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分析全册精品教育doc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7130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分析全册精品教育doc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分析全册精品教育doc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分析全册精品教育doc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分析全册精品教育doc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分析全册精品教育doc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分析全册精品教育docWord格式.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分析全册精品教育doc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分析全册精品教育doc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分析全册精品教育docWord格式.docx

因此,在这两部分计算教学中,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些。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涉及到了两个量的计量单位:

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察,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与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图形知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从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第七单元涉及到了统计知识,本册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另外,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36页的《我长高了》和92页的《看一看摆一摆》。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于本册的教学目标在教师教学用书上都有,在这里不再重复说明了。

下面我就从第一单元开始具体分析一下教材的设计意图以及在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通过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例1从两个方面来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先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同一物品的长度。

教材中引导学生分别用硬币、曲别针、小刀、三角形、木块等量数学课本的宽度。

由于标准不同,量得的结果也肯定不一样,这样学生自然会想到:

“为什么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

”再一方面就是让学生用不同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或以让学生自由量,如用小刀量铅笔盒的长,用曲别针量铅笔的长,用像皮量剪刀的长等等,通过比较所量结果,学生会发现有些物品的长度不同,但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得的数据却可能相同。

然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相同的物品(如木块)进行测量,去解决上面两个矛盾冲突,从此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例1的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框的长,如果学生看不清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格子的竖线比一比。

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

这里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

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的进行测量,看所量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练习时既可让学生量书上提供的物体,也可以量其他物体的长度。

第3题是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计能力,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是让学生在脑子里完成,确实有一定困难,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可以让他用正方体实物进行实际测量,但是无论测量哪种物体,都要提醒学生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

教材第3页例2是让学生认识厘米。

其实关于厘米和米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一些认知基础,但是对于1厘米和1米具体有多长可能没有一个直观的表象。

前面在教学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时,已经引出统一的长度单位——正方体(1立方厘米),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很不方便,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并对尺子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

在教学这一部分时,可以借助学具袋中的实物和自己的尺子来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通过小正方体、图钉的长度帮助学生看到1厘米的大致长度,然后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让学生清楚1厘米到底有多长,建立1厘米的直观表象。

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其他活动,如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闭眼想1厘米的长度等。

例2通过量纸条的长度教学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可以先让学生尝试量长度,然后交流总结方法:

要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这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这方面的知识关键是要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可以加大学生的练习量,设计一些课外活动,如回家量一量自己书桌的长和宽等等。

教材第4页的主要目的是认识米和用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材通过让学生用厘米量黑板的长度,感到这样量要量很多次,太麻烦了,由此引出米尺,使学生切身体会到:

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进行度量比较方便。

然后借助米尺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实际表象。

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

使学生借助自己的身体,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例3通过用不同的方法测量1米长的绳子有多少厘米,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得出1米=100厘米。

学生可能直接用老师提供的米尺去量,一下就看出1米长的绳子是100厘米。

不管用哪种方法,教师都要注意对量的方法的指导,同时要注意测量时同学间的相互配合。

对于第一单元的教学,我们还配合教材设计了一些实践活动,如回家测量地板砖的长度、测量自己的床的长度等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同时能够意识到在测量较长的物体时可以用米作单位,测量比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一些。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另外,我觉得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二十以内的加减法也是很重要的基础,特别二十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对于能够熟练列竖式计算非常重要。

所以我的建议时,从开学起就要注意对学生口算的练习,而且要坚持不懈地练习下去。

因为无论是两位数相加、减,还是以后的多位数加减法,这部分口算的练习始终很重要。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加、减法的算法能够掌握的很熟练,但是在具体的计算中却很容易出错,主要原因在于进位和借位,而且学生身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粗心问题,所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很重要。

在本单元中还有一部分内容是难点,就是加减法的估算,需要我们想方设法的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和熟练应用。

对于本单元的教学,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合理利用教材,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由于计算知识的教学相对比较枯燥一些,我们要尽量设计一些有趣的情境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探究,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二是注意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算法的掌握很重要,但认真检查的习惯更重要。

三是设计针对性强且趣味性强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提高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教材第8页的主题图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确实存在着需要用两位数加法计算的问题,体会学习两位数加法的实际意义,同时为后面的例题提供实际背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从熟悉的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加减法计算。

例1着重解决笔算加法写竖式时如何对位的问题,例2着重解决从个位加起的计算顺序问题。

对于总结计算方法的教学完全可以放给学生,他们能够通过练习和讨论总结出在列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进位加法部分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时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二是笔算两位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总结。

这部分的难点是如何进位的问题,在教学时可以借助小棒,让学生摆一摆,通过把十根小棒捆一捆的过程,让学生理解进位的过程。

至于进位后十位的计算要让学生明确,不要漏掉进上来的一个十。

这部分知识也要强调算法,而且笔算加法的算法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总结。

这部分知识的巩固练习题比较多,也比较枯燥,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可以设计一些竞争性练习,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在这部分知识当中,学生可能会提到“从十位加起”的方法,这样也体现了算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要给予肯定并做适当引导。

因为这种方法在口算中应用得比较多一些。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重点在于从哪一位减起和如何借位的问题。

对于例1,主要是让学生明确怎样列竖式计算减法,以及列竖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有前面加法竖式的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总结算法,而教师可以起引导、检查、提示的作用。

例2(退位减)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退位,怎样退位,以及退位后要注意的问题,在这里还是采用捆小棒的方法最直观、学生最容易接受。

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进行强化练习。

例3着重解决个位上是零的减法如何退位的问题。

这部分仍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总结算法。

穿插两位数加减法的教学,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的能力,在教学中往往出现的问题是,只强调算法的学习,忽视了我们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这需要我们充分的引导,精心地设计。

比如生活中的买东西问题(23页的做一做就是典型的例子),计算学生人数问题,等等。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因为在一年级已经进行过这方面的学习,学生在学习时只要能够掌握和理解计算顺序就可以了。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创设有意义的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

二是引导学生理解计算顺序。

这部分内容中比较典型的问题是上车下车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能够想出不同的算法,先加上车人数后减下车人数或先减下车人数后加上车人数,我们都要给予肯定。

在这里我觉得还应该引导学生回顾实际生活情境,在坐车的过程中,特别是公交车,人们习惯的上下车方式是什么?

(那就是先下车后上车)。

当然,哪种方法都可以,我们只是借助这个例题来让学生回顾实际生活情境,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加、减法的估算在教材中第一次以教学内容的形式出现,但是在一年级上下册教材的相关内容中已经进行了估计和估算的渗透。

估算在第一学段中的要求是“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够解释估算的过程。

”例4是借助妈妈买生活用品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在,到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进行精确计算,但有时根据实际的需要只要估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以便于学生更完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的功能。

估算的策略是多样化的,可以用连加,也可以用连减,还可以用加减混合,中羊饮食了加法的估算和减法的估算。

教材呈现了两种估算策略,一名学生用连减的方法先估算出100—28大约得70,再估算出70—43大约还剩30元,另一名学生先用加法估算出28+43大约得70,再口算出大约还剩30元。

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不同,所采取的估算策略了是不同的,而且在估算的结果上可能也有一些差异,对这部分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百花齐放,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实践活动:

我长高了

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