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7p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53348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9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7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7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7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7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7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7pWord文档格式.docx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7p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7p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7pWord文档格式.docx

A.特别重大

B.重大

C.较大

D.一般

E.轻微

(2)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该起事故类别属于(  )爆炸

A.瓦斯

B.火药

C.其他

D.容器

E.锅炉

(3)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因该起事故对企业的罚款额度为(  )。

A.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B.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C.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D.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E.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

(4)该起爆炸事故的起始原因可能有(  )。

A.粉尘浓度超标

B.布袋除尘器产生静电

C.厂房内作业人员和设备太多

D.金属管道输送粉尘过程中产生火花

E.车间连体面积过大

(5)预防粉尘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

A.降低粉尘浓度

B.穿防静电工作服

C.生产装置接地

D.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E.采用防爆厂房

(6)下列关于亚麻粉尘的爆炸危害和后果的说法确)。

A.粉尘浓度越大,爆炸威力越大

B.粉尘分散度越小,爆炸威力越大

C.爆炸能量与粉尘活性有关

D.爆炸能量与粉尘粒度无关

E.爆炸产生的后果与厂房结构有关

(7)该起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经过及救援情况

B.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C.恢复生产的要求

D.事故责任的认定,对事故责任的处理建议及事故防范措施

E.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8)<

Ahref="

javascript:

;

"

>

<

/A>

(9)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有北区、中区和南区等三个生产厂区,北区有库房等,在南区通过氧化反应生产脂溶性剧毒危险化学品A,中区为办公区。

为扩大生产,计划在北区新建工5目,2010年10月2日,北区库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作业人员9人死亡,5人受伤。

事故损包括:

医药费12万元,丧葬费5万元,抚恤赔偿金180万元,罚款45万元,补充新员工培训费3万元.现场抢险费200万元,停工损失80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TSE}问题(共14分,每小题2分。

1-3题为单选题1~7为多选题){TS}该企业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进行的安全评价为(  )评价。

A.安全预测

B.安全验收

C.安全现状

D.安全技术

E.安全管理

(10)按照上述事故损失明细,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万元。

A.197

B.397

C.442

D.1197

E.1200

(11)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  )的责任。

A.该单位主要负责人

B.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

C.该单位安全技术人员

D.政府安全监管部门

E.该单位主管部门

(12)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该企业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直该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包括(  )。

A.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B.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C.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D.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E.企业技术负责人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

(13)根据产品A的性质,下列关于产品A的危害和监管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产品A可以经皮肤吸收引起接触人员中毒

B.因产品A为脂溶性的,所以进入人体消化道不能被吸收

C.生产产品A的反应过程失控,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性

D.产品A必须存储在经安监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危险化学品仓库中

E.运输产品A时,应指派专人押送,押运员不得少于2人

(14)为了防止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再次发生,该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安装安全监控系统

B.进行危险源辨识

C.开展风险评价

D.准备充足的医疗救护设备

E.疏散企业周围的居民

(15)此次事故发生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应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报告事故应包括的内容有(  )。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B.事故发生时间

C.事故所有责任人

D.估计的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E.估计的事故间接经济损失

案例二:

根据场景,回答问题

(1)  2010年9月25日16时左右,甲公司甲酸生产装置因故障全系统停车进检修,合成反应器甲醇喷管损坏,需进入反应器内部进行维修。

9月6日上午8时左右,打开合成反应器下部两个人孔进行通风,并从上部人孔加水进行冲洗。

下午17时左右,应公司安全处要求打开最上睁人孔进行通风。

17时15分左右,安全处有关人员用可燃气体及氧气测定仪测定可燃气体不合格。

此后,在17时15分至19时45分的一段时间内,每隔15min测定一次。

19时45分左右经测定,氧气含量为21%;

可燃气体爆炸极限为12%18%。

安全人员认为合格,随后签发“进攀入塔证”并注明要佩戴长管呼吸器。

20时左右,乙公司两名架子工进入反应器内进行扎架子阵业,甲公司两名操作工及乙公司一名临时工在器外进行监护。

由于不方便,两名架子工未戴呼吸器。

大约13min后,塔内传出求救声,监护人员夕。

现场六名检修人员情急之下未戴呼吸器进塔救人,先后中毒,有七人勉强爬出。

最后甲公司经理及合成工段工段长戴上呼吸器将塔内帮人救出,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此时大约为20时40分。

乙公司一名架子工和一名临时工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其余二人重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TSE}问题(共22分):

(2)该事故应采用何种分析方法?

(3)甲公司的两名架子工应负何种事故责任?

(4)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5)按伤害程度分类,这起事故属何种事故类型?

(6)导致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有哪些?

(7)追究这起事故责任的相关依据有哪些?

(8)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提出初步处理建议.

答案和解析

(1):

A

(2):

C

(3):

D

(4):

A,B,D

(5):

A,B,C,E

(6):

(7):

A,B,D,E

(8):

(9):

(10):

(11):

(12):

(13):

A,E

(14):

A,B,C

(15):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这起事故应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或者相当于设区的市一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阁查。

这起事故应采用现场分析即事后现场深人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包括综合分析、个别分、安全系统分析等)。

这起事故乙公司的两名架子工应负直接事故责任。

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的违章作业。

作业人员不按要求佩戴防护器具,救人员不戴防护器具进塔救人,导致事故扩大,监护人员监督不力等均属违章行为。

事故死亡1人。

属于死亡事故。

导致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有:

(1)设备未进行有效隔绝。

该反应器中物料分别有一氧化碳、甲醇、甲酸甲酯等,操作人员悬关闭阀门而未加隔板,由于阀门不严,致使一氧化碳进人反应器。

(2)置换、处理措施不当。

该反应器未进行彻底置换,未打开所有人孔进行通风,或进行强通风,用水冲洗只能将甲醇、甲酸甲酯等洗掉,而不能将一氧化碳洗去。

(3)分析方法不全面。

进罐入塔应分析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及氧气含量,而安全处有关人员分析了氧气含量,未分析有害气体含量,动火标准不作为进罐入塔的依据。

根据国家现有法规,追究这起事故责任的相关依据是:

《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行政复议暂行办法》、《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等法律法规。

甲公司为化学危险品生产单位。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八十、八十二、八十五条规定,追究该厂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追究该厂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