总体规划内主城区区域相同。

本次可研报告编制设计的污水管线主要服务范围在长征路(已更名为仁德路)以东的新建区域(属怀仁县城市总体规划内主城区区域),以及长征路(已更名为仁德路)以西的未敷设污水管线的街道。

1.3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6-2006);

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4年3月);

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5、其它现行国家相关规定、规范。

1.4城市概况

1.4.1城市性质

怀仁县位于山西省北部的大同盆地中部。

地理坐标:

东经112°46′至113°26′,北纬39°37′至39°57′。

东与大同县、浑源县毗邻,西隔洪涛山脉与左云县相望,南以黄花岭为界与应县、山阴县接壤,北连大同市。

东西宽30km,南北长40km,境域面积1230km2。

2000年底经过撤并乡镇后,怀仁县由原来的13个乡镇(其中6个镇)合并为10个乡镇(其中5个镇)。

现共辖15个居民委员会,162个村民委员会。

北同蒲铁路纵贯城区,大运高速公路、208国道、大运二级公路(大忻线)经过县城。

交通条件和地理位置均相当优越。

县城现状人口16.64万人,建成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已形成以新华路和迎宾街、新建路、南环街以及新修的东环路、北环街构成了城市道路骨架,各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

1.4.2人口规模

根据山西统计年鉴2011年统计资料,2010年县城常住总人口16.64万人,县城总体规划中:

2020年规划人口数为25万人。

1.4.3自然条件及地形地貌

1、地貌

怀仁县城地处大同盆地冲洪积平原上,地势较平坦,地势走向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2、地层岩性

县城位于冲洪积平原,第四系覆盖层厚达100m左右。

上层岩性以粘土、粉土亚粘土、亚砂土为主,深部(万米以下)以中粗砂土、砂砾石等为主,地基承载力为180-500KPa。

3、水文地质

县城地下水以潜水类为主,径流条件良好,走向是西北—东南方向,含水量丰富。

一般水位埋深在5-15m之间,属洪积扇倾斜平厚孔隙潜水带。

怀仁县城位于冲洪积平原,第四系覆盖层厚达100米左右。

上层岩性以粘土、粉土亚粘土、亚砂土为主,深部(万米以下)以中粗砂土、砂砾石为主,地基承载力为180-1580Kpa。

4、气候条件

县城位于中纬度内陆高原地区,属北温带半干燥半湿润的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而寒冷,年温差变化很大,是山西省风沙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常年主导风向为西风、北风,平均风速3m/s,历年平均气温7.5℃,极端最高气温36.6℃,极端最低气温-26.3℃;平均气压为℃897.2mm,年平均降雨量为379.5mm,平均蒸发量为2102.3mm,平均冻土日数量148天,最大冻土深度为157cm,无霜期约为15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89.2小时。

5、地震设防

根据全国强烈地震震中分布图及山西省地震资料记录,怀仁县城附近地区,历史上先后发生较大的地震三起,最大震级为6.5级,对一般建筑物抗震设防按基本烈度7度考虑,对重要的构筑物和生命线工程按8度考虑。

6、工程地质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由上到下地层情况如下:

场地土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Q3)冲积作用形成的粉土、粉质粘土及砂类土,其下为第四系中更新统(Q2)冲湖积作用堆积而成的粘土、粉质粘土和粉细砂,场地土自上而下分为五层:

含砂粉土

(1):

灰黄色、灰褐色、土黄色,松散—稍密,稍湿,含大量粉细砂,偶见白色钙质网膜,该层存在于整个场地顶部,标贯校正锤击数4——7击,厚度0.5——2.0米。

粉土

(2):

灰黄色、深褐色,稍密——中密,湿,局部含砂量高,夹粉质粘土薄层,属中压缩性土。

标贯校正锤击数4——9击。

该层厚度0.90——2.60米。

层底埋深2.10——4.10米。

粉砂(3-1):

土黄色,中密,饱水,含粉土。

夹粉质粘土薄层(3-2)。

标贯校正锤击数6.8——17击。

该层厚度不均。

为0.30——2.30米。

层底埋深3.30——6.10米。

粉质粘土(3-2):

灰褐色,棕褐色,湿,可素——硬塑,局部相变为粉土或粘土。

属中压缩性土。

标贯校正锤击数6.8——11击;该层存在于粉砂(3-1)层中部,厚度0.30——1.60米。

粘土(4):

