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华宫安全生产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6066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华宫安全生产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晋华宫安全生产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晋华宫安全生产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晋华宫安全生产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晋华宫安全生产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晋华宫安全生产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

《晋华宫安全生产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晋华宫安全生产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晋华宫安全生产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

2013年6月25日

实习地点

同煤集团晋华宫矿国家矿山公园、调度中心及培训中心

晋华宫煤矿

山西大同煤矿集团晋华宫矿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12.5公里处,与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一河之隔。

矿井建于1956年,是由我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建设的大型煤矿。

井田位于大同煤田东北边缘,总面积41平方公里,目前有可采储量1.5亿吨,预计服务35年。

晋华宫矿国家矿山公园于2005年8月由国土资源部审批通过,成为我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之一。

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是国家及省市重点支持的云冈域旅游景点配套项目,同煤集团以晋华宫矿“煤都井下探秘游”项目为依托,凭借与云冈石窟隔河相望的地理位置,依靠悠久的采煤历史文化和罕见的侏罗纪煤层地质奇观,取得了国家矿山公园建设资格,并入选首批《国家矿山公园名录》。

实习目的

1、实习性质

本次实习是由四位老师带队,以及全体安全二学位同学同行,安全工程实习是在学习《煤矿开采学》《煤矿地质学》等一些专业基础课程,以及《矿井通风学》、《矿山电气安全技术》、《矿井瓦斯防治技术》等专业技术课程之后的第一次煤矿现场实习,是巩固先前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对进一步更深入的学习做铺垫的重要教学环节,更是提高自身安全技术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2、实习目的及意义

通过本次实习,了解煤炭形成历史,煤的各种性质及其利用,以及煤矿生产技术状况及发展情况,树立为煤炭工业现代化做出贡献的专业思想;

了解实习煤矿井上、井下概貌,了解煤炭的生产过程及矿井各主要生产环节,深知安全工程的重要性及其在生产环节中的应用,巩固课程学习内容,并未接下来的学习实践打好基础。

通过亲身实习体验,可促进深入了解本专业相关方面的知识,加深对所学基础只是及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专业知识面,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通过实习,更激发对安全工程专业学习的热情,培养实际工作中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实习内容

一、国家矿山公园

2013年6月25日上午9点,全班一行人在同煤集团晋华宫矿国家矿山公园门口集合,首先对矿山公园内博物馆进行了参观,通过老师们和讲解员的讲解,对煤炭的形成、开采和利用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1.煤炭的分类

我国煤炭分为十大类(如下表),一般将瘦煤、焦煤、肥煤、气煤、弱粘结、不粘结、长焰煤等统称为烟煤;

贫煤称为半无烟煤;

挥发分大于40%的称为褐煤。

类别

无烟煤

贫煤

瘦煤

焦煤

肥煤

气煤

弱粘

结煤

不粘

长焰煤

褐煤

0~10

>

10~20

14~20

14~30

26~37

30

20~37

37

40

焦渣特征

-

0(粉状)

0(成块)

8~20

12~25

9~25

0(成块)~8

0(成块)~9

0~5

2.煤炭的形成年代

在整个地质年代中,有三个大的成煤期:

1)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成煤植物主要是孢子植物,主要煤种为烟煤和无烟煤;

2)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裸子植物,主要煤种为褐煤和烟煤;

3)新生代的第三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被子植物,主要煤种为褐煤,其次为泥炭,也有部分年轻烟煤。

3.煤炭的形成过程

煤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产,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

在地表常温、常压下,由堆积在停滞水体中的植物遗体经泥炭化作用或腐泥化作用,转变成泥炭或腐泥;

泥炭或腐泥被埋藏后,由于盆地基底下降而沉至地下深部,经成岩作用而转变成褐煤;

当温度和压力逐渐增高,再经变质作用转变成烟煤至无烟煤。

4.煤炭的工业分析

通过工业分析可大致了解煤的性质,是指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测定以及固定碳的计算。

1)水分(M)

煤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Minh),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

二是外水(Mf),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

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总和。

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

褐煤、长焰煤内在水分普通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

2)灰分(A)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

外在灰分是来自顶板和夹研中的岩石碎块,它与采煤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

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

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

灰是有害物质,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

3)挥发分(V)

煤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所排出的气体和液体状态的产物称为挥发分。

挥发分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氢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等。

它是鉴别煤炭类别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讲,随着煤炭变质程度的增加,煤炭挥发分降低。

褐煤、气煤挥发分较高,瘦煤、无烟煤挥发分较低。

4)固定碳含量(FC)

固定碳含量是指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残留物,它是确定煤炭用途的重要指标。

从100减去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的差值即煤的固定碳含量。

根据使用的计算挥发分的基准,可以计算出干基、干燥无灰基等不同基准的固定碳含量。

煤的工艺性质是工业评价合理用煤的依据,主要包括粘结性、结焦性、发热量、化学反应性、热稳定性、焦油产率和可选性等。

粘结性是指煤在高温干馏中产生胶质体,使煤粒相互粘结成块的性能。

粘结性是评价炼焦用煤的主要指标。

结焦性是指在炼焦炉中能炼出适合高炉用的有足够强度的冶金焦炭的性质。

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在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

煤的发热量是煤质的重要指标,是计算热平衡、耗煤量、热效率等的依据。

5.煤炭的用途

煤炭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根据其使用目的总结为三大主要用途:

