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经典禅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089261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大经典禅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十大经典禅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十大经典禅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十大经典禅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十大经典禅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大经典禅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十大经典禅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大经典禅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大经典禅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经典十: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佛家妙语

佛家妙语之一: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安康。

 

此语虽人人皆知,但要真正领悟,又非易事。

试看古今中外之人,或为名所惑,或为利所动,或为官而奔波,或为爱情而苦恼。

把名、利、禄、情,视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却不知人生最大的财富只是自身的安康。

记得有篇小说写一个爱财如命的财迷,进了一座黄金山,山内皆是黄金珠宝,大喜假设狂。

但因贪得无厌,终于陷入黄金山而无法出来,于是黄金山中留下几根白骨,岂不悲哉?

由此可见,安康是最珍贵的,也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假如一个人想通了这一点,那么什么名利之念、非分之欲,都可化为乌有。

佛家妙语之二:

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

嫉妒是人生最容易碰到的事,李斯因嫉妒同学韩非的才能,向秦王进谗言而致韩非死在狱中;

庞涓因嫉妒孙膑的学识超过自己,用毒计陷害孙膑,使孙膑致残。

如以佛家妙语悟之,李斯、庞涓都是极可怜的人,他们纵然阴谋得逞于一时,但最后都不得善终。

嫉妒是一种病,患嫉妒病的人,一生都不得安宁。

他们今天害怕某人超过自己,明天又担忧某人走在他前头,他终日生活在一种可怜的病态之中;

相反,历史上真正功成名就的人,都以嫉妒为可耻。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他当年识拔后生苏东坡,有人便对欧阳修说:

“苏东坡才情极富,假设公识拔此人,只怕十年之后,天下人只知苏东坡而不知欧阳修。

〞但欧阳修一笑了之,照旧提拔苏东坡。

后人更加崇敬欧阳修。

苏东坡脱颖而出后,更是感恩在心,他为欧阳修写的悼文,名动千古。

佛家妙语之三: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此话最为重要,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敌人,如流氓、无赖、小人,此等衣冠禽兽之徒可恶之极,但看穿了,也无非是一堆垃圾。

人最大的敌人,还是人自己。

一个人能战胜自己,也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

怕的是自己患了病,茫然不知,处事犹豫不决,或过高地估价自己,由此而自大;

或过分地崇拜别人,由此而自卑。

一旦战胜自己,也就在思想上有了一个飞跃,人生会翻开新的一页。

佛家妙语之四: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

一个人在处世中,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肚量。

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鼓掌,有处世经历的人大都能等闲视之,屡经风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

但对于坎坷与泥泞,能以平常心视之,就非容易。

大的挫折与大的灾难,能不为之所动,能坦然承受之,这就是一种肚量。

佛家以大肚能容天下之事为乐事,这便是一种极高的境界。

既来之,那么安之,便是一种超脱,但这种超脱又需多年磨练才能养成。

拿得起,实为可贵,放得下,才是人生处世之真谛。

仅以上四条佛家妙语,我以为足够每个人受用终生。

归纳起来说,便是拥有安康、抛弃嫉妒、战胜自己、脚踏实地。

这样做人,便不会有烦恼,不会疾病滋生。

人的疾病,既有病理方面,也有心理方面的,后者对人的安康更为重要。

心理上有了承受逆境的才能,有了病,也能正确对待,坦然处之,变有病为无病。

佛家妙语,精诚之言,给我们凡夫俗子多少可贵的启示呀!

佛心禅语净灵台

1.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

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7.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8.一切处无心是净;

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

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

〔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

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

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

〔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10.假设起精进心,是妄精进;

假设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1.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2.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3.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4.诸行是常,无有是处;

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5.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6.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假设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7.临终之际,假设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8.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9.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假设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0.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21.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22.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23.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24.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25.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26.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27.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28.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29.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阔无边。

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30.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

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31.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

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32.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

权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33.假设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34.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35.色欲二字生死之根。

36.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37.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

38.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

39.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40.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41.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42.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那么知其天。

43.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44.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45.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46.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47.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48.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49.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那么近道矣。

50.佛云假设能转物即同如来。

51.本性体假设太虚,无内无外,非来非去。

52.三教圣贤,本乎一理,假设离心性尽是魔说。

53.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54.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55.知昼那么知夜,知始那么知终,如假设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56.假设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

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57.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

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58.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

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担。

59.一水一山何处得?

一言一默总由伊;

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60.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61.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现前,步步极乐家乡,何必远企十万亿土。

62.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

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63.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64.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65.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

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

66.莫贪短利将心昧,轮回之人皆因此;

快刀斩断迷魂梦,直取正心超俗尘。

67.离俗家与出家相应,去业障与道人相应,去习气与工夫相应,去烦恼与清净相应,此数相应,虽然觉得,不如不相应好。

68.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69.假设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70.源乎源乎,千山势到〔山狱,按:

‘山‘在上,‘狱‘在下〕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

71.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

72.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73.悟门了当,澈见圣凡不二,迷悟不二,生死涅盘不二,有情无情不二。

74.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劝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

75.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

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

76.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77.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78.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79.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非外道,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

80.于一切处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81.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

82.心性虚空,动静之源莫二,真如绝虑,缘计之念非殊。

83.惑见纷驰,穷之那么唯一寂,灵源不状,见之那么以千差。

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双销,佛眼之功圆着。

84.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85.佛是众生药,病生病除,药亦无用。

病〔病字头里面一个"

差"

〕药除佛魔俱扫。

始于此大事因缘有少分相应。

86.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87.欲得一如,但佛与众生一时放下,那么无了无不了。

88.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89.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那么被伊穿却鼻孔定也。

90.佛说:

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91.佛说: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

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