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划企业所得税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6860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筹划企业所得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筹划企业所得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筹划企业所得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筹划企业所得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筹划企业所得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筹划企业所得税Word文档格式.docx

《筹划企业所得税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筹划企业所得税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筹划企业所得税Word文档格式.docx

  现行的鼓励技术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1.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技术转让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所得,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服务于各业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按有关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

  2.经税务机关审核,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新办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2年。

  3.新办的科技咨询、信息企业,可在一定期限内免征所得税。

  鼓励再就业的优惠政策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字2002,208号)的规定,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和县(市、区)税务机关审核的企业,享受以下减免优惠:

对新办的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当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含30%),并与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税务部门审核,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减税方法

  减征方法,是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减除纳税人一部分应纳税款,对某些特定纳税人、征税对象进行扶持、鼓励或照顾,以减轻税收负担的一种特殊规定。

与免税方法一起被人们合称为减免税方法。

减征方法与免税方法一样,是综合税收灵活性与严肃性制定的一项措施,同时也是各个国家尤其是中国目前采取的一种最普遍的措施。

  例如:

1、经税务机关审核,经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企业,经认定为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为处理利用其他企业废弃的,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而新办的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

  3、企业遇有风、火、水、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征或者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

  税率差异方法

  税率差异方法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利用税率差异直接节减应纳税额的筹划方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可以利用不同国家或地区税率之间的差异来节减税额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分离方法

  分离方法是指企业所得和财产在两个或更多纳税人之间进行分割而使节减税款达到最大化的纳税筹划方法。

一般来说所得税适用累进税率,即计税基础越大,适用的边际税率也越高。

因此,如果在两个或更多的纳税人之间进行合理分离的话,就可以减少每个纳税人的纳税基础,从而降低最高边际适用税率,节减税款。

使用该方法,所分离出去的部分要尽量往低税率上靠,这样才能达到企业最大化节税的目的,筹划才有意义。

  例如中国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以上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对年应纳税所得在3~10万的企业适用税率为27%,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的企业适用所得税率为18%,假如一个企业2000年应纳税所得为12.7万元,那么,该企业2000年应交企业所得税为12.7×

33%=4.191(万元),如果该企业在年终之前再成立一个关联企业甲,将利润分给关联企业2.8万元,那么企业的应税所税额变为12.7-2,8=9.9万元,低于10万元,适用所得税率为27%,2000年度该企业应交所得税率为:

9.9×

27%=2.673(万元),关联企业甲因应税所得2.8万元低于3万元,适用18%的税率,则2000年关联企业甲应交所得税为2.8×

18%=0.504(万元),两企业合计应交所得税为:

2.673+0.504=3.177(万元),则该企业2000年度由于分离少交所得税额为:

4.191-3.177=1.014(万元),当然设立关联企业的费用要小于所节约税额。

  扣除方法

  扣除方法即税前扣除方法,是指在计算缴纳税款时,对于构成计税依据的某些项目,扣除准予从计税依据中扣除的那部分税收的方法。

扣除方法的应用在于税法中规定了许多允许税前扣除的项目。

例如:

  1.根据《企业所得税行条例》规定,纳税人所得来源于境外,已在境外交纳了企业所得税,在汇缴纳税时,准予从中扣除。

  2.《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自2001年1月1日起,制药、食品(包括保健品、饮料)、日化、家电、通信、软件开发、集成电路、房地产开发、体育文化和家具建材商城的行业的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可在销售(营业)收入8%的比例内据实扣除广告支出,超过比例部分的广告支出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

  3.盈利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地各项费用,比上年实际发生额增长达到10%以上(含10%),其当年实际发生的费用除按规定据实列支外,年终经由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可再按其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

  4.纳税人按财政部的规定提取的坏帐准备金和商品跌价准备金,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没有建立坏帐准备金的纳税人,发生的坏帐损失,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后,可按当期实际发生数扣除。

  案例:

恒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开发一种新药,2003年投入研究开发费420万元,2004年1至1O月投入研究开发费418万元,估计11月和12月份发生相关费用20万元。

11月中旬,开发部提出中试计划,计划于2005年1月份购入中试关键设备五台,价值分别为9万元、9万元、8万元、6万元和4万元。

预计当年公司盈利为1600万元左右,所得税税率为33%。

若将购置计划提前到本年度11月份或12月份,就可以减轻公司的税收负担。

因为按照现行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所购置的试制用关键设备,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下的,可以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用;

