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考点梳理+自主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58513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考点梳理+自主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考点梳理+自主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考点梳理+自主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考点梳理+自主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考点梳理+自主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考点梳理+自主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考点梳理+自主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考点梳理+自主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考点梳理+自主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特征:

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

(3)组成:

①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②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和酒精也可以作溶剂。

(4)质量关系:

①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②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溶液的密度。

温馨提示

(1)溶液状态不一定是液态。

(2)均一、稳定和混合物三个条件是判断体系是否是溶液的依据,缺一不可。

(3)同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溶质可以有多种。

(4)溶液的质量是溶剂和所有溶质的质量之和。

(5)物质溶于水时,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是加入的物质,如CaO溶于水后形成Ca(OH)2溶液。

2.乳浊液与乳化现象

(1)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其特征是:

不均一、不稳定、长期放置易分层。

(2)乳化现象:

洗涤剂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的过程,形成的乳浊液能够稳定(填“稳定”或“不稳定”)存在。

(3)溶液和乳浊液的比较

溶液

乳浊液

分散物质的溶解性

不溶

分散物质原来的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液态

分散粒子

分子或离子

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特征

均一、稳定

不均一、不稳定

相同点

都是混合物

温馨提示汽油清洗油污属于溶解现象,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3.溶解过程中的两种变化与溶液温度的变化

溶解过程

溶液温度变化

举例

扩散过程吸热>

水合过程放热

降温

硝酸铵溶解

扩散过程吸热<

升温

氢氧化钠溶解

扩散过程吸热=水合过程放热

不变

氯化钠溶解

4.溶液的应用

(1)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可使反应速率变快。

(2)动植物对养料的运输、吸收只有在溶液的环境中才能进行。

(3)医疗上的针剂通常配成溶液以方便使用。

(4)对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进行利用。

(5)对物质溶解后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进行利用。

考点二、溶解度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别

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为气体时,还需指明压强),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此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一般来说,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为气体时,还需指明压强),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若有,那么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只有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和“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液的“饱和”或“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一般转化方法

2.浓溶液和稀溶液

(1)区别:

在一定量的溶液中若含溶质较多,属于浓溶液;

若含溶质较少,属于稀溶液。

(2)注意: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填“一定”或“不一定”)。

3.固体的溶解度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_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质量。

(2)四要素:

①条件:

一定温度。

因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没有意义。

②标准:

100g溶剂。

物质的溶解量与溶剂量成正比,为了便于比较,要取等量溶剂,且溶剂质量为100g,而不是溶液质量。

③状态:

饱和状态。

只有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溶质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溶质的量才是一个定值,且是最大溶解量。

④单位:

克。

因为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质的质量,所以质量的单位为克。

(3)影响因素:

①内因:

溶质、溶剂的性质。

②外因:

温度

a.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

b.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如NaCl。

c.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①定义:

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a.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b.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必然是饱和溶液。

c.两条曲线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d.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则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e.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在较高温度下制成饱和溶液,慢慢地降到室温,溶液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超过室温下的溶解度,但尚未析出晶体时的溶液叫过饱和溶液)。

③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a.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KNO3。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平”,如NaCl。

c.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

④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a.可以查出某种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b.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c.可以确定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状况。

d.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怎样制得某温度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e.确定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4.气体的溶解度

在压强为101_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5.结晶

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2)方法:

①降温结晶;

②蒸发结晶。

考点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100%。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配制方法

用固体和水配制

用浓溶液和水配

制(浓溶液稀释)

操作步骤

①计算;

②称量;

③溶解;

④贮存

②量取;

③稀释;

常用仪器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和药匙

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温馨提示

(1)配制溶液时,溶解不能在量筒中进行,一般在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溶解。

(2)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一定要注意将浓硫酸加入到水中。

3.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比较

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意义

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每100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温度要求

与温度有关

一般与温度无关

量的关系

表示溶质与溶剂的质量关系

表示溶质与溶液的质量关系

溶液是否饱和

饱和溶液

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单位

克(g)

计算公式

溶解度=×

100g

100%

联系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则:

×

100%=a%=则S>

a,S=

4.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1)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或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直接应用公式。

(2)溶液去水浓缩或加水稀释的计算,解此类题目抓住一点即可:

浓缩或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即m1·

a1%=m2·

a2%

或m1·

a1%=(m1+m水)·

(3)一定质量的溶液中进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时,涉及溶液体积、密度的计算。

应先根据公式m=ρV(即溶液的质量=溶液的密度×

溶液的体积)进行换算。

(4)不同质量分数的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

m1·

a1%+m2·

a2%=(m1+m2)·

a%

(5)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温馨提示①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混合,混合液的体积不等于混合前各溶液的体积之和,而质量可以相加。

②计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时,溶质质量只能是已溶解的部分,不溶解的部分不能作为溶质计算。

③计算化学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时,若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则溶液质量要把生成的气体和沉淀减去。

自主测试

1.溶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蒸馏水B.碘酒C.石灰浆D.植物油

2.配制溶液时,下列溶剂中最常用的是(  )。

A.酒精B.水C.汽油D.植物油

3.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  )。

A.可以软化水B.具有乳化的功能

C.可以沉降杂质D.溶于水时放热

4.将适量的下列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

A.浓硫酸B.硝酸铵C.火碱D.蔗糖

5.能证明KNO3溶液在20℃时已达到饱和状态的叙述是(  )。

A.在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该溶液始终是稳定的

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时,有KNO3晶体析出

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后无KNO3晶体析出

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6.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g溶剂中所溶解的克数

B.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g饱和溶液中所含的克数

C.该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

D.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g溶剂(一般指水)中最多能溶解的克数

7.(2012山东潍坊,20)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g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

D.④→⑤可析出53.9gKNO3晶体

8.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出鼻腔

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

9.小红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KNO3的溶解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水的质量/g

100

加入KNO3的质量/g

80

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