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吉林省名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6079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3份合集吉林省名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精选3份合集吉林省名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精选3份合集吉林省名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精选3份合集吉林省名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精选3份合集吉林省名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3份合集吉林省名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精选3份合集吉林省名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3份合集吉林省名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3份合集吉林省名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2.菠菜是一种富含铁的蔬菜,这里的“铁”指的是

A.原子B.离子C.分子D.元素

【答案】D

【详解】在菠菜中,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的,这里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D。

3.归类整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A.酒精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氮气、石墨都是非金属单质

C.消毒酒精、冰水都是混合物

D.金刚石、黄铜都是金属材料

【详解】A、天然气不是可再生能源。

故A不符合题意;

B、氮气、石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非金属单质。

故B符合题意;

C、消毒酒精是酒精与水的混合物、冰水是纯净物。

故C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组成元素是碳元素,属于非金属材料。

故D不符合题意。

4.如图是新版元素周期表中新增的部分内容,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中子数是116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其元素符号是LV

D.其相对原子质量是293

【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

116是表示原子序数,不是中子数,故A错误;

B、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

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

该元素的汉字名称中含有“钅”旁,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误;

C、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

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

其元素符号是Lv,故C错误;

D、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

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其相对原子质量是293,故D正确。

5.A和B两种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56和16,化合价分别是+3和-2价,则由A和B组成的化合物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72

B.100

C.160

D.200

【答案】C

【详解】A、B两种元素化合价分别为+3和-2,则A、B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2B3;

A、B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56、16,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

2+16×

3=160。

故选:

C。

6.25℃时,向20.0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d点对应溶液的pH:

b>d

B.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为30%

C.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D.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

【解析】A、由图可知,b点所示溶液的pH<7;

d点所示溶液的pH>7,所以b、d点对应溶液的pH:

b<d,故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由于题干中没有提及两种溶液的密度,所以无法确定所需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错误;

C、由图可知,b点所示溶液的pH<7,溶液显酸性,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错误;

D、d点所示溶液的pH>7,所示溶液的溶质既有酸碱中和生成的氯化钠,还有过量的氢氧化钠,故正确。

7.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B.核外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答案】A

【详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故选A。

8.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②溶液变红,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

B.若只有③有气泡产生,则M可能为稀盐酸

C.若①有蓝色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

D.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A、若②氢氧化钙溶液变红,氢氧化钙显碱性,与酚酞变红,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

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若只有③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则M可能为稀盐酸;

C、若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硫酸铜与氢氧化钡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

D、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不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①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D。

9.如图是硫和铁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是纳米铁粉在空气中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甲中观察到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实验乙中观察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实验甲和实验乙中生成物相同,但是实验丙和实验丁的生成物不同

C.从四个实验中可以看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物接触面可以使反应更充分更剧烈

D.四个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集气瓶炸裂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错误;

B、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生成物都是二氧化硫,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能在氧气中燃烧,而纳米铁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从四个实验中可以看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物接触面可以使反应更充分更剧烈,故正确;

D、实验甲和实验乙中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空气污染,实验丙中水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集气瓶炸裂,实验丁中水的作用是作为反应物,故错误;

10.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除杂的方法

B化学物质中的“三”

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三种黑色氧化物--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C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D化学物质与俗名

制取气体--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二氧化碳--干冰

氢氧化钙--烧碱

A.AB.BC.CD.D

【详解】A、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正确,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A正确。

B、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正确,三种黑色氧化物包括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正确,B正确。

C、制取气体,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发生爆炸,正确,C正确。

D、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正确,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烧碱是氢氧化钠,选项错误,D错误。

11.某同学为了测定铜镁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将100g稀盐酸分2次加入到盛有5g该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所得数据如下表。

(提示:

铜镁混合物中的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而铜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次数

实验前

第1次

第2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5

3

2

A.第1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中还有镁

B.第2次所加入的稀盐酸未反应完

C.每50g稀盐酸和1g镁恰好能完全反应

D.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

【详解】A、第2次加入50g稀盐酸,固体质量减少1g,说明第1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中还有镁;

B、第1次加入50g稀盐酸,固体质量减少2g,第2次加入50g稀盐酸,固体质量减少1g,说明第2次所加入的稀盐酸未反应完;

C、每50g稀盐酸和2g镁恰好能完全反应;

D、剩余固体质量为铜,则铜的质量分数=;

故选项正确,但不符题意;

1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配制好的溶液部分溅出

B.转移氯化钠固体时有部分洒落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D.氯化钠固体中含有少量难溶性杂质

【详解】A、配制好的溶液,溶液是均一、稳定的,部分溅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转移氯化钠固体时有部分洒落,溶质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俯视读数,量取的水的体积变小,溶剂的质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氯化钠固体中含有少量难溶性杂质,使溶质的质量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偏小,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以及注意事项,把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偏小的分析。

13.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B.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D.为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廷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详解】A、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①可燃物;

②与氧气接触;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才能燃烧,A中只有一个条件,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有可燃性物质,所以要严禁烟火,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遇到火灾为避免烟雾呛鼻和毒气的吸入,所以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隔绝可燃物,达到灭火目的,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物质燃烧的条件,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火灾应该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进行自救和报警,并且利用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安全生产,防止火灾等。

14.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含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CH4和O2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CO2和H2O

B.甲烷具有可燃性

C.参加反应微观粒子与生成微观粒子的个数比是1:

2:

1:

D.每消耗16g甲烷就会生成18g水

【详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宏观意义,CH4和O2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CO2和H2O,故正确。

B、甲烷能燃烧,具有可燃性,故正确。

C、1个甲烷分子和2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故参加反应微观粒子与生成微观粒子的个数比是1:

2,故正确。

D、16g甲烷和64g氧气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故错误。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有:

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反应条件;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天然气泄漏,迅速打开抽油烟机除去气体

C.酒精灯起火,用湿抹布盖灭

D.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