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4576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心理学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心理学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心理学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心理学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心理学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三、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认识过程的是()。

A.感知觉B、表象C、思维D、记忆

2、人的个性心理特点包括()。

A、动机B、能力C、气质D、性格

3、以下属于心理状态的是()。

A、注意B、灵感C、激情D、犹豫

4、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的潜意识的是()。

A、行为主义理论B、认知主义理论C、精神分析理论D、人本主义理论

5、代表当代心理学发展研究主要取向的是()。

A、行为主义心理学B、精神分析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人本主义心理学

6、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公元前四世纪B、十八世纪C、十九世纪D、二十世纪

7、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亚里士多德B、弗洛伊德C、布伦塔诺D、冯特

8、人脑所形成的事物的映象与它所反映的事物本身之间的区别是()。

A、前者是第一性,后者是第二性的

B、两者皆是第一性的,只不过是事物的映象以观念的形式存在

C、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一性的

D、两者皆是第一性的,而被反映的客观事物是独立存在于现实中的实在的客体。

9、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

10、我国较早通过科学观察和实践确立了“脑是心理的器官”的认识的人是()。

A、李时珍B、王清任C、张载D、戴震

11、所谓“狼孩事件”说明了()。

A、人的心理对于生存环境的依存性B、人的心理的主体性

C、人的心理的意识性D、人的心理反映了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12、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是()。

A、综合化B、实用化C、全球化D、本土化

13、人们在形成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方面,总会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这种经常表现出来的人们在此方面的差异称之为()。

A、个性心理B、心理特征C、个性心理倾向性D、个性心理特点

14、人们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心理学上统称为()。

A、个性倾向性B、个性心理特点C、心理状态D、心理过程

四、名词解释

1、心理学

2、心理过程

3、个性心理

4、心理状态

第二章注意

一、名词解释

1、注意

2、无意注意

3、有意注意

4、有意后注意

二、填空题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和()。

2、注意的三种基本功能是()、()、()。

3、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维持注意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注意分为()、()、()三类。

4、无意注意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和()。

5、有意后注意形成的两个条件是()和()。

6、有人初学古典文学时,本来不感兴趣,只是为了需要,不得不集中注意去学习,这时的注意是(),后来由于逐步克服困难,获得了优良成绩,这种学习的本身渐渐引起他的兴趣,不需要克服困难,他的注意就自然而然地集中到这种学习上去了,这种注意是()。

三、判断题

1、注意的集中性和指向性是可以分离的两个特点。

2、注意的对象既可以是外界事物,也可以是自己所思所感的内部活动。

3、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征,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

4、人的注意广度是固定不变的。

5、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品质是注意的转移。

6、注意的起伏现象是由于注意力涣散造成的。

7、骑自行车活动中的注意就是一种有意后注意。

8、教师可以采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互交替的方式进行教学。

四、不定项选择题

1、注意的基本特点是()。

A、集中性B、稳定性C、选择性D、指向性

2、注意是一种()。

A、独立的心理现象B、心理过程的共同特征

C、个性心理特征D、与心理过程相伴发生的心理现象

3、注意对心理活动具有()。

A、记忆功能B、选择功能C、维持功能D、调节功能

4、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心理状态是()。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散D、注意的广度

5、注意的分配是()。

A、有条件的B、无条件的C、不可能的D、特异功能

6、下列不属于注意品质的选项是()。

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兴趣D、注意的转移

7、大家正在开讨论会,忽然一个人推门进来,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转过头去看他,这是()。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

8、下面那些刺激容易引起我们的无意注意()。

A、相对强烈的刺激B、在背景中特别突出的刺激

C、不断变化的刺激D、突然发生变化的刺激

五、分析题

1、有的女生能一边看电视,一边打毛衣,电视看得明明白白,毛衣也打得一针不错。

2、精通外文的人读外文书,注意范围就大,外文水平差的人注意范围就小。

3、把一只手表,放在离被试一定距离,使其刚刚能够听到表的滴答声。

即使是十分专心地听,也会感到时而听到时而听不到或者感到表的声音时强时弱。

4、“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六、简答题

1、什么是注意?

注意有哪些功能?

