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政治制度的对比.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1656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政治制度的对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西政治制度的对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西政治制度的对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西政治制度的对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西政治制度的对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西政治制度的对比.docx

《中西政治制度的对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政治制度的对比.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西政治制度的对比.docx

中西政治制度的对比

中西政治制度的对比

一、中国(农耕文明)与希腊(商业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古代希腊文明

地理环境

背靠大陆,依托平原大河的闭

塞内陆环境

遍布海湾,山岭纵横的开放海洋环

经济基础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

以手工业和航海业为主的商业经

思想意识

重视礼仪、人情和宗法制度

倡导自由平等和个性发展

政治制度

建立庞大帝国,实行专制主义

政治

实行民主政治

、三省六部制、三权分立制对比

三省六部制

三权分立制

目的

加强专制

防止专制

内容

决策、审议、行政

立法、行政、司法

部门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国会、总统、最高法院

实质

封建社会皇权专制

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制度

三:

明朝内阁制、英国内阁制的区别

明朝内阁制

英国内阁制

与君主的关系

完全听命于君主

形式上对君主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

权力

帮助皇帝处理日常文件,只有票拟

管理国家事务,可以通过立法限制

权,无决策权

王权,首相掌握行政大权

组成方式

是皇帝专制独裁的产物

由选举产生

性质

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表

属于一种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

影响

促使专制制度在强化的同时逐步走

向衰落,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促进了英国的现代化进程

不同

英国的内阁制维护民主政体,中国的内阁制则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与古希腊的政治对比

1、政治趋势:

希腊城邦始终以独立的政治单位,分立于希腊古典世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则逐渐走向统一的帝国.

2、经济:

希腊城邦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农、工、商并重;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家则大多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3、政治体制:

希腊城邦普遍实行共和政体,王权衰微,有的城邦甚至建立了比较发达的民主政治;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王权日益强大,最后发展成为君主专制制度.

4、体系性质:

希腊城邦之间是联盟性质而非统一政体,没有统一的上级政治体系春秋战国局面形成前就存在统一“天下”的观念,并且存在周礼的维系

中国近现代政治

中共四次重大会议对比

会议

背景

制定的方针政策

作用、影响

1927年八七会议

国民大革命失败,共

产党遭遇重大挫折

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为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挽救了党和中国革命。

1935年遵义会议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初期损失惨重

在军事上、组织上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领导。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党和红军,是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45年七大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指出中国面临两种前途,争取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

提出了“两个务必”

的思想

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的比较:

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

区别

领导

共产党

国民政府

战场范围

在敌战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在国统区划分若干战区

作战方式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以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

战略地位

进入相持阶段后是主战场

防御阶段是主战场

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联系

相互依存、相互配合、不可割裂,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次国共合作

第一次合作

第二次合作

时间

1924---1927

1937---1945

背景

打倒列强、铲除军阀,统一中国,

成为全国人民的呼声。

日本大举侵华,中华民族危机加剧。

合作标志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937年《国共合作宣言书》的发表

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统一战线名称

革命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群众基础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四阶级联盟

国内外一切抗日力量

实践活动

北伐战争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斗争

结果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德统治,但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

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一百多年来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合作过程

既有合作又有斗争

既有合作又有斗争

合作的依据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时,双方合作;当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时,双方对抗。

中共的对策

妥协、退让

坚决回击,以斗争求团结

导致的结果

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中共损失严重,大革命失败。

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双方斗争的原因

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德利益,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

双方对抗的后

中国进入长达10年的国共对峙时期,给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可乘之机。

中国进入解放战争时期,丧失了一次历史发展的机遇。

影响国共关系的因素

双方代表的阶级利益;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际势力对华的政策。

历史启示

合则两利,破则两损

展望国共第三次合作的有利因

中华民族的统一是历史发展潮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的增强;“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和成功实施;统一符合海峡两岸人民的利益。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政治

建设

经济

体制

农村

城市

中心任务

外交方针与成就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起步

1949.10~

1956.12

政治协商会议并通过《共同纲领》;

一届人大制定《宪法》;

民族区域自

以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市场经济转向高度集中高度统一

土地改革(土地私有)及互助合作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合作社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1949年巩固政权恢复经济;

1953年一化三改造,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

独立自主和和平外交;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

治;

三大改造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的计划经济体制

义经济基础

内瓦会议;万隆亚非会议。

社会主义

中共八大;

高度统一

人民

大跃进;对

探索社会主

反对霸权主

在探索中

的计划经

国民经济进

义道路;

义;发展与

曲折前进

正确处理人

济体制

公社

行全面调整

亚非拉国家

民内部矛盾;

60至65调整

“一大

的“八字方

友好关系

1957~

国民经济

反右派斗争

二公”

针”

1966.5

及扩大化

文化大革

民主法制遭

见上

人民

邓小平的

搞阶级斗争

联合国席位

到严重破坏

为纲

恢复;中美

公社

全面整顿

关系正常

1966.5~

"一大'

化;

1976.10

二公"

建设有中

十一届三中

1985年改

乡镇企

1979年向

转移到经济

独立自主不

国特色的

全会后拨乱

变高度集

业;家

以公有制为

建设上来;

结盟的和平

社会主义

反正;完善社

中的管理

庭联产

主体多种经

外交政策;

会主义民主

承包责

济成分并存

实行改革开

全面发展与

1978.12~

和法制;

制;1992

任制

转变所有权

欧非美以

至今

年计划经

与经营权分

(农村到城市

及临国的友

济向市场

好关系

经济转变

经济特区/沿

政企分开

海城市/经济

开发区/内

地)

认识

经验教训

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②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必须与国力相适应,不可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和意志;③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四项基本原则是根本保证;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的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进行不断的理论创新,才能不断取得成功。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比较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与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项目

美国

英国

国家

元首

名称

总统

国王

产生方式

选举

世袭

任期

四年任期制

终身制

政府

首脑

总统

首相

内阁

对总统负责

对议会负责

政体

总统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权力中心

总统

议会

表2: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和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项目

德国君主立宪制

法国共和制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世袭

议会选举

国家元首的任期

终身制

任期制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政府内阁首脑

首相

总理

政府内阁产生方式

皇帝任命

议会产生

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谁

皇帝

议会

议会的权力

行使立法权

权力很小,甚至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

行使立法权

虽受总统的制约,但享有真

正的、独立的权力

表3: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内容

英国

德国

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政体,国家元首是君主,世袭制。

君主

统而不治

掌握最高实权,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内阁

内阁首相是议会多数党领

袖,内阁对议会负责

首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

责,不对议会负责

议会

是国家政治活动中心,拥

有主权、实权,限制王权

只拥有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力,对政府、皇帝没有监督权。

表4:

欧美各国资产阶级政体对比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政体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民主共

和制

半议会制共和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宪法或法律文

《权利法案》

《1787年宪法》

《法兰西第三

共和国宪法》

《1871德意志帝国宪法》

国家元首及其产生方式

国王(世袭)

总统(选举)

总统(选举)

皇帝(世袭)

立法权

议会

国会

议会

议会

行政权

首相

总统

总统

皇帝和宰相

政府首脑及其产生方式

首相(议会选出)

总统(选民间接

选出)

总统(议会选

出)

宰相(皇帝任命)

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议会

皇帝

元首与议会的

关系

议会不受国王限制

国会与总统相互制约

议会选出总统,

两者相互制约

皇帝控制议会

表5“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含义

“早期”是指革命发生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

革命推翻了旧制度,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