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综合测评试题7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097249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综合测评试题7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综合测评试题7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综合测评试题7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综合测评试题7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综合测评试题7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综合测评试题7Word文档格式.docx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综合测评试题7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综合测评试题7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综合测评试题7Word文档格式.docx

O2浓度变化量  

1%

2%

3%

5%

7%

10%

15%

20%

25%

O2吸收量/mol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CO2释放量/mol

1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银杏种子细胞在O2浓度为0%~3%和3%~25%时,分别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B.贮藏银杏种子时,应选择O2浓度为5%的适宜环境条件

C.O2浓度越高,银杏种子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

D.银杏种子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和CO2

本题考查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在O2浓度为0时,银杏种子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当O2浓度为1%~3%时,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5%~25%时,O2吸收量等于CO2释放量,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A选项错误;

O2浓度为5%条件下,CO2释放量最少,呼吸作用最弱,种子消耗有机物最少,最适宜储存种子,B选项正确;

一定范围内O2浓度越高,银杏种子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但氧气浓度超过20%后,有氧呼吸不再增强,C选项错误;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时,不产生CO2,据图表数据分析可知,银杏种子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D选项错误。

B

3.(2019届吉林普通中学高三摸底)科学家用含18O的葡萄糖来追踪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发现其转移途径是(  )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本题考查有氧呼吸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有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

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在细胞质基质中);

第二阶段:

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线粒体基质中);

第三阶段:

24[H]+6O2→12H2O+能量(线粒体内膜上);

由此可见,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故选D。

D

4.(2019届云南昆明一中高三月考)下列生产措施或生活现象所涉及的细胞呼吸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A.提倡慢跑,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

B.零度以上低温贮存果蔬,可降低呼吸酶活性,减少有机物的分解

C.马铃薯块茎腐烂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D.作物种子贮藏前需要干燥,主要是通过减少水分以抑制细胞有氧呼吸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应用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提倡慢跑,提倡有氧呼吸运动,A正确;

零度以上低温贮存果蔬,可降低呼吸酶活性,又不会冻伤果蔬,又可减少有机物的分解,B正确;

马铃薯块茎腐烂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C错误;

作物种子贮藏前需要干燥,在晒干的过程中,失去的是自由水,D正确。

5.(2019届江西赣州高三模拟)如图是自然界中的能量转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S只发生在真核细胞中

B.化学反应S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C.化学反应T在有氧、无氧的情况下都能发生

D.化学反应T只在线粒体中进行

从图中分析可以得出,化学反应S为光合作用,化学反应T为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在没有叶绿体的蓝藻细胞内也可发生;

呼吸作用也可发生在没有线粒体的原核细胞中。

6.(2019届山东济南一中高三模拟)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

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

B.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

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

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内膜

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所以快肌纤维进行无氧呼吸消耗等摩尔葡萄糖比慢肌纤维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ATP少。

7.(2019届河北保定检测)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h,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材料

取样

处 理

分 组

含葡萄糖的培养液

供氧情况

适宜

浓度

酵母

菌液

50mL

破碎细胞(只含

细胞器)

25mL

75mL

无氧

有氧

未处理

A.甲组的酒精产生量与丙组相同

B.乙组产生的CO2与丁组一样多

C.丁组的能量转换率大于丙组

D.甲组分解的葡萄糖少于乙组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场所和底物及产物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提取表格信息的能力。

分析题表可知,线粒体中无法直接利用葡萄糖,因此甲乙两组不会有呼吸产物出现,丙组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丁组在有氧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能量,A、B、D错误;

由于丁组在有氧条件能彻底氧化分解有机物,所以丁组的能量转换率大于丙组,C正确。

8.(2018届广东宝安中学等六校联考)如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三个装置中种子的质量相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A.A、B两装置有色液滴右移的速率不一样

B.当种子中的有机物消耗完毕,温度计读数装置C最高

C.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hC>

hB>

hA

D.若取适量的幼胚研碎,滴加少量的DCPIP(一种染色剂,被还原后为白色),一段时间后DCPIP颜色逐渐变白,原因是种子在呼吸过程产生还原剂[H]

此题考查了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不同条件的种子呼吸作用的强弱不同。

三个装置的CO2被NaOH吸收,氧气消耗,气压下降,因此,液滴左移,花生脂肪多,所以耗氧多。

当种子有机物消耗完毕时,温度计读数最高的是hC。

装置a中的种子消过毒了,没了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因此,a、b两试管有色液滴左移的速率不一样。

A

9.(2019届河南郑州模拟)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C.在进行无氧呼吸时,动物细胞只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植物细胞只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

D.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

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可以产生乳酸;

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绝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

10.(2019届北京海淀期末)关于种子或食物储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食品包装上的“胀袋勿食”是指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产气

B.晒干后的种子在贮存时不进行细胞呼吸

C.可以采用低氧、零下低温和干燥的方法来保存水果

D.真空包装熟牛肉抑制了微生物的有氧呼吸

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的产物只有乳酸,没有气体类物质,A说法错误;

晒干后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弱,B说法错误;

水果宜在低温、低氧和湿度适宜条件下贮藏,目的是降低细胞呼吸的速率,减少细胞内有机物的损耗,但不能在零下低温条件下保存,C说法错误;

真空包装的包装袋内没有氧气,抑制了微生物的有氧呼吸,D说法正确。

11.(2019届湖南益阳箴言中学高三模拟)细胞内可能发生如图所示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过程的三个阶段产生的[H]最终与氧气反应生成水

B.马铃薯块茎既能进行③过程,也能进行①过程

C.产生相同能量时,③过程消耗的葡萄糖的量高于①或②过程

D.③过程的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

图中③表示有氧呼吸过程,该过程中第一和第二阶段产生的[H]在第三阶段与氧结合生成水,A错误;

图中①为产乳酸的无氧呼吸过程,马铃薯块茎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B正确;

②过程为产酒精的无氧呼吸过程,因无氧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少,故产生相同能量时③过程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低于①或②过程,C错误;

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D错误。

12.(2019届上海市吴淞中学高三月考)在某温度的恒温条件下,测得某密闭容器中苹果组织的细胞呼吸强度(用每100g苹果组织一天CO2的释放量来表示)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气浓度为6%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B.随氧气浓度的增加,CO2的释放量先减少,后增加,最后趋于稳定

C.该温度下,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时释放的CO2比只进行有氧呼吸时多

D.氧气浓度大于18%后,氧气不再是有氧呼吸的限制因素

本题以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考查了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提升了考生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氧气浓度大于6%时,随着氧气浓度增加,释放的二氧化碳增加,说明氧气浓度为6%时依然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

该图解的整体趋势是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先减少,原因是无氧呼吸受到抑制,随后增加,原因是氧气浓度增加促进有氧呼吸,最后趋于稳定,原因是酶的数量是有限的,B正确;

由图解可知,氧气浓度为0时,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0%,氧气浓度大于18%后,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数值为18左右,C正确;

氧气浓度大于18%后,氧气增加,但是有氧呼吸不再增加,说明氧气此时不再是有氧呼吸的限制因素,D正确。

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13.(2019届河北高阳中学高三期中考试)下图所示酵母菌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A.b点为酵母菌无氧呼吸最弱点

B.c点时酵母菌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速率相等

C.ac段表示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

D.阴影部分面积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

本题考查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与氧气浓度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a点为酵母菌无氧呼吸最强点,b点时呼吸作用最弱,c点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无无氧呼吸。

ac段表示酵母菌既进行无氧呼吸,也进行有氧呼吸。

阴影部分是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总量与有氧呼吸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