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相关制度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4732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毒隔离相关制度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消毒隔离相关制度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消毒隔离相关制度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消毒隔离相关制度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消毒隔离相关制度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毒隔离相关制度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消毒隔离相关制度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隔离相关制度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毒隔离相关制度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八、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呼吸机管道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立即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并干燥保存。

湿化瓶应每日更换湿化瓶。

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以及皆有、活瓣通气阀等可拆卸部分应定期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

九、各种无菌包及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转而呢负责定期灭菌更换。

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二次,容器每周灭菌二次;

2%的戊二醛使用效期不得超过二周;

无菌包有效期不得超过7天;

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持物钳或持物镊应与容器配套,手持部分应在罐外,浸泡于1:

8金星中,浸泡液的高度为无菌钳轴节以上2-3cm处,浸泡液每日添加,每周更换2次,容器没会走灭菌2次;

开启的无菌辅料罐等应每日更换。

十、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必须呀呢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自我保护。

每次诊疗操作前后必须认真洗手、戴口罩。

十一、传染病门诊(腹泻、发热门诊等)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

腹泻门诊应设立专用座便器。

传染病患者里考诊室后,应视传染情况选择相对应的终末消毒措施。

十二、急诊留观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时。

应按要求于24小时内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十三、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的处理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收集、转运和最终处理,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一、病人的安置应实施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对已确诊的传染病人应立即赚了或转院隔离治疗,在未转之前,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

二、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或顶,不准乱串病室及外出。

三、凡遇有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密隔离,用过的房间要消毒,用过那个的辅料要烧毁,对其被褥、衣服必须消毒;

医护人员出入病室必须穿隔离衣、帽、鞋,并每出入依稀必须换衣、帽、鞋并及时消毒处理。

四、病人的被套、床单、枕套和诊查不准带有血、尿、便痕迹,做到随脏随换。

五、病室内要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新鲜无异味,经常通风换取,消除污染。

每日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1次,每次1小时;

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用消毒液拖地消毒。

六、病床每日按湿式清扫一次一床一套;

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一次,一桌一抹布,

用后消毒,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消毒。

七、治疗室、病房、厕所等的托帕,应标识清楚,分开清洗,悬挂晾干,每周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

八、血压计袖带应每周清洗,特殊污染后随时消毒。

听诊器保持清洁,接触病人后及时消毒。

九、弯盘、治疗碗用后及放入消毒液进行预处理浸泡消毒后,送消毒供应室灭菌后再用;

体温计用后放入消毒液内浸泡消毒,清水冲洗后晾干备用。

十、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必须进行小黄单元的终末消毒,其他物品按病室消毒隔离措施执行。

十一、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医疗消毒隔离制度

一、各种无菌操作前洗手,或用0.04%过氧乙酸小毛巾擦手。

二、进行注射、换药、导尿、穿刺等无菌操作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各种无菌物品的放置处理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三、各类污染物品必须洗干净,由供应室集中进行高压消毒。

四、治疗室、换药室每日1次紫外选空气消毒,每月作空气培养1次(分别于此消毒前和消毒后采样)。

五、无菌治疗巾4小时更换1次。

六、换药碗、镊子及持物钳污染后,经过含氯制剂清洗干净,每日送供应室高压消毒。

七、无菌棉签入盒高压消毒,使用时用无菌镊子取出,用后与供应室交换。

八、静脉用无菌液体开启铝盖中心部位后使用不超过2小时,肌肉注射用无菌液体不超过24小时,完全去除铝盖的静脉用液体不超过2小时或反复开启使用不得超过3次。

凡开启无菌也日必须注明日期、时间、具体用途。

九、治疗室明确区分无菌区、清洁区及相对污染区,消毒物品鼻息合租有消毒日期及作用期限。

包括辅料桶、消毒罐等各种物品。

十、体温计使用后甩至35℃以下,放入消毒液中浸泡,浸泡液每周二、五更换。

十一、碘酒、乙醇或碘伏消毒液瓶、无菌镊子每周高压消毒2次,消毒液每周二、周五更换。

十二、便器每次用后清洗干净,并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冲净备用,没会走更换消毒液1次。

有条件者应使用以习性便器。

十三、有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措施,器械、被服及病室都要按常规消毒处理,辅料应焚烧后深埋。

十四、传染病人入院按常规隔离,疑为传染者应隔离观察。

病区发生传染病时,及时会诊、转科或转院,病人转出后的病房及床单位应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十五、传染病人的种类污染物品个排泄物严格按“二消毒一清洗”、“轩消毒后排放”的原则进行处理。

十六、病人出院后应更换床单被套及枕套,晾晒棉絮、枕芯及棉褥,床旁凳、床架、床头柜用含氯制剂擦拭。

病原死亡或传染病人出院后,病室和被、褥、枕芯用紫外线消毒暴晒或密闭消毒。

无菌操作原则

一、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明确物品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二、执行无菌操作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并将手擦干,注意空气和环境清洁。