动力煤、炼焦煤和煤化工用煤。

主要包括气化用煤,低温干馏用煤,加氢液化用煤等。

无烟煤可用于制造煤气或直接用作燃料;

烟煤用于炼焦、配煤、动力锅炉和气化工业;

褐煤一般用于气化、液化工业、动力锅炉等。

综合、合理、有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并着重把煤转变为洁净燃料,是人们努力的方向。

6.中国国煤炭分布及特点

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煤炭探明总储量在9000亿吨以上,居世界第三。

2002年底探明可直接利用的储量为1886亿t,按年产19亿t,可采100年。

已知含煤面积55万多平方千米。

我国煤炭煤种齐全,分布广泛,除上海外,各省和自治区均有,北部占探明储量的86%,南部占探明储量的14%。

储量超过了5000亿t的省有新疆、内蒙、山西。

储量超过1000亿t的省为陕西、宁夏、甘肃、贵州、河北、山东、安徽。

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多样:

从煤炭形成的地质时代看,在寒武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第三纪均有煤炭形成。

以侏罗纪、石炭纪和二叠纪的煤储量丰富,尤以侏罗纪的煤为多,保有储量占煤总保有储量的46.2%。

山西有沁水煤田、大同煤田、宁武煤田、西山煤田、霍西煤田与河东煤田这六大煤田。

其中大同煤田含煤面积1781.3k㎡,以动力煤为主,是山西生产出口煤最多的煤田。

7.我国煤炭开采技术现状

我国采煤方法在悠久的采煤历史中发展、进步,煤层赋存条件的多样性,需要不同的采煤方法实现安全开采,大、中、小型矿井的生产规模需要有相适应的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

采煤方法虽然种类较多,但归纳起来,基本上可以分为壁式和柱式两大体系。

HEBqv+bG  

1)壁式采煤法。

根据煤层厚度不同,对于薄及中厚煤层,一般采用一次采全厚的单一长壁采煤法;

对于厚煤层,一般是将其分成若干中等厚度的分层,采用分层长壁采煤法。

按照回采工作面的推进方向与煤层走向的关系,又可分为走向长壁采煤法和倾斜长壁采煤法两种类型。

LthGZ|>

  

2)柱式采煤法。

柱式采煤法分为房式和房柱式。

房式及房柱式采煤法的实质,是在煤层内开掘一些煤房,煤房与煤房之间以联络巷相通。

回采在煤房中进行,煤柱可留下不采,或在煤房采完后,再回采煤柱,前者称为房式采煤法,后者称为房柱式采煤法,这两种采煤法在我国应用很少。

TdQ]G2  

aXe{U}:

缓倾斜及倾斜煤层采用单一长壁采煤法的工作面,回采工艺主要有炮采、普采(高档普采)和综采3种类型。

在选择工作面回采工艺方式时,应结合矿山地质条件、设备供应状况、技术条件以及技术管理水平和采煤系统等统一考虑。

NE

A_Plt  

1)炮采工艺。

炮采工作面回采工艺包括:

破煤、装煤、运煤、移置运输机、工作面支护和顶板管理六大工序。

(cvh3'

 

2)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

普通机械化采煤是用浅截式滚筒采煤机落煤、装煤,利用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运煤,使用摩擦金属支柱(或单体液压支柱)和铰接顶梁组成的悬臂式支架支护。

!

:

(C"

}5wM 

3)综采工作面的回采工艺。

综合机械化采煤是指采煤的全部生产过程,包括落煤、装煤、运煤、支护、顶板管理等全部采用机械化的。

DU;

[btK>

我国放顶煤开采主要是指长壁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以下简称综放开采)。

综放开采的实质是沿煤层底部布置一个长壁工作面,用综合机械化方式进行回采,同时充分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特殊情况下辅以人工松动方法),使工作面上方的顶煤破碎,并在支架后方(或上方)放落,并把放出的煤用后部输送机运出工作面的一种开采方式。

煤炭开采的主要形式根据煤层的赋存情况(厚度、埋藏深度等)和开采技术条件分为:

露天开采7%-8%,地下开采(矿井开采)92%-93%。

地下开采根据开拓方式可以分为:

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

8.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随着矿井开采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井下生命安全也成为矿山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大任务。

为进一步保障井下职工的生命安全,在2010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提出了“煤矿和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并于3年之内完成”的要求,全面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

我国煤矿约95%是井工矿,开采条件复杂,而且随着采掘深度增加,煤矿瓦斯、水患、冲击地压等灾害越来越严重。

井工开采矿井具有灾害因素集中、人员活动与逃生空间受限,多种致灾因素共存井下的特点,也容易引发大的灾难。

在井工矿中设置和使用应急避难设施,已经是煤矿应急救援中的一项成熟有效的技术。

1)监测监控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的功能一是“测”,即检测各种环境安全参数、设备工况参数、过程控制参数等;

二是“控”,即根据检测参数去控制安全装置、报警装置、生产设备、执行机构等。

若系统仅用于生产过程的监测,当安全参数达到极限值时产生显示及声、光报警等输出,除监测外还参与一些简单的开关量控制,如断电、闭锁等。

从而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CO浓度、温度、风速的动态监控,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能够迅速采取断电、撤人、停工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

2)定位系统

井下人员及设备定位系统是集井下人员考勤、跟踪定位、灾后急救、日常管理等一体的综合性运用系统,集合了国内识别技术、传输技术、软件技术等最顶尖的产品和技术,是目前国内技术最先进、运行最稳定、设计最专业化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及设备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设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