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 种群 单元测试5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7089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科版 种群 单元测试5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科版 种群 单元测试5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科版 种群 单元测试5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科版 种群 单元测试5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科版 种群 单元测试5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科版 种群 单元测试5Word下载.docx

《浙科版 种群 单元测试5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科版 种群 单元测试5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科版 种群 单元测试5Word下载.docx

第8到10年间λ值<1,种群数量减少,第10年的种群数量最少,“S”型曲线的增长率应该是先增加后减少,而图中第8到第16年种群增长率先减少后者增加,C错误;

由图示曲线图趋势知如果持续第16到第20年间趋势,λ大于2,而且基本不变,说明种群数量将持续增加,呈“J”型曲线增长,D正确。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2.请根据某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曲线表示甲乙间为捕食关系,其中乙是被捕食者

B.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在图中C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

D.在图中A点时,甲种群的丰富度最高

【答案】B

【解析】曲线表示甲乙种群数量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而从最高点判断,甲的种群数量多,表示被捕食者,A错误;

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数量大概处于K/2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正确;

在图中C点时,甲种群的数量将增加,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C错误;

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种群的个数,D错误。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种群的特征

【名师点睛】据图分析,甲乙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

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

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

b、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因此甲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

3.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a、b、c三种类型,据图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一定为c图所示类型

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

捕捞后,该水域鱼各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a图所示类型

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c图所示类型

D、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b所示类型

【答案】A

【解析】分析图形可知,图中的年龄组成是:

a是增长型,b是稳定型,c是衰退型;

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不能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一定为c图所示类型,还要考虑死亡率与出生率的大小关系,A错误;

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

捕捞后幼体所占比例明显增加,该水域鱼各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增长型,B正确;

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可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正确;

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稳定型,D正确。

4.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群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念珠藻

C.校园中的全部杨树D.培养瓶中的全部野生型果蝇

【解析】

试题分析:

一个湖泊中鱼的种类很多,不能构成一个种群。

考点:

5.如图是描述生理现象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代表种群,a为能量输入,则b、c可分别代表散失的热量和储存在ATP中的能量

B.若甲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减少

C.若甲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

D.若甲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提高

【答案】C

【解析】若甲代表种群,a为能量输入,则甲的能量有3个去向(最高营养级除外):

(1)自身呼吸消耗;

(2)流向下一个营养级;

(3)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所以b、c可分别代表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若甲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和抗利尿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若甲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B细胞可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所以b、c可分别代表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

若甲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后代出生率降低,导致种群密度降低。

所以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降低。

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种群数量及能量流动

点评:

本题考查跨度大,需要学生识记体液调节过程,特异性免疫过程、种群数量的特征及能量流动的过程。

6.如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

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

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

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

【答案】D

【解析】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食物链为植物→旅鼠→旅鼠的天敌,存在捕食关系;

三种生物的数量基本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旅鼠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植物数量和天敌数量的变化;

植物增多引起旅鼠增多,就会引起植物减少,旅鼠增多会引起旅鼠天敌增多,从而引起旅鼠数量减少,植物增多,这种变化属于负反馈调节。

7.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的鸟笼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

在连续10年内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10年内大山雀的种群数量第4年种群数量最大

B.2~6年内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种群数量下降是从第4年后开始

D.第8年种群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

【解析】据图分析,0-4年间,1<λ<2,大山雀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4-8年间0<λ<1,种群数量减少;

8年以后λ=1,种群数量保持稳定;

所以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第8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

在10年内大山雀的种群数量第4年种群数量最大,A正确;

4~8年内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B错误;

种群数量下降是从第4年后开始,C正确;

第8年种群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答案是B。

【考点定位】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年龄结构;

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分析

8.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

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解析】种群“J”型增长是在食物充足、无天敌等理想条件下出现的;

“S”型增长是在有限条件下出现的,不包括“J”型增长;

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达到600(即K值)时,种群数量最大,增长速率为0;

若环境条件对种群有利,则种群数量增加,K值变大,反之变小。

9.下列关于种群的正确叙述是: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②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③每隔10米种植一颗杨树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④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⑤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

⑥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⑦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某些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A.①③⑤⑥B.②③⑤⑥⑦C.②⑤⑥⑦D.②④⑤⑥⑦

【解析】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

内蒙古草原上有多种牛,全部的牛不止一个种群,①错误;

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所以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②正确;

每隔10米种植一颗杨树为均匀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③错误;

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④正确;

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的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⑤正确;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当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⑥正确;

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当出迁入率大于迁出率,种群密度增加,当出迁入率小于迁出率,种群密度减小,当迁入率等于迁出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⑦正确。

因此,D项正确,A、B、C项错误。

【考点定位】种群的特征

【名师点睛】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结构和性比率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比率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

10.在一个池塘里下列哪项是一个种群()

A.一条鲤鱼B.全部鲤鱼

C.全部鱼类D.全部生物

种群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A.一条鲤鱼,不是全部个体,不是种群,,A错误;

B.全部鲤鱼,是池塘中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是种群,B正确;

C.全部鱼类,不是同种生物,不属于种群,C错误;

D.全部生物也不是同种生物,不属于种群,D错误。

11.预测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A.现有人口的数量B.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C.现有人口的年龄组成D.生态因素的变化趋势

预测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

解:

年龄组成可以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从而推测未来人口变化,故预测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

故选:

C.

种群的特征.

12.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解析】分析图示曲线可知,1972年北点地梅种群密度比1975年的大,个体间生存斗争也大,A错误;

纵坐标为种群密度(表示单位面积的个体数)横坐标为时间,而死亡率可看成单位个体数在单位时间死亡的个体数,从图中数据可知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B正确;

统计种群密度时,不应舍弃所得数据,C错误;

从5年数据可看到,种群密度每年都在下降,D错误。

【考点定位】种群的数量变化

13.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群的增长曲线均为S型曲线

B.t2~t3时间段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t5时种群密度对乙种群的制约作用大于t4

D.甲种群数量最大的时刻为t2,乙种群为t4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坐标的纵轴为“种群增长速率”,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