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45化工流程二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096420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45化工流程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45化工流程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45化工流程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45化工流程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45化工流程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45化工流程二教案文档格式.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45化工流程二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45化工流程二教案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45化工流程二教案文档格式.docx

3.解工业流程题必备知识

(1)常用思考方法。

①反应原理;

②提高原料利用率;

③快速反应;

④提高产率;

⑤提高产品纯度;

⑥绿色环保;

⑦工业成本低。

(2)控制反应条件。

①调节pH值的目的:

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调pH值所加试剂:

一般是含被提纯物质中的金属阳离子对应的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碳酸盐(总之,这些物质要能与H+反应,又难溶于水,这样可即使过量而又不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有时候也可能加NaOH或氨水来调pH值,要据题意具体分析(一般是加的Na+、NH4+不会在后续的程序中难以分离)。

pH值的调节范围:

据题意告知的某离子完全沉淀或开始沉淀的pH值数据来选择,不能随意更改,应该是题目中原始数据的组合。

(3)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①结晶(重结晶);

②过滤;

③趁热过滤;

④洗涤(水洗,冰水洗涤,醇洗);

⑤蒸馏:

液、液分离(主要仪器:

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尾接管);

⑥蒸发(实验仪器:

蒸发皿、铁架台、玻璃棒、坩埚钳、酒精灯);

⑦萃取;

⑧分液(主要仪器:

分液漏斗);

⑨升华;

⑩盐析:

加无机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⑪灼烧:

高温条件下固体物质的燃烧(主要仪器:

坩埚);

⑫煮沸:

目的通常是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通常为O2),或是为了促进水解,聚沉后便于过滤分离。

4.常见文字叙述规范套路(重要)

(1)如何进行滴定终点的判断?

答: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溶液颜色由×

×

颜色变为##颜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注:

只写“变色”或“褪色”不得分)

(2)洗涤沉淀的方法:

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没过沉淀物,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

(3)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

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滴加×

试剂(可与杂质的某些离子发生沉淀反应),如果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沉淀洗涤干净;

否则说明沉淀未洗涤干净。

这种情况因为离子浓度较低,应该选用反应灵敏的特征反应。

此时一般不用焰色反应实验检验)。

(4)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

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

试剂,若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完全;

若出现沉淀则说明沉淀未完全。

(5)如何进行萃取操作?

在分液漏斗中加溶液和萃取剂,右手堵住漏斗上口塞,左手握活塞,倒转用力振荡,放气,正立放铁圈上静置。

主要考查方面:

一、以物质制备为目的的化学工艺流程

1.原料处理阶段的常见考查点

(1)加快反应速率

(2)溶解:

通常用酸溶。

如用稀硫酸、盐酸、浓硫酸等。

(3)灼烧、焙烧、煅烧:

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

2.分离提纯阶段的常见考查点

(1)调pH除杂

①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如若要除去Al3+、Mg2+溶液中含有的Fe2+,先用氧化剂把Fe2+氧化为Fe3+,再调溶液的pH。

②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

一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增大;

二不引入新杂质。

例如,若要除去Cu2+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

(2)加热:

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

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

如侯氏制碱法中的NaHCO3;

还有如H2O2、Ca(HCO3)2、KMnO4、AgNO3、HNO3(浓)等物质。

(3)降温:

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溶解(或分解);

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

3.获得产品阶段的常见考查点

(1)洗涤(冰水、热水):

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乙醇洗涤既可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又可减少晶体溶解的损耗。

(2)蒸发时的气体氛围抑制水解:

如从溶液中析出FeCl3、AlCl3、MgCl2等溶质时,应在HCl的气流中加热,以防其水解。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如NaCl和K2Cr2O7混合溶液,若将混合溶液加热蒸发后再降温,则析出的固体主要是K2Cr2O7,这样就可分离出大部分K2Cr2O7;

同样原理可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

(4)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如NaCl和K2Cr2O7混合溶液,若将混合溶液蒸发一段时间,析出的固体主要是NaCl,同样原理可除去NaCl中的少量KNO3。

例1.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

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后,钛主要以TiOCl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

(3)TiO2·

x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30

35

40

45

50

TiO2·

xH2O转化率/%

92

95

97

93

88

分析40℃时TiO2·

xH2O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Li2Ti5O15中Ti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__。

(5)若“滤液②”中c(Mg2+)=0.02mol·

L-1,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1.0×

10-5mol·

L-1,此时是否有Mg3(PO4)2沉淀生成?

