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363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docx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docx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百

靖高

速公路BJ-AO标5

环境保护体系及保证措施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百靖高速公路BJ-A05标项目经理部

发布日期:

2010年12月28日

1.编制目的-.1.

2.编制依据-.1.

3.适用范围.1.

4.工程概况.1.

4.1工程简述1.-

4.1.1主要技术指标—...2

4.1.2执行的主要施工规范及技术标准2-

4.2自然条件3.-

4.2.1地形、地

貌-.3.-

4.2.2区域地

质-...3.-

4.2.3水文地

质-...4.-

4.2.4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4

4.2.5气象一...4.

5.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4-

5.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目标4--

5.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5--

5.3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措施6--

5.3.1环境保护技术措施.7

5.3.2防尘技术措施一...8

5.3.3防噪声

技术措施.9

5.3.4防爆技

术措施-...9-

5.3.5防泄漏措施.1.0

5.3.6废弃物管理.1.0

5.3.7污水排放管理.11

1.编制目的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GB/T24000-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规定,结合本项目的施工特点,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

我项目部经理部对环境管理工作进行总体策划和部署,建立项目环境管理组织机构,通过对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估,确定管理目标,制定相应制度和措施,并在各个阶段贯彻实施。

2.编制依据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2《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2.3《GB/T24000-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2.4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十七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

2.5本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及招投标文件

2.6本标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2.7本标段施工现场地形、地质、水文及气候情况

3.适用范围

本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适用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百色至靖西高速公路第五标段项目经理部合同范围内,由于潜在的环境影响因素而涉及的环境保护问题。

包括:

固体废弃物、粉尘排放、噪声排放、污水排放及重大环境问题。

4.工程概况

4.1工程简述

百色至靖西高速公路位于广西西部百色境内,是《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横4线”苍梧(龙眼嘴)至龙帮高速公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起于田阳县那坡镇那音村,接南宁(坛洛)至百色高速公路,途经田阳、德保、靖西三县,止于靖西县新靖镇亮表村,接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靖西至龙帮公路。

我单位施工的第五合同段起始桩号:

K13+10CTK16+750,全长3650m,工程主要内容有:

桥梁5座,全标段共计预制T梁330片;涵洞7道;隧道1座;路基挖方88.3万方,其中66.3万方为石方;路基填方72.8万方。

全线共设弃土场1处,水泥混凝土搅拌站1处。

本合同段桥梁上部结构均采用30米或40米装配式预应力碇T梁,桥墩有柱式桥墩和薄壁空心桥墩,桥台采用桩柱式桥台和肋板式桥台,基础有钻孔灌注桩基础和挖孔灌注桩基础。

涵洞为钢筋碗盖板涵。

路基排水为7.5#浆砌片石边沟、排水沟、平台沟、截水沟、急流槽等;路基防护为7.5#浆砌片石骨架护坡、护面墙以及框格锚杆、三维网植草防护、客土喷播防护等。

4.1.1主要技术指标

(1)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

100hn/h

(3)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I级

(4)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g=0.10

(5)设计洪水频率:

大桥、中桥及涵洞均为1/100

(6)车道数:

双向4车道

(7)路基宽度:

26m

(8)中央分隔带宽度:

2m

(9)行车道宽度:

2*(2*3.75)m

(10)硬路肩宽度:

3m

4.1.2执行的主要施工规范及技术标准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

(5)《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

(6)《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GE50-2006)

(7)《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8)《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9)《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4.2自然条件

4.2.1地形、地貌

本项目位于田东〜百色盆地西缘低山丘陵及峰丛洼地中,本标段为低山丘陵地貌,溪流发育植被好。

溪流两岸有农田耕地,沟谷高程350^140m间,溪流具山区河流暴涨暴落的特点,山顶高程560^230m间,相对高程90^250m间,山体总体高程向东东北方向递减。

底部为耕地,并有漏斗、落水洞,季节河流发育。

村落密布,人口较密集。

山体下有滚石分布,陡坡、悬崖上常见危岩。

4.2.2区域地质⑴地层岩性第四系(Q),可分为河流冲洪积层及山间谷地、洼地堆积残坡积层。

下第三系始系统(E2)可分为那读组,岩性为泥岩夹细砂岩、粉砂岩及煤层;下部洞均组,岩性为灰岩、砾岩、细砂层。

三跌系中统(T2)百逢组第三、四段,岩性为砂岩夹泥岩;泥岩夹细砂岩、粉砂岩,局部夹泥质灰岩。

⑵地质构造褶皱、断层、新构造运动等。

本标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

⑶工程地质评价

1碎屑岩区岩性主要为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等,一般残坡积层厚2~3m,强风化层厚2〜5m,在外界条件作用下,可能会发生崩塌、滑坡,但规模较小,对线路影响有限。