三、夹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

四、进行无菌操作时,凡未经消毒的手、臂,均不可直接接触无菌物品或超过无菌区取物。

五、无菌物品必须保存在无菌包货灭菌容器内,不可暴露在空气中过久。

无菌物与非无菌物应分别放置。

无菌包一经打来既不能是为绝对无菌,应尽早使用。

凡已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窗口内。

六、无菌包应按消毒日期顺序放置在固定的柜橱内,并保持清洁干燥,与非灭菌包分开放置,并经常检查无菌包货容器是否过期。

七、无菌盐水及酒精,新洁尔灭棉球罐没会走消毒一次,容器内辅料如干棉球、纱布条等,不可装的过满,以免取用时碰在容器外面被污染。

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治疗室布局合理,专人负责,严格区分有菌区和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并有明显标记,进入治疗室人员必须衣帽整齐,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

凡会死人用物不得带进治疗室。

二、治疗室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使用无菌物品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三、治疗室应湿式清扫,清扫物品要专用,每日通风,有紫外线照射消毒,消毒液喷雾等措施,每月作空气培养一次。

细菌总是不得超过500/m。

四、治疗室每日清扫、消毒二次,所有器械用物,每周耿慧娟大消毒二次。

并注明消毒日期。

打开的无菌液及无菌物品需继续使用时,应无菌保持24小时有效。

五、各种治疗注射应一人一针一管制(含皮试);

用后针头、针管及一次性输液器应浸泡在有效消毒液内,消毒后送供应室统一处理。

六、体温表应在有效消毒液中浸泡后冲洗甩干备用。

七、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持物钳或无菌镊子。

镊子与消毒容器应配和使用,一容器一器械,并浸泡在所不1/2-2/3处,有定期更换、消毒制度、并注明日期。

八、特殊感染、乙肝HbsAg(+)病人所用针头、针管、输液器等应单独浸泡处理,实行“双消毒”。

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设置流动水洗手设备或速干手消毒液,每次注射前后应吸收或消毒手一次。

义务人员的手要每月检测一次,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cfu/cm2。

二、注射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无菌操作前先洗手,衣帽整齐并且必须戴口罩。

三、无菌柜用每日进行消清洁,无菌物品按日期依次放入柜内,不得有过期物品,所有无菌物品有效期不得超过一周,过期应重新消毒灭菌;

一次性使用无菌用品应除去中包装,分类码放在无菌柜的防尘良好的柜内。

四、注射时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包括皮试),用后必须按相关规定将注射针头放入锐器盒内,同时注意搞好个人职业防护,防止针头刺伤。

五、室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操作台面三次,地面湿式清扫三次;

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每日三次,每次30分钟医生;

自然通风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每日定期做空气细菌培养

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cfu/m3。

六、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两次容器每周灭菌凉席。

开启的无菌辅料罐等用每日更换。

七、治疗室使用的持物钳应与容器配套,浸泡于1:

8金星中,浸泡液每日添加。

无菌罐、无菌镊、盛碘酒、酒精瓶每周压力蒸气灭菌2次,对特殊感染病人应与一般病人分开注射,所用物品器械单独处理。

八、抽出的药液、启开的静脉输用无菌液必须指明开启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

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新生儿室必须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每日小扫除,每周大扫除。

清洁工作用湿式打扫,卫生工具应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分别使用,应有醒目标志。

室内不得有蚊、蝇、蚂蚁、蟑螂、老鼠等。

二、正常新生儿室每日通风2次,每次15-2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室温应保持在24℃-26℃,湿度为55%-66%之间。

三、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空气消毒(婴儿抱出喂奶时照射),每月进行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个/m3.。

四、新生儿被服、尿布、洗澡手术等,以及各其他新生儿所接触的物品,均应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使用。

五、新生儿床套,每周更换2次,出院后更换被褥,全部物品进行终末消毒。

六、新生儿奶具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

每次哺奶前,应消毒小毛巾,产妇拭净乳头、双手。

喂奶毛巾专用,每次均要洗澡,并煮沸消毒。

七、新生儿室注射器,宜推广用一次性注射器。

八、新生儿暖箱每周二次消毒,并更换水箱中水,蓝光器每日擦拭玻璃一次。

九、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隔离制度,新生儿无交叉感染,不应有眼炎、脐炎、脓疮等。

ICU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室温保持在20℃-22℃为宜,湿度应保持在50%-60%为好,要有检测温湿度的装置。

ICU房间应定期消毒处理,室内空气培养要求总数在200个每立方米以下。

控制出入人员的数量,减少其流通量。

2、开门窗换气,一般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

3、紫外线照射、84消毒液,可配成1:

500的溶液进行喷雾。

4、严格洗手制度任何正常人皮肤上都有细菌存在,其中有少数致病菌,如金黄色

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等,在正常人皮肤上不致引起感染,若一旦转移到人体易感部位,如伤口、肺部或泌尿生殖器等部位,尤其是在重症患者极易引起感染。

为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在接触两个患者和两邻床之间,为病人作查体前,各种技术操作及无菌操作前,处理尿壶、便盆后,进入或离开ICU时,均应认真进行手的清洗,必须要在清洗后用75%的酒精溶液进行擦拭消毒。

5、ICU内墙壁、天花板,应保持无尘和清洗,每日应清洁处理,可用含氯消毒液500mg/L彻底擦洗一次。

门窗、病床及各种装备仪器表面每日需要用500mg/L84消毒液擦拭。

各种各式的抹布分开使用,分类放置,每人每桌一块,定期消毒。

地面可用500mg/L的84消毒液清洁处理,每日应不少于4次。

6、严格隔离制度转送进入ICU与进手术室一样,应当使用清洁车或活动床。

盐分掌握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