2、什么是无意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

引起无意注意的刺激物一般具有哪些特点?

3、什么是有意注意?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

4、简述注意的品质。

七、论述题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一、填空题

1、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的反映。

2、外部感觉主要包括()()()()()。

3、内部感觉主要包括()()()。

4、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关系。

5、按照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不同,可把知觉分为()()()。

6、知觉的基本特征有:

()()()()。

7、人类对颜色的视觉具有()、()、()三种特性。

8、人类的听觉具有()、()、()三种特性。

9、视觉适宜的刺激是波长为()毫微米,听觉适宜的刺激是频率为()赫兹的声波。

10、我们把知觉印象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知觉称为()。

二、选择题

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体现的是()现象。

A、感觉后象B、感觉适应C、感觉对比D、感觉的相互作用

2、下列感觉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A、机体觉B、平衡觉C、皮肤觉D、运动觉

3、“吃过苦的中药后再吃糖,感觉糖特别甜,吃过糖后再吃中药,感觉特别苦”这是()现象。

A、感觉后象B、感觉适应C、感觉对比D、感觉的相互作用

4、引起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客观刺激量叫做()。

A、感受性B、差别感觉阈限C、绝对感受性D、感觉阈限

5、晚上当我们从比较暗的室外来到明亮的室内时,视觉的感觉阈限会()。

A、降低B、提高C、不变D、不一定

6、注视打开的电灯几分钟后闭上眼睛,眼前会产生一片黑背景,黑背景中间还有一电灯形状的光亮形状,这是()现象。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后象D、感觉的相互作用

7、以下关于颜色视觉的心理特性与光波的物理属性匹配不正确的是()。

A、色调—光的强度B、明度—光的强度C、色调—光的波长D、饱和度—光波成分

8、我们熟悉的高大的人,不会因为他离我们远,我们把他知觉为一个矮子,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特征。

A意义性B完整性C选择性D恒常性

9、在绿草地上的彩色蝴蝶很容易被人发现,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特征。

A完整性B选择性C恒常性D意义性

10、课堂上学生的小动作容易被老师发现,可以用()感知规律来解释。

A、调节律B、活动律C、协同律D、组合律

三、名词解释

1、感觉

2、知觉

3、感觉适应

四、判断题

1、人的感受性是可以改变的。

2、感觉可以分为躯体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3、我们看见外界事物的运动是运动觉。

4、在人的信息获得中,视觉是最主要途的途径。

5、与背景差别较大的刺激容易被选择为知觉的对象。

6、知觉是多种感觉的简单相加。

7、感觉和知觉都是由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8、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9、按照知觉所凭借的感觉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将知觉分为时间知觉、听知觉、错觉等。

10、微光刺激提高听觉的感受性,强光刺激则降低听觉的感受性,这是感觉的相互作用。

1、初入澡堂嫌水太热,尔后不觉得热。

2、“月明星稀”“黑白分明”。

3、吃苦药后再吃糖,觉得特别甜。

4、“窥一斑而知全豹”。

1、感觉与知觉的关系如何?

2、常见的感觉现象有哪些?

论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记忆

1、记忆可分为()()()三个环节。

2、记忆活动是由()()()三个相互联系的系统组成。

3、根据记忆所加工的信息的内容的不同,可以将记忆分为()()()()()五类。

4、材料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或被遗忘受()控制。

5、有目的的识记有两种形式,即()和()。

6、信息的提取有两种形式,即()和()。

7、信息的提取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两个条件:

一是(),二是()。

8、运动记忆的前提是()。

9、遗忘可以分为()和()两种。

10、根据提取记忆过程中有无明确的目的,可以把记忆分为()和()。

11、常用的复习方式主要有()和()。

二、不定项选择题

1、记忆是指()。

A、信息输入到大脑,在大脑中储存,并从大脑中提取的过程

B、改造信息和知识经验的过程

C、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D、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头脑中呈现当年老师做实验来说明油比水轻时的样子是()。

A、情绪记忆B、情景记忆C、运动记忆D、语义记忆

3、我记得油比水轻是()。

4、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即消失的记忆为()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无意记忆

5、在路上遇到小时候的同学,虽然叫不出他的名字,但确认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