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考试高频考点800条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护士资格考试高频考点800条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士资格考试高频考点800条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声音强度达到50~60dB,可产生相当的干扰。
长时间暴露在90dB以上的环境中,可导致疲倦、焦躁、易怒、头痛、头晕、耳鸣、失眠以及血压升高等。
超过l20dB时,可造成听力丧失或永久性失聪。
8.一般病室适宜的温度为18~22℃;
婴儿室、手术室、产房等,室温调高至22~24℃为宜。
病室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
9.备用床目的:
保持病室整洁、美观,准备接收新病人。
移开床旁桌距床约20cm,移床旁椅至床尾正中,距床尾约l5cm;
枕头四角充实,开口背门。
10.暂空床目的:
供暂时离床的病人使用;
保持病室整洁;
迎接新病人。
在备用床的基础上,将床头盖被向内反折l/4,再扇形三折于床尾;
必要时加铺橡胶单、中单,上端距床头45~50cm。
11.麻醉床目的:
便于接受、护理麻醉手术后病人;
保证病人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
保护床上用物不被血渍或呕吐物等污染。
12.按顺序排列住院病历:
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记录、病史和体格检查单、病程记录、各种检验检查报告单、护理记录单、住院病历首页、门诊或急诊病历,填写入院登记本、诊断小卡、床尾卡或床头卡;
进行人院评估,填写入院护理评估单。
13.四人搬运法:
适用于颈椎、腰椎骨折,或病情较重的病人。
平车紧靠床边,大轮端靠床头,固定车闸。
在病人腰、臀下铺帆布兜或中单;
甲在床头,托住病人头、颈、肩部;
乙站在床尾,托住病人双腿;
丙和丁分别站在病床和平车两侧,紧紧抓住帆布兜或中单四角。
14.主动卧位:
病人根据自己的习惯,可随意自主采取的卧位。
15.被动卧位:
病人自身无改变卧位的能力,卧于被安置的卧位,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瘫痪等病人。
16.被迫卧位:
病人意识清晰,有改变卧位的能力,但由于疾病、治疗、或减轻痛苦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如支气管哮喘病人发作时,因呼吸困难而采取端坐卧位;
膀胱镜检查时采取截石位等等。
17.头低足高位:
病人仰卧,枕头横立于床头,床尾垫高l5~30cm。
十二指肠引流。
以利于胆汁引流。
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液易于咳出。
妊娠时胎膜早破,可减轻腹压,降低羊水冲力,以防止脐带脱垂。
18.头高足低位:
病人仰卧,枕头横立于床尾,床头垫高l5~30cm。
颈椎骨折病人进行颅骨牵引时,可利用人体重作为反牵引力。
减轻颅内压,以预防脑水肿。
19.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
是病人之间,病人与工作人员,病人与护理人员之.间的直接感染,或通过水、空气、医疗设备等发生的间接感染。
20.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
指病原体来自于病人自身所引起的感染。
主要是指在病人体内或体表定植、寄生的正常菌群,在人体的健康状况不佳、免疫功能受损、正常菌群移位时,以及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等,引起的感染。
21.清洁:
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即去除和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
22.消毒:
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过程。
23.灭菌:
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或杀灭全部微生物的过程。
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灭菌必须达到完全无菌。
24.燃烧法:
常用于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如;
污染纸张,带脓性分泌物的敷料,废弃物及病理标本等;
某些金属器械、搪瓷类物品急用时及微生物实验室接种环的消毒灭菌也可用燃烧法。
锐利刀剪禁用此法,以免锋刃变钝。
使用时,可直接点燃或在焚烧炉中焚烧;
金属器械可在火焰上烧灼20秒;
搪瓷类容器可倒人少量95%~l00%乙醇,转动容器使其分布均匀,然后点火燃烧至火焰熄灭。
25.煮沸消毒法:
适用于耐湿、耐高温的物品,如:
金属、搪瓷、玻璃及橡胶类等,不能用外科手术器械的消毒。
消毒方法是将物品刷洗干净后,全部浸没在水中,加热。
消毒时间从水沸腾后算起,中途另加物品,则再次水沸腾后重新计时。
26.使用六步洗手法: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手心对手背搓擦,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搓擦,手握大拇指搓擦,弯曲各指关节搓擦,指尖在掌心搓擦,持续15秒。
注意指甲、指缝、拇指、指关节等处;
打开水龙头,流水冲净双手;
关闭水龙头,用纸巾或毛巾擦干双手或在干手机上烘干双手。
27.淋浴和盆浴目的:
去除污垢,保持皮肤清洁,使病人舒适,使肌肉放松;
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增强排泄功能,预防皮肤感染及压疮等并发症;
观察全身皮肤有无异常。
28.压疮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组织溃烂坏死,又称为压力性溃疡。
29.压疮好发部位,仰卧位:
好发于枕骨粗隆处、肩胛、肘部、骶尾部、足跟等,最常发生于骶尾部;
俯卧位:
好发于面颊、耳廓、肩峰、髂前上棘、肋缘突出部、膝前部、足尖等处;
侧卧位:
好发于耳廓、肩峰、肋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等处;
坐位:
发生于坐骨结节处。
30.发热程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
(1)低热:
体温37.3~38.0℃。
(2)中等度热:
体温38.1~39.0℃。
(3)高热:
体温39.1~41℃。
(4)超高热:
体温在41℃以上。
31.安静状态下,正常成人的脉率为60~100次/分。
正常情况下,脉率与心率是一致的。
32.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正常呼吸表现为节律规则,均匀无声;
不费力。
33.安静状态下,正常成人收缩压90~139mmHg(12.0~18.5kPa),舒张压60~89mmHg(8.O~11.8kPa),脉压30~40mmHg(4.0~5.3kPa)。
34.影响饮食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病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35.鼻饲法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经管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及药物的方法。