__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

FePO4、Mg3(PO4)2的Ksp分别为1.3×

10-22、1.0×

10-24。

(6)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4制备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00℃、2h,90℃、5h 

(2)FeTiO3+4H++4Cl-===Fe2++TiOCl+2H2O

(3)低于40℃,TiO2·

xH2O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超过40℃,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导致TiO2·

xH2O转化反应速率下降

(4)4

(5)Fe3+恰好沉淀完全时,c(PO)=mol·

L-1=1.3×

10-17mol·

L-1,c3(Mg2+)·

c2(PO)值为0.013×

(1.3×

10-17)2≈1.7×

10-40<

Ksp[Mg3(PO4)2],因此不会生成Mg3(PO4)2沉淀

(6)2FePO4+Li2CO3+H2C2O42LiFePO4+3CO2↑+H2O

[学审题析题]

例2.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

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

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

FeO·

Cr2O3+Na2CO3+NaNO3Na2CrO4+Fe2O3+CO2+NaNO2

上述反应配平后FeO·

Cr2O3与NaNO3的系数比为________。

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及含硅杂质。

(3)步骤④调滤液2的pH使之变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

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固体。

冷却到________(填标号)得到的K2Cr2O7固体产品最多。

a.80℃         b.60℃

c.40℃d.10℃

步骤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5)某工厂用m1kg铬铁矿粉(含Cr2O340%)制备K2Cr2O7,最终得到产品m2kg,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

(1)2∶7 陶瓷在高温下会与Na2CO3反应

(2)Fe Al(OH)3

(3)小 2CrO+2H+Cr2O+H2O

(4)d 复分解反应

(5)×

100%

【解析】

(1)1molFeO·

Cr2O3参与反应共失去7mol电子,而1molNaNO3参与反应得到2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二者的系数比为2∶7。

由于高温下碳酸钠能与陶瓷中的二氧化硅发生反应,所以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

(2)步骤①中生成的氧化铁因不溶于水而进入滤渣1,所以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Fe。

结合流程图可知,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Al(OH)3及含硅杂质。

(3)滤液2中存在平衡:

2CrO+2H+Cr2O+H2O,H+浓度越大(pH越小),越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步骤④应调节滤液2的pH使之变小。

(4)根据题图,可知温度越低,K2Cr2O7的溶解度越小,析出的重铬酸钾固体越多,即在10℃左右时得到的K2Cr2O7固体最多。

故d项正确。

步骤⑤中发生的反应为Na2Cr2O7+2KCl===K2Cr2O7+2NaCl,其属于复分解反应。

(5)该铬铁矿粉中Cr2O3的物质的量为,根据Cr元素守恒可求得K2Cr2O7的理论质量m0=×

294g·

mol-1×

10-3kg·

g-1=kg,所以产品的产率为×

100%=×

100%。

二、以分离提纯为目的的化学工艺流程

1.物质分离提纯的原则

(1)不增:

不引入新的杂质。

(2)不减:

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3)易分离:

被提纯物与杂质易于分离。

(4)易复原:

被提纯的物质易恢复原来的组成、状态。

2.常用的提纯方法

水溶法

除去可溶性杂质

酸溶法

除去碱性杂质

碱溶法

除去酸性杂质

氧化剂或还原剂法

除去还原性或氧化性杂质

加热灼烧法

除去受热易分解或易挥发的杂质

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