2碳酸盐岩区岩性主要为灰岩、白云岩、泥质灰岩、燧石灰岩等,岩体坚硬,构造裂隙、层面裂隙较发育,山体常有松动危石。

岩溶发育,谷地中消水洞、漏斗、竖井、暗河、溶洞发育,对桥基、路基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4.2.3水文地质路线位于桂西地区,沿线溪流、沟谷发育,季节性较强。

本标段路线沿那音河布置,地表水发育。

地下水埋深约10m左右,枯水期水量贫乏,暴雨后,岩隙水处饱和状态,土的抗剪强度降低,易形成滑坡、崩塌。

本区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物理腐蚀性而无化学腐蚀性。

4.2.4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本标段不良地质主要有岩溶、滑坡、崩塌、泥石流及断裂带等崩塌、软土断裂等,特殊性岩土主要为软土及高液限粘土等。

4.2.5气象路线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云贵高原台地的前缘,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光热充沛,雨热同季,湿热多雨,年平均气温22.1摄氏度,平均日照量为1906.6h,平均降雨量1114.9mm,无霜期为357d。

5.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5.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目标施工全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保护法》、《GB/T24000-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规定。

5.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5.1.1我单位已依据《GB/T24000-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建立了完整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并通过了方圆认证中心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5.1.2我项目经理部在环境管理方面,根据公司《管理手册》、管理体系《程序文件》,针对《GB/T24000-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条款要求,在本项目上建立了工程项目环境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完全按照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对施工项目进行全过程环境保护监控。

5.1.3项目经理部环境管理体系及组织机构:

(1)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执行有关国家和行业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规定。

(2)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境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项目环境管理的领导工作。

(3)建立环境保护保证体系,保证其资源配置,监督有效运行,并组织评审,向公司及认证中心提请认证。

⑷配置相应的专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负责本项目施工环境保护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和日常环境监督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部环境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建设单位(监理公司)政府环境监督部门公司环境委员会

▼■

5.3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措施环境保护是生态平衡的保证,是我国的重要国策,为了减少或避免施工对环境的破坏,有必要采取必要措施,本标段的环境保护根据业主的招标文件、当地环保主管部门提出的环保要求,结合周围实际情况,确定本施工过程中应予充分重视的环境因素,以及极端气候条件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严格按《GB/T24000-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执行。

5.3.1环境保护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设置工程概况牌,公里桩,构造物标识牌。

尺寸应符合规定要求。

施工现场整洁有序、材料堆放合理整齐,工地环境整洁,施工管理规范。

(2)现场要有排水措施,运输道路平整、畅通。

建筑物内外的零散碎料和渣土要及时清理,运出。

(3)隧道的防、排水严格按照“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

对地表水、地下水采取妥善的处理,使洞口与洞外的天沟、排水沟、截水沟形成完整畅通的防排水系统,围岩裂隙水与洞内路面水分开排放,以避免污染环境,有利于环境保护。

(4)桥梁工程施工前项目经理部将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桥梁工程施工便道利用地方原有道路进行加宽、加固,预制场、混凝土搅拌站、临时工棚设置于路基范围内,尽可能少占农田。

水泥包装袋集中堆放、统一回收。

预制场场地硬化的混凝土等建筑垃圾采取在路基外侧挖坑掩埋,恢复植被的方式处理。

⑸桩基施工要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尽量减少对地貌和水面的破坏,施工泥浆要

采取专门的泥浆池收集,严禁泥浆外流污染水流和地面,泥浆的制备、运输必须严格按相应规范要求进行,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泥浆不四处

流淌。

施工完成后,应对是施工场地进行原貌恢复,

并请监理工程

师检查验

收。

(6)施工便道的开辟以尽量保护环境为原则,不得为求方便而大量破坏环境和占用耕地,施工完成后,要将便道位置地貌恢复到原始状态,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⑺隧道内渣土堆放集中设置渣土场,渣土场因地制宜布置拦渣坝,弃渣尽可能用作筑路材料,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8)施工前路基范围内清理的草皮、表土尤其是种植土做到了集中堆放。

挖方边坡坡顶、坡脚取消了折角,采用贴切的圆弧过渡。

路基雨季施工用塑料薄膜

弃土场

设置了临时排水沟,避免了出现泥沙冲淤农田、阻塞沟渠等现象。

取、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做到边坡圆缓平顺、统一防护、统一绿化。

0)脚手架的搭设应结合地形条件选择合理的搭设方案,脚手架拆除后,应将地貌恢复原状,并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00)施工现场内厕所应有专人保持清洁,按规定采取冲水或加盖措施,及时打

药,防止蚊蝇繁殖。

(11)办公室、宿舍要保持整洁、有序。

生活区无污物,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清运。

食堂、厨房要有一名工地领导主管卫生管理工作,并设兼职或专职的卫生管理人员。

炊事员持健康证上岗。

食堂、厨房设置前要经当地防疫部门审批,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

厨房内外要整洁,炊具灶具要干净,保证不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