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34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含广东高考调研题组含必背要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7706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34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含广东高考调研题组含必背要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步步高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34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含广东高考调研题组含必背要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步步高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34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含广东高考调研题组含必背要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步步高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34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含广东高考调研题组含必背要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步步高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34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含广东高考调研题组含必背要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步步高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34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含广东高考调研题组含必背要文档格式.docx

《步步高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34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含广东高考调研题组含必背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34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含广东高考调研题组含必背要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步步高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34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含广东高考调研题组含必背要文档格式.docx

三、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成就:

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2001年,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意义:

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四、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

198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银河—Ⅰ号”。

2.生物技术: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人类基因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图示图解] 新中国科技成就

史料一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解读 史料生动地说明了“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史料二 当代中国农民说:

吃饭靠“两平”:

一靠邓小平;

二靠袁隆平。

西方世界称,杂交水稻是“东方魔稻”。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解读 史料反映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吃饭问题。

史论1 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

(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4)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5)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

史论2 新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

时期

背景

侧重点

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前

建国初美国敌视新中国,想要扼杀新生政权;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发展军事科技,如原子弹、导弹、氢弹等,提高国防实力

巩固并维护了中国的国防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安定的外部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国际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

改革开放日益深化

科技为经济服务,如注重核能的和平利用,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等;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

提高了综合国力,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1.(2007·

江苏高考)江泽民指出:

“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  )

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

C.细胞学说的提出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答案 B

解析 本题是对基本历史知识的考查,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与美国人有关,细胞学说是德国人提出的,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人法拉第提出的。

2.(2010·

重庆高考)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从1958年起,由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研究已迈开步伐。

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技术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

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这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摘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思考: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的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的表现。

你对我国发展科学技术有何建议?

答案 (3)加强了国防力量;

提高了国际地位。

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

注重自主研发;

引进世界先进技术等。

解析 此题以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为切入,考查新中国国防科技发展的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

蕴含科技创新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念。

3.(2009·

广东高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 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益。

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

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

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

问题:

(2)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

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

答案 

(2)材料一侧重政治国防意义;

材料二侧重于经济和世界和平。

材料一:

当时受到来自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威胁;

材料二: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

解析 回答第一小问要注意利用材料一中的“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以及材料二中的“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从中提取下列有效信息;

第一次的侧重点是保卫国家安全反对大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

第二次侧重于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分析原因时要从具体的历史背景中概括提炼。

4.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制定的决策是

(  )

A.科教兴国B.863计划

C.载人航天工程D.两弹一星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保卫国家”等判断该决策是发展“两弹一星”。

5.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重大标志是(  )

A.“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及返回

D.“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答案 A

解析 本题以航天事业的成就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关键是把握重大成就出现的时间。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是1970年;

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于1984年;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2003年发送成功并返回;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发射升空。

 

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引进国际先进设备、技术和管

理建设的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

1994年投入商业

运行。

考点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双百”方针的提出

[图示图解] “双百”方针

2.曲折的年代

[归纳提升] 新中国成立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及“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激发了中国文艺工作者的热情,产生了大批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

史料 邓小平指出,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

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

解读 史料主要说明创作自由是文艺工作的基本规律,“双百”方针是实现创作自由的根本保证。

史论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新中国的“双百”方针的不同

(1)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社会大变革在思想领域内的体现,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双百”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为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文化,在科学、文学艺术领域提出的方针,是学术、文艺领域民主化的体现,是一种文化方针,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着明显的区别。

1.(2010·

广东高考)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双百”方针的概念。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强调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其含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鼓励科学理论领域百家争鸣,文艺创作领域百花齐放。

D项体现了这一方针。

A、B两项明显反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则是“文革”时期盛行的“阶级斗争”文艺的具体表现。

因此正确答案为D。

2.(2009·

海南高考)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水平

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解析 “双百”方针提出是在1956年,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为了使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

3.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

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

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

C.“文化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4.1957年,正当天津庆祝社会主义锣鼓喧天之际,何迟乘胜追击,一气呵成写就了《统一病》,讽刺整个社会“穿一样的衣裳吃一样的饭,一样的思想说一样的话”。

后来在“文革”中折磨致残的他躺在床上对人苦笑说,“我是自投罗网。

”这一现象实际上说明

A.期盼祖国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B.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咎由自取

C.文艺科研领域呼唤“双百”方针的提出

D.“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

解析 《统一病》是在“双百”方针提出的形势下文艺战线勃勃生机的一个体现,其所讽刺的对象与祖国统一的愿望无关,排除A;

何迟并不是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排除B。

“双百”方针于1956年已经提出,C不正确。

其在“文革”中折磨致残说明“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破坏,所以D正确。

5.某学者撰文指出,“在百家争鸣中党有一条政策,即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扣帽子,……。

但也有一部分人只许他散布错误的、甚至有害的观点,却不许有任何批评的意见。

一看有人发表不同观点,就叫嚷是打棍子……。

”该学者实际上是要说明(  )

A.打棍子,抓辫子,扣帽子是搞好学术争鸣的保证

B.在不同学术观点争鸣之中排除批评和反批评成分

C.学术争鸣与政治思想中的批评自我、批评形式一致

D.学术争鸣应坚持批评与反批评和平等与探讨气氛

解析 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扣帽子是搞好学术争鸣的有效保证,排除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