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Word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2468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Word下载.doc

《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Word下载.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Word下载.doc

在接受统计的32263人农村从业人员中,16岁至40岁的从业人员为11937人,占从业人员的37%;

41岁-60岁的从业人员为20325人,占63%;

男性55—60岁2630人,女性50—55岁2198人,五年后将进入老龄阶段,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30%,而11-15岁人口2976人,五年后将成长为新生劳动力,只占总人口的9.2%,我县劳动力资源老龄化趋势明显。

(二)转移就业人员县外就业比例接近八成。

转移就业人员中,县外就业比例占到76.15%,县内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仅占23.85%,体现出就业区域以外地为主的特点。

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集中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

11579名转移就业劳动力中有9958人已经外出务工2年,占86%,其中8931人在3年以上,占77.13%,这反映出劳动力在外就业较为稳定,或在外有固定工作。

分析其原因,这与外地企业工资收入较高、福利待遇较好、工作环境较为舒适,以及面临更好发展机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也与县内企业工资待遇偏低、工作时间偏长、生产生活环境较差、职工权益保障不到位、企业管理不够人性化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自发转移就业成主要趋势。

今年,****自发转移就业9494人,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的82%。

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有组织输出;

进入21世纪后,农村劳动力大多是自发的、分散转移,由组织转移的人所占比例逐年下降。

其主要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观念更加开放,信息来源渠道更加宽阔。

同时,在外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也有效促进带动了剩余劳动力的自发转移。

(四)创业带动就业效应进一步增大。

调查中发现,返乡创业、自主创业者287人,带动就业2776人,主要创业项目有来料加工、养殖、种植、餐饮服务等。

创业者中返乡创业者110人,占调查人口的0.48%。

创业型就业突破了传统的“一人一岗”的就业模式,形成了“一人一群”的就业模式。

如*****返乡后创办的****服装厂,安置本村及周边村80多人就业。

(五)劳务收入占农民收入比例越来越高。

通过调查发现,来自农业的纯收入对农村家庭增收的贡献能力已经明显的趋弱,务工收入作为农民工增收主要来源的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巩固,对农村家庭增收的贡献能力明显增强。

2012年外出务工人员预计每人年平均收入25690元,外出务工收入占家庭全年总收入的比例可达89%。

由于外出务工收入的稳定性以及成功务工人员的带动示范作用,外出务工依然成为农民就业的首选。

(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出现新变化。

一是农村劳动力逐渐向“素质型”转变。

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不断加强,身怀一技之长、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法律水平的劳动者日益增多。

二是“两栖”农民不断增加。

农忙时节回家种田种地,农闲季节返回城里务工,可有效把握自己不同时期的生产经营重点,收入稳定而有保障的“两栖农民”,成为新型农民的一个代表。

三是就地转移创业就业呈增长态势。

随着国家对农民创业政策的实施,足不出户创业就业成为越来越多有头脑农民的新选择。

二、存在问题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现在农村劳动力基本上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式呈现出平稳、向好发展的明显趋势,但也存在着不少倾向性、共同性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的水平和质量

(一)农村劳动力文化技能素质整体依然偏低。

通过调查统计,初中及以下人数占到调查总人数的88.79%,高中及中8.89%,专科及以上仅占2.32%;

无技术等级人员占到93.91%,初级工、中级工和高级工分别占5.67%、0.32%和0.07%。

农村劳动力就业基本依然靠出卖劳动力来获得报酬,就业面较为狭窄,层次较低,技能较低,工作量大,条件差,报酬低,发展空间不大。

在卫生、失业、养老、医保方面没有保障。

主要原因有三点

(1)历史因素的影响。

主要与我国解放以后的文化教育基础薄弱以及文革的冲击有较大关系。

(2)农民落后观念的影响。

“读书无用论”在农村还有很大市场,片面追求眼前利益,“读书不如赚钱”的观念在很多农民心中依旧根深蒂固。

(3)农村教育体系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教育太过追求功利化,而忽视了实用技术和技能教育,农村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与群众的要求还有着不少的差距,农民的继续教育制度和体系尚没有真正建立和形成。

(二)从事产业人员分布尚不合理。

调查数据显示,从事第一产业人员10735人,占47.18%;

第二产业6999人,占30.76%;

第三产业的为5021人,占22.07%。

而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第一产业占1.2%、第二产业占21.9%、第三产业占76.9%。

以上数据说明,我县还是一个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县份,二、三产业均处于欠发达阶段,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依然没有实现较大突破,阻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步伐。

(三)打工渠道不规范,转移存在盲目性和风险。

就打工渠道而言,盲流、从流人员较多,没有通过政府组织或正规的劳动中介机构推荐,大部分是随亲靠友蜂拥外出。

导致活难找,钱难挣,互相拆台甚至欺骗等现象时有发生,也使部分打工者反复就业、失业。

(四)劳资矛盾呈明显上升趋势。

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对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工作待遇、发展空间及社会养老保险等条件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遭遇用工荒主要原因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