棕红色,湿,可塑,局部粘性小,相变为粉质粘土或粉土,属中压缩性土。

标贯校正锤击数7——14击。

该层厚0.80——3.80米。

层底埋深6.00——7.40米。

粘土(5-1):

灰绿色,杂色,湿,可塑—软塑,局部粘性小,相变为粉质粘土或粉土,该层在顶部夹薄层细砂,见大量贝壳,在场地西南部及附近夹土黄色粉砂层(5-2)。

属中压缩性土。

标贯校正锤击数9.6——16击。

该层未见底,揭露厚度大于2.60米。

粉砂(5-2):

灰黄色、土黄色,中密,饱水,该层存在于场地西南部。

标贯校正锤击数13——16击,该层揭露厚度大于3.0米。

该场地地下水位埋深1.70——3.50米。

1.5城市给水、排水规划及排水现状

1.5.1给水工程规划

根据《怀仁县县城总体规划》(2006-2020年),给水系统规划原则:

1)规划期内,形成完整的城市自来水供水系统,严格限制城区范围内自备水源井的滥采和超采。

2)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合理划定各级保护区。

3)结合道路工程的建设逐步完善市政给水管网,保证城市供水的安全可靠。

规划至2020年,对现有的一、二水厂进行扩建改造,使供水量达到7.5万m3/d,每座水厂占地19ha。

三水厂供水量为2.3万m3/d,占地11.5ha。

污水厂回用中水供水量为5.0万m3/d。

四座水厂的供水总量至规划期未将达到14.8万m3/d,可满足未来怀仁县的供水需求。

1.5.2排水工程规划

根据《怀仁县县城总体规划》(2006-2020年),排水系统规划原则:

1)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

2)城市污废水经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

3)污、雨水管渠系统的布置要依据地形,满足线短、顺直、自流排放的原则,应尽可能减少雨污水中途泵站的设置。

1、污水处理工程规划

规划对现有3.0万m3/d的污水厂进行扩建,使日处理污水达到10.8万m3/d。

污水处理厂用地规模为20ha。

建污水回用设施,至规划期末,日供回用水规模达到5.0万m3。

污水处理厂周围分别建50-100m的绿化隔离带,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规划服务范围:

污水管线服务范围与怀仁县城总体规划内主城区区域相同,北起北环路(已更名为怀玉街),南至南环路(已更名为怀义街),西从大运公路与怀鹅街、怀西街交叉口,东至东环路(已更名为仁和路)的整个区域。

2、排水管渠布置规划

排水管道采用分流制,根据地形分别在新开一路、新华南路、怀应路、长征路、东环路由北向南布置污水和雨水主干管,污水经污水管道收集后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桑干河支流,雨水以就近排放的原则,汇入各条主干管分别排入桑干河支流。

1.5.3城区排水现状

怀仁县城现采用的是雨污水合流排水体制。

现有排水管网主要布置在铁东区部分城市干道,在铁西区排水管道较少。

县城内现有一座污水处理厂正在运行阶段。

而怀仁县域内其它乡镇没有污水处理站,排水管渠都为合流制,而且很不完善,有些地方没有排水管渠,靠地面径流排出,产生的生活废水都是就近排入附近河流、凹地或水库。

致使河流受到严重污染,恶化周边环境,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严重影响了县容县貌。

第二章污水处理厂概述

2.1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

依据本项目工程建设单位提供相关资料,污水处理厂的前期二级处理建设规模为30000m3/d。

污水厂占地72亩,项目总投资8346万元。

2.2污水处理厂设计进出水水质

依据本项目工程建设单位提供相关资料,怀仁县污水处理厂设计进出水水质如下:

设计进水水质:

CODcr:

350mg/l

BOD5:

200mg/l

SS:

250mg/l

TN:

45mg/l

磷酸盐(以P计):

3mg/l

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二级标准:

CODcr≤120mg/L

BOD5≤30mg/L

NH3-N≤25mg/L

SS≤30mg/L

磷酸盐(以P计)≤3mg/L

2.3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

依据本项目工程建设单位提供相关资料,怀仁县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处理工艺为奥贝尔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设施主要包:

进水井、粗格栅间、细格栅间、旋流沉砂池、厌氧池、氧化沟、二沉池、污泥脱水机房、加氯间、消毒池。

2.4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

依据本项目工程建设单位提供相关资料,怀仁县污水处理厂自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