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系统知识冲关复习试题汇编17含答案古诗词赏析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7162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1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系统知识冲关复习试题汇编17含答案古诗词赏析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考语文系统知识冲关复习试题汇编17含答案古诗词赏析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考语文系统知识冲关复习试题汇编17含答案古诗词赏析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考语文系统知识冲关复习试题汇编17含答案古诗词赏析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考语文系统知识冲关复习试题汇编17含答案古诗词赏析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系统知识冲关复习试题汇编17含答案古诗词赏析题文档格式.docx

《中考语文系统知识冲关复习试题汇编17含答案古诗词赏析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系统知识冲关复习试题汇编17含答案古诗词赏析题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系统知识冲关复习试题汇编17含答案古诗词赏析题文档格式.docx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浪淘沙·

北戴河》

(1)词中写到的“遗篇”是指____(人名)的组诗《____》。

(2)结合具体词句,简析词的“时空美”。

(3)这首词上阙写景寄情,下阙怀古抚今,请说说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曹操观沧海

(2)上阙“白浪滔天”从下到上,“秦皇岛外”由近及远;

词人视通万里,写出了阔达辽远的境界。

下阙“往事越千年”由今及古,“今又是”又由古及今;

词人思接千载,寄托了鉴古颂今之豪情。

全词拓展了空间,拉长了历史,时空交错,富有张力,尽显词的时空美。

(3)词人鉴古颂今,抒发坚定乐观、奋发进取、改天换地的自豪欣慰之情。

(意思对即可)

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5分)

浣溪沙①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②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

②六幺:

绿腰,曲调名。

(1)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

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

(2分)

(2)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

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3分)

(1)“逐”字有追逐的意思,突出了游人之多、兴致之高,表现了众人游春的热闹情景。

“出”字有飞出、荡出的意思,突出了打秋千人的情态,使画面富有盎然生机。

(2分,字义、效果各1分。

任选一字作答,若全答,按“逐”字判分)

(2)写出了作者旷达不羁、乐而忘形的情态。

(1分)蕴含着作者追求欢乐、排遣苦闷的情感。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

A.衡阳雁去B.四面边声C.长烟落日D.孤城紧闭

(2)下列对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词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这里用来表现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决心。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

D.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3)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

B.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白居易《观刈麦》)

C.无为在绞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答案】18.A19.C20.D

5、阅读下面的宋词,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这是一首望月坏人之作,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

C.“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情深。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智慧。

【答案】B

6、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窘况为许衡州①赋

郑燮

半缺柴门叩不开,石棱砖縫好苍苔。

地偏竹径清于水,雨冷诗情瘦似梅。

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

塾师②亦复多情思,破点经书手送来。

【注】①许衡州:

郑燮之友,生活困窘。

②塾师:

指郑燮。

(1)分析诗中“竹”“梅”“菊”等意象的作用。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一方面用来表现许衡州生活的困窘,另一方面喻指困境中保持高洁情操的追求。

(2)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体贴之情。

7、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渔翁①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②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③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

①本诗写于谪居永州期间。

②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③欸乃,摇橹声。

(1)“渔翁”形象在诗中有何作用?

(2)前人评价本诗“有奇趣”“内蕴活脱,曲尽其妙”,对此任选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1)①贯穿诗歌内容。

渔翁作为核心形象,既贯穿起对山水的描写,又与山水结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渔翁因这样的山水显出品行的高洁,山水因渔翁的活动赋予了奇趣和魅力。

②以之自况。

渔翁是追慕高洁志趣和超然物外、独得其乐生活的诗人的化身。

③寄寓心志,表达心境。

渔翁是表情达意的凭借和载体,借渔翁形象寄托诗人对自由安适生活的热切向往,表现悲怆无奈、清冷凄苦的心境。

评分:

答对其中一种得2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2).答案示例:

构思一,直中见曲,平静中见波澜。

以时间为序,完整呈现渔翁从夜宿到白天行舟江上的过程,行文流畅而又曲折跌宕,引人入胜。

构思二,发现独到,匠心独运。

截取渔翁生活的一个片断,将渔翁活动与自然景色的变幻和谐统一起来,突出表现渔翁于山水间的独得自乐、无忧无虑,寄寓诗人的情怀。

构思三,以诗人感受建立起渔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出神秘新奇的境界。

“烟销日出”,渔翁该与诗人见面了,却“不见人”,反常创造出了奇趣。

耳闻“欸乃一声”与目见“山水绿”之间本不相干,但诗人却使之建立起依存关系,仿佛“山水绿”为“欸乃一声”所致,让日光下山水顷刻变得青翠碧绿、赏心悦目。

可谓曲尽其妙。

写法一,以虚写实。

“欸乃一声山水绿”一句,渔翁不以形现,而以声出,以虚写实,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为渔翁的形象笼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写法二,寄情于景。

诗人热切向往自由安适的生活,渴望摆脱内心的苦闷和抑郁,于是在自然山水中找到了寄托,平静淡雅的自然山水在诗人眼里骤然变得充满奇异色彩和神妙趣味,进而创造出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

写法三,借写渔翁写自己。

诗人通过描写渔翁置身于山水天地之间,创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巧妙传达出诗人寄情山水、追慕隐者的心态。

语言一,避俗出新。

“汲清湘燃楚竹”造语新奇,诗人不说汲“水”燃“薪”,而用“清湘”“楚竹”来借代,写出诗人超凡脱俗、孤高孑立的品性。

语言二,平中见奇。

“绿”字既化静为动,写出山水变幻的疾速,又创造出旷远清新、怡人心神的境界。

语言三,形象活脱。

“岩上无心云相逐”,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景物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怅惘。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本诗从题材上属于(______),这一题材的唐代代表诗人还有(_______)。

(2)“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

(3)末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1)边塞诗高适(岑参)

(2)借代英勇无畏,视死如归。

(3)“河边骨”是实写,“梦里人”是虚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

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

9、

(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问题。

(6分)

清平乐·

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1)“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一群馋嘴的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一边扑打着犁枣一边东张西望随时准备拔腿逃跑,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顽皮、天真、可爱,也表达了词人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评分:

共3分。

意思对即可

(2)对松竹的赞赏之情;

对生活的满足之情;

与邻里相处融洽的愉悦之情;

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闲适之情。

共3分,答出3点意思对即可

10、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

(共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2分)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

为什么?

(1)三字短句,简短有力,表现前路的艰辛。

(2)人们往往在身处逆境、苦闷时自我安慰、自我鼓励时引用它。

因为这两句诗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时的深切体验,表现了诗人摆脱苦闷、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自信与乐观。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6.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5.D6.该句主要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通过“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风对茅屋的肆虐,表现出作者生活处境的艰难以及焦灼苦闷心情。

12、古诗词阅读

明月几时有?

我欲乘风归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