由于缺乏有效监督,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不仅大大低于城市职工,而且没有保障,致使务工人员与企业之间存在日益尖锐的矛盾。

大部分人不愿在县内就业,主要还是保障性待遇不到位所致。

(五)参加社会保险情况不平衡。

调查显示,虽然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推进实施,基本实现了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全覆盖。

但农民参保意识、参保主动性还不具备,一些存在的社会问题影响了社会保险制度的推进实施。

一是制度建设不平衡。

目前面向农村的有新农合制度、低保制度、特殊群体救助制度、五保制度等,制度多、交叉多,造成意识和实际操作上的混乱及不规范,客观上影响了制度的推广,尤其是新制度的实施。

二是地区之间不平衡。

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大,东部地区现在正在搞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比如北京、上海、天津,而中西部一些地区以及不少的地区,还在制度试点阶段,保障范围小,保障水平仍较低。

三是城乡不平衡。

城市社会保障和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差距比较大,虽然农村有土地保障、家庭保障等,但保障的水平还比较脆弱。

四是政府补贴的力度。

农村养老保险必须要确保农民的收入水平能一直交得起保费,必须要保持农村养老基金来源的可持续性。

(六)村级公共服务水平低,就业信息不畅通。

由于受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影响,人才就业公共服务尤其是村级就业公共服务难以得到财政的支持,村级无人干活的现象比较突出,造成信息传递不畅通,各项公共就业服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经常出现“有信息招不到人,有人找不到信息”的现象。

(七)地方发展和稳定受到消极影响。

农民工外出致使在家劳动力不足,给地方发展带来不利因素,特别是农业结构调整整体推进难,公益事业建设难,人才流失选拔干部难,子女教育成为一大难题,留守儿童成为政府难题,夫妻分居也让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进一步加剧。

(八)农村集体经济还相当薄弱。

据调查了解,随着农民减负政策逐步到位,村级集体经济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而行政村的社会管理、为农服务等刚性支出急剧增长,部分纯农村村级财务难以为继,村级负债数额较大且呈上升趋势,导致了农村基层班子不稳,战斗力不强,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对策和建议

为消除制约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障碍,使农民工增收走出持续低迷窘境,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维护劳务经济健康发展。

1、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专项活动等多种宣传形式,整合县乡村等各级宣传力量和资源,广泛宣传党的创业就业政策,广泛宣传各种劳动力就业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广泛宣传劳动力就业的新渠道、新经验、新措施、新典型、新手段,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打工人员,支持外出务工,为外出务工人员排忧解难的良好社会氛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向更好、更高层次发展。

2、进一步加强就业技能培训,优化劳动力技能素质。

按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开展失地农民培训、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初高中毕业生就业技能培训、大学生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质量。

积极与劳动输入地相关部门联系,开展各种形式的定向培训和订单培训,为劳动力更好就业提供强大技能和知识支撑。

3、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引导,鼓励外出人员返乡创业。

近年来,很多在外务工人员特别是完成了技能、资金和知识储备的一部分务工人员中的佼佼者,均产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和想法。

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对回乡创业人员在政策、土地、资金、技术、人才使用等方面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切实解决好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实现我县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

4、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切实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加强劳动法、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广大劳务人员的自我防范能力。

积极寻求驻外办事机构的支持,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在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建立相应的管理、服务组织或机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就业跟踪服务,帮助他们解决诸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事件处理等困难和问题,全力当好务工者的“娘家”和“后盾”。

5、充分发挥能人引领作用,实现外出务工更好更优。

发挥成功人士的引领作用,让他们当好中介,当好媒介,为其他务工者就业创造更多、更好的岗位。

完善建立打工人才资源库,建立健全外出务工人员档案,形成发现人才、利用人才的良好制度体系。

广泛内引外联,通过召开返乡农民工座谈会、走访慰问等形式,广泛收取信息,加大宣传效应,为务工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促进劳务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6、加强就业中介机构建设,搭建良好信息服务平台。

针对务工信息传输不畅通,乡村劳务人员基本得不到正规渠道信息等情况,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各种劳动就业中介机构,加强信息审查,确保信息真实可靠;

另一方面鼓励劳动就业中介机构与劳动密集企业对接,形成长期劳动供给渠道,走出去,请进来,为农民工提供源源不断的就业信息。

同时进一步完善好乡镇劳动就业服务站所建设,组织开展好送岗位到大集、送农民到企业等活动,发挥好基层基础平台的“穿针引线”作用,为农民工就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精准的服务。

7、积极拓展有效途径,促进留守劳动力更好就业。

留守劳动力基本是“4050”人员和部分家庭妇女。

各级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引进企业来乡来村投资落户,实现留守人员在家门口就业;

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土地流转承包,使更多的劳动力从土地解放到企业中来;

做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