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化学考试大纲的说明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4814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70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理综化学考试大纲的说明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考理综化学考试大纲的说明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考理综化学考试大纲的说明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考理综化学考试大纲的说明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考理综化学考试大纲的说明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理综化学考试大纲的说明Word格式.docx

《高考理综化学考试大纲的说明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理综化学考试大纲的说明Word格式.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理综化学考试大纲的说明Word格式.docx

“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

“四层”为考查内容,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高考“考什么”的问题;

“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高考“怎么考”的问题。

《考试大纲》是高考评价体系的具体实现,体现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方向和阶段性成果。

《考试大纲》是制定《考试说明》的依据。

各分省命题省市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本地高考方案和教学实际制定适用的《考试说明》。

《考试大纲》的解释权归教育部考试中心。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

考试时间150分钟。

2、题型

试卷包括选择、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3、试卷结构

1、试卷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生物、化学、物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

共21题,每题6分,共计126分。

其中生物6道题(单项选择题),化学7道题(单项选择题),物理8道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二部分由生物、化学、物理三科的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

生物、化学、物理各科选考内容的分值均控制在15分左右。

理科综合试卷结构表

注:

①选择题

(一)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②选择题

(二)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在指导语中明确给出单选和多选的题号。

③选考题要求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试题、2道化学试题、2道生物试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第一题计分。

2、组卷:

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Ⅲ、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

化学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以下简称《说明》)的化学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化学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化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

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既要符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化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正确复述、再现、辨认,并能融会贯通。

例1【2016·

高考全国Ⅰ卷·

T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mol·

L−1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W<

X<

YB.元素的非金属性Z>

X>

Y

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答案】C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规律的理解。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短周期主族元素,并将原子结构、元素单质性质、化合物性质与相关化学反应等内容进行综合运用,正确得出相关元素的名称及其化合物,并进而对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氧化物的熔点和沸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等做出正确判断。

(2)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现象、实物、模型的观

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

例2【2010·

全国卷·

T22】某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健。

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模型图可代表一种

A.卤代羧酸B.酯C.氨基酸D.醇钠

【说明】本题给出了一个有机分子的球棍模型,其中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要求考生观察模型中不同原子的链接成键情况,从而得知原子的成键状态,并对分子的组成进行分析。

例3【2015·

全国Ⅰ卷·

T13】浓度均为0.10mol•L−1、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

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V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V0

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

B.ROH的电离程度:

b点大于a点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

D.当lgV=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增大

V0c(R)

【答案】D

【说明】该题创建了pH—lgV关系图的新情境,有所增加

查有所增加生从中准确提取关键信息,应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巧妙地利用图像提供多种信息,分别用于选项中的相应问题的解

答,考查有所增加生的观察能力的思维能力,同时4个选项呈现多角度的设问,综合程度高。

(3)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

例4【1994·

T35】以乙烯为初始反应物可制得正丁醇(CH3CH2CH2CH2OH)。

已知两个醛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身加成。

下式中反应的中间产物(Ⅲ)可看成是由(Ⅰ)中的碳氧双键打开,分别跟(Ⅱ)中的2−位碳原子和2−位氢原子相连而得。

(Ⅲ)是一种3−羟基醛,此醛不稳定,受热即脱水而生成不饱和醛(烯醛)。

请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上述给出的信息写出由乙烯制正丁醇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必写出反应条件)。

【说明】本题要求考生从醛的“自身加成”反应中,获取该反应的关键信息,并能与已学过的烯烃与水加成反应、醇氧化为醛以及不饱和键的加成等反应结合,形成比较系统的有机反应转化知识块,最后写出由乙烯制备正丁醇的化学方程式。

2.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

例5【2013·

T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

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漫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1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答案】B

【说明】本题紧密联系生活,以电化学原理为基础,考查考生对原电池的构成要素、工作原理、电极反应等知识的程度。

原电池工作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基本工作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

因此,本题也考查了考生将“三大守恒原理”(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应用到原电池中解决实际化学问题能力。

考查内容还涉及常见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性质及应用研究、盐类水解原理等知识,要求考生不仅能够对中学化学的相关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再现与辨认的能力,而且具备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提取实质性内容的能力。

(2)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能正确地运用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进行表达,并做出合理解释。

例6【2016·

T26(3)(5)】联氨(又称肼,分子式为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

(3)①2O2(g)+N2(g)══N2O4(l)∆H1

2N2(g)+2H2(g)══N2H4(l)∆H2

3O2(g)+2H2(g)══2H2O(g)∆H3

42N2H4(l)+N2O4(l)══3N2(g)+4H2O(g)∆H4=−1048.9kJ·

mol−1

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H4=________________,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

向装有少量AgBr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

理论上1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2________________kg;

与使用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H4=2∆H3−2∆H2−∆H1;

反应放热量大、产生大量气体

(5)固体逐渐变黑,并有气泡产生;

1;

N2H4的用量少,不产生其他杂质(还原产物为

N2和H2O,而Na2SO3产生Na2SO4)

【说明】本题给出了有关联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信息,要求考生从动力和热量的两个角度分析并阐释其作为火箭推进剂的原因;

同时根据联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利用化学术语及文字说明其作为高压锅炉除氧试剂的优点。

3.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