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1398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庇护(pì)蜷伏(quán)纯粹(cuì)拈轻怕重(niān)

B.滑稽(jī)脊梁(jĭ)称职(chèng)随声附和(hè)

C.嗔怪(chēn)粗犷(guǎng)霎时(shà)咄咄逼人(duō)

D.怅然(chàng)莅临(lì)星宿(sù)杞人忧天(q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帐篷绿茵茵惊慌失措人声顶沸

B.决别选举权大相径庭精益求精

C.分歧蓝汪汪混为一谈见异思迁

D.云宵彩棱镜美不胜收油然而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秦始皇兵马俑展览开始后,参观的人便接踵而至地到来

B.《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请教。

D.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汉字书写大赛,使同学们重新认识到了汉字的魅力。

B.中国政府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C.工信部表示将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进度,预计年底全国5G基站数超过60多万个。

D.广大市民综合素质的高低,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5.下列各句中,与“广大医护工作者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深深感动了我们。

”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我们被广大医护工作者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深深感动了。

B.广大医护工作者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怎能深深感动了我们?

C.我们怎能不被广大医护工作者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深深感动呢?

D.广大医护工作者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把我们深深感动了。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尊君”“家君”前者是谦辞,是指自己父亲;后者是敬辞,是对别人的父亲的尊称。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

D.寓言一般短小精悍,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屠大窘窘:

惭愧

B.恐前后受其敌敌:

攻击

C.其一犬坐于前犬:

像狗一样

D.一狼洞其中洞:

打洞

8.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人不知而不愠

B.两狼之并驱如故/择其善者而从之

C.以刀劈狼首/非淡泊无以明志

D.其一犬坐于前/闻之于宋君

9.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聊斋志异》,写了屠户杀狼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恶、狡诈的本性,嘲讽了恶狼自取灭亡的可笑下场。

B.故事的情节是围绕屠户与狼展开,可以依次概括为:

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第③段“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等,表现了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他的机智。

D.结尾作者在叙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从“狼”上升到“禽兽”,意思是像狼一样的恶势力都终将失败,升华了文章主旨。

三、课外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

释盗遗布

陈寔①,字仲弓,为太丘长。

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寔阴②见,呼其子训之曰:

“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喜之人未必本恶。

习以成性,梁上君子是矣。

”盗大惊,自投于地,伏罪。

寔曰:

“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乃遗③布二匹,令改过。

自此一县无盗。

(节选自《后汉书·陈传》)

(注释)①陈寔(shí),东汉时的官员,名士。

②阴:

暗中。

③遗(wèi):

赠送,给予。

10.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画一处)

不喜之人未必本恶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遗布二匹,令改过。

1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13.对于诗歌的分析,下列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清新优雅的语言,描绘了郊野散步所见的景色。

B.“麦陇风来翠浪斜”中的“翠”字描绘出麦色,充满了浓郁的春天气息。

C.“草根肥水噪新蛙”写出稻田里的肥水滋养着新生的青蛙,蛙叫声聒噪,使人心烦意乱。

D.“翠浪”、“新蛙”分别从视觉、听觉角度写了春天的景象,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14.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表达效果?

五、句子默写

15.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7)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

(谭嗣同《潼关》)

(9)《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不能言八戒在旁边又笑道:

“好行者!

风发了!

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

”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

“师父,莫念!

莫念!

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

”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

唐僧大惊道:

“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

”行者道:

“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ㄕ,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

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

(1)上文出自经典名著《西游记》,作者是明代文学家_______(人名),选文涉及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_

(2)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几个人物形象各具特点,在这四个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结合《西游记》的内容情节(本题情节除外),说说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游记》第一回共五千五百字左右,而对联(含回目)就有近九十副。

其中有一副上联是:

“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请将下列打乱顺序的词语组合成下联,写在横线上。

上联:

“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壑万节含烟色苍苍修篁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自行车

①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

“唉,真倒霉,到莱场买菜,一转头自行车就没了。

”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

”我对父亲说。

父亲没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

②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

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

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儿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

③有了自行车,我和弟弟就有了期盼。

每天晚饭前我们俩就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父亲当隐隐的铃声从远处传来,我们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

我们赛跑只是为了能坐在前面的横梁上按铃铛。

自然我总是比弟弟跑得快。

往往是等到我兴奋地把铃铛按得叮当直响时,弟弟才气喘吁吁地赶到。

父亲像先前抱我一样把弟弟抱上后座,乐呵呵地推着我们回家。

④最快乐的等待在节日里,因为父亲的自行车上比往常多了月饼、糖果之类的东西,它们是那时最美味的食品。

太阳刚刚偏西,我和弟弟就已经在门前翘首以待。

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讨论,一边想象自行车满载而归的情形。

等待的时光快乐而漫长。

或许是单位加班的缘故,或许是我们心情焦急的错觉,父亲在节日里似乎总回来得晚些。

太阳都落山了,父亲还没有到家。

“爸爸回不回来呀?

”弟弟担心地问。

“怎么不回来?

你听,铃声!

”其实并没有什么铃声,我只是哄他。

“好像有。

”弟弟侧耳倾听,但很快又失望了。

⑤记忆里,总是在我们略略失望时,特别悦耳的铃声响起。

于是,我们又赛跑着上路。

不过,这时的我们不是争坐前面,而是争提食品。

父亲取下食品,每人手里放一包。

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家提,生怕有半点儿闪失。

⑥记忆里也有不快乐的时光。

我和弟弟常常同时生病,而且常常在夜晚。

等到忙碌一天的父亲准备休息时,我们便开始发烧。

为什么我们的病总在晚上发作?

我很不明白。

我只记得,父亲把我们一前一后放在车上,急匆匆地往镇卫生院赶,父亲要推六七里路才能到达。

有时,月光如水,静静地铺在路上,铺在父亲的背上,显得那么温柔;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有时,夜黑似漆,父亲和自行车在黑暗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摸索,而我们常常就在自行车上睡着了。

⑦轮到我们上学,父亲的自行车便成了我、弟弟还有二哥的公交车。

父亲便请会木工手艺的二叔在车的后座上加了一块结实的木板。

我和二哥坐在后面,弟弟则坐前面。

父亲骑得十分吃力,只见他身体竭力前倾,两脚费力地向前蹬,布满汗滴的额头上,根根青筋突起。

若逢雨天,他骑得更吃力,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出哪是汗水哪是雨水。

但无论天气如何,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学校,从未让我们迟到。

他说,要是连时间都不能保证,肯定啥事情也做不好。

我们的学习再也不需要父亲操心。

我们在学校从不偷懒,成绩也从未让父亲失望过。

⑧父亲黯然的神情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钱,在乎的只是逝去的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

17.文章围绕“父亲的自行车”写了四个场景,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

平日里

A

节日里

“我”和弟弟期待节日食品的情景

生病时

B

上学时

父亲风雨无阻送孩子上学的情景

18.品味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③段加点的词语。

当隐隐的铃声从远处传来,我们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

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

(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

父亲骑得十分吃力,只见他身体竭力前倾,两脚费力地向前蹬,布满汗滴的额头上,根根青筋突起。

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章结尾这句话的理解。

父亲黯然的神情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钱,在乎的只是逝去的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

2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1.本文在构思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