盈利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比上年实际发生额长10%以上(含10%),其当年实际发生的费用除按规定据实列支外,年终由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可按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恒生公司2003年投入研究开发费420万元,2004年1至10月投入研究开发费418万元,估计11月和12月份发生相关费用2073元,合计438万元,为2006年发生额的104.3%。

若于本年内成为关键设备,并直接计入研究开发费,则当年研究开发费为475万元,为2006年的113.09%。

这样在实际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企业可以多抵扣研究开发费237.5万元,企业为此可以少缴纳企业所得税78.375万元。

  抵免方法

  抵免方法是指当对纳税人来源于国内外的全部所得课征所得税时,允许其在国外已缴纳的所得税税款抵免应纳税款的一种税收优惠方式,是解决国际重复征税的一种措施。

  投资抵免是指用企业设备投资额抵免企业应当缴纳的所得税。

这是国际上非常通行的一种税收优惠政策。

财政部、税务总局1999年颁布的《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暂行办法》规定,对境内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以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

如果企业当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不足抵免时,未予抵免的投资额可以用以后年度此设备购置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延续抵免,但延续抵免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大江实业公司2003年底为应对市场对本企业产品的需求而准备扩大生产规模。

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一种是从国外引进新的生产线,预计需投资1.2亿元人民币;

另一种是利用国产设备对现有的一条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预计需投资6000万元。

两种方案投资期限都为半年,实现的产能相同,预计每年可为公司新增利润2400万元。

采用前者,无需停工,但需向银行贷款7000万元,贷款期限为5年,贷款利率为6%,预计需支付利息2100万元。

采用后一种方案,企业需要停工半年,损失利润约为2200万元,另外企业需贷款1000万元,贷款期限为2年,利率为5%,需支付利息100万元。

  采用前一种方案,公司2004年可新增利润1200万元,扣除贷款利息420万元,需缴纳所得税25714万元,税后利润522.6万元。

2005年至2008年,每年可新增利润2400万元,扣除利息420万元,应缴纳所得税653.4万元,税后利润为1326.6万元。

5年可获得税后利润5829万元。

采用后一种方案,公司2004年因停工发生损失2200万元,当年扩大产能新增利润不足以抵销停工损失,另外当年利息50万元,税后利润为一1050万元(用公司其他产品利润弥补)。

按照规定,企业购置国产设备6000万元,可在5年内(2004年一2008年)抵免所得税2400万元(6000万元×

40%)。

由于当年没有新增利润,因而无法进行投资抵免,可延续到以后年度继续抵免。

2005年,公司可新增利润2400万元,扣除利息50万元,按规定应缴纳所得税775.5万元,全部可用于抵免。

则实际税后利润为2350万元。

2006年和2007年公司每年可新增利润2400万元,由于贷款已经偿还,无需再扣除利息,按规定应缴纳所得税792万元,也全部用于投资抵免,实际税后利润为2400万元。

2008年公司可新增利润2400万元,按规定应缴纳所得税792万元,其中40.5万元(2400万元-775.5万-元792万元-792万元)可用于投资抵免,实际税后利润为2359.5万元。

5年内公司实际新增税后利润为8459.5万元(-1050万元+2350万元+2400万元+2400万元+2359.5万元)。

显然,采用后一种方案更有利。

  缓税方法

  缓税方法,又称延期纳税方法,是对纳税人应纳税款的部分或全部的缴纳期限适当延长的一种特殊规定。

利用缓税技术并不是直接节减税款,而是在延期缴纳期间,等同企业向国家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不但节省利息还带来因通货膨胀带来的好处。

但延期纳税并不一定是直接推后纳税时间,比如企业进行长期股票投资,当被投资企业处于低所得税率地区时,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方法采用成本法就会起到延缓纳税的效果。

  成本法是企业在投资收益已实现但未分回之前,投资企业的“投资收益”帐户不反映已实现的投资收益,即将应由被投资企业支付的投资收益长期滞留在被投资企业帐上作为资本积累,或挪作他用,以实现长期规避部分投资收益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

这样,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投资的企业无论是无心避税还是有意滞纳,在投资收益实际收回后都会出现滞纳国家税款的现象,为企业带来好处。

因为一般股利发放均滞后于投资收益的实现,而企业于实际收到股利的当期才缴纳企业所得税,但国家税收应于收益实现当期就相应实现的。

(企业持有被投资企业股份低于被投资企业股份总额的25%,所拥有的股权不足以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时,采用成本法核算。

吉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3月开业,其经营范围涉及制造、零售、娱乐、餐饮、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

在核定公司所得税纳税期限时,税务机关提出按实际数预缴,按年计算,分季预缴,年度终了后汇算清缴。

公司税务顾问提议,以公司经营业务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