36.冷疗的作用:
控制炎症扩散,适用于炎症早期,减轻疼痛,减轻由于组织充血、肿胀而压迫神经末梢所引起的疼痛;
冷可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常用于鼻出血、扁桃体摘除术后、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的病人;
冷直接与皮肤接触可降低体温。
37.吸氧适应证:
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值为10.6~13.3kPa,当病人Pa02低于6.6kPa时,应给予吸氧。
常见于呼吸系统疾患,心功能不全,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昏迷病人和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等。
38.口腔温度以蓝“●”表示,腋下温度以蓝“×
”表示,直肠温度以蓝“○”表示。
39.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装置组成。
40.循环系统的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3类。
动脉的主要功能为输送血液到组织器官,又称“阻力血管”。
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又称“功能血管”。
静脉的主要功能是汇集从毛细血管来的血液。
将血液送回心脏,其容量大,故又称“容量血管”。
阻力血管与容量血管对维持和调节心功能有重要作用。
41.心功能分级:
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日常活动可引起乏力、气急、心悸;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稍事活动即引起乏力、气急、心悸;
Ⅳ级,体力活动重度受限,休息时亦乏力、气急、心悸。
42.洋地黄中毒导致的缓慢性律失常应该给予阿托品治疗。
洋地黄中毒导致的快速心律失常首选应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治疗。
43.成人窦性心率在l00~150次/min_,称窦性心动过速;
成人窦性心率<
60次/min,称窦性心动过缓。
44.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分类
(1)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
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
其中室间隔缺损最常见。
(2)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
法洛四联症、大血管错位。
为先天性心脏病最严重的一种。
(3)无分流型(无青紫型):
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和右位心。
45.服用洋地黄药物的时候应注意
(1)服用前测量脉搏或心率1min,若年长儿<
70次/分,婴幼儿<
90次/分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2)不能与其他药液同时服用,以免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引起中毒。
(3)用药后监测心率和心律,注意心力衰竭表现是否改善。
(4)应用利尿药物时,应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防止低钾诱发药物中毒。
应多进食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橘子等,暂停进食钙含量高的食物。
(5)密切观察,如出现心脏反应(心律失常)、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神经系统反应(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提示可能是药物中毒反应,应及时报告医生。
46.高血压急症的治疗,降压治疗应首选硝普钠。
47.急性心梗特征性心电图改变:
病理性Q波,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
48.急性心梗心肌标志物检测:
肌酸磷酸激酶出现最早、恢复最早;
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MB)诊断特异性高;
血清肌钙蛋白T(TnT)和肌钙蛋白I(TnI)对评估心肌梗死的特异性最高。
49.病毒性心肌炎以肠道和呼吸道病毒感染常见,尤其是柯萨奇病毒B最常见。
50.心包摩擦音是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多位于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为明显,坐位时身体前倾、深吸气或将听诊器胸件加压更易听到。
心前区听到心包摩擦音即可作出心包炎的诊断。
51.心包穿刺抽液要缓慢,每次抽液量不超过1L,一般第1次抽液量不宜超过200~300ml,若抽出新鲜血,立即停止抽吸。
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和主诉,如面色、呼吸、血压、脉搏、心电等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协助医生处理。
穿刺后2小时内继续心电、血压监测,嘱病人休息,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52.下肢静脉血流能对抗重力而向心回流,主要取决于:
小腿肌泵的收缩功能;
瓣膜的单向阀门作用,阻止下肢血液逆流;
心脏的搏动和胸腔内负压。
53.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关键是时间,4~6min内开始初期复苏成功率最高。
54.人工呼吸时吹气频率,成人l2~13次/分,儿童15次/分,婴幼儿20次/分。
55.心前区捶击时右手握空心拳,小鱼际肌侧朝向患者胸壁,以距离胸壁20~25cm垂直向下捶击胸骨下段。
捶击不宜反复进行,最多不超过两次。
捶击时用力不宜过猛。
婴幼儿禁用。
56.胸外心脏按压有效标志:
缺氧情况明显改善;
瞳孔由大变小;
按压时可扪及大动脉搏动,肱动脉收缩压≥8kPa(60mmHg);
有知觉反射、呻吟或出现自主呼吸。
57.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中的首选药物。
58.电除颤成人首选200J。
最大可到360~400J。
小儿用20~200J。
59.消化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摄取和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
60.食管分为颈、胸、腹三部,食管有三处较为狭窄:
一处在食管上端,有环咽肌围绕食管的入口;
另一处在主动脉弓水平,有主动脉和左支气管横跨食管;
最后一处在食管下端,即食管穿过膈的裂孔处。
61.鹅口疮患儿涂制霉菌素;
疱疹性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