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拆装实验实验二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082981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拆装实验实验二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模具拆装实验实验二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模具拆装实验实验二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模具拆装实验实验二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模具拆装实验实验二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具拆装实验实验二Word下载.docx

《模具拆装实验实验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拆装实验实验二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具拆装实验实验二Word下载.docx

通过虚拟装配可提高注射模(尤其是复杂注射模)的设计质量、缩短其开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通过对两板式实验模具的测绘,分别应用SOLIDWORKS和AUTOCAD绘制模具的立体三维图和平面图,并应用Animator进行模具的拆卸动画和爆炸图实现,通过网页形式便于远程学习者了解实验模具的结构和拆卸过程。

模具拆装过程:

 

(1)拆卸流程:

动模部分:

拆卸紧固螺钉→动模座板→垫块→拆卸推板上紧固螺钉→推板→推杆→推杆固定板→支承板→动模板。

定模部分:

拆卸定位圈紧固螺钉→定位圈→拆卸定模座板上的紧固螺钉→定模座板→定模板→浇口套。

(2)装配流程:

导柱等装入动模板→装有小导套的推杆固定板套入装在支撑板的小导柱上→将推杆和复位杆穿入推杆固定板、支撑板→再插入动模板内→盖上推板,用螺钉拧紧→用螺钉将动模座板、垫块、支撑板与动模板紧固。

浇口套插入定模板里→用螺钉将定位圈固定在定模座板上→用螺钉将定模座板与定模板紧固。

2.两板式模具结构特点

注塑模的基本结构都是由定模和动模两大部分组成的。

定模部分安装在注塑机的固定板上,动模部分安装在注塑机的移动板上。

注塑成型时,定模部分和随液压驱动的动模部分经导柱导向而闭合,塑料熔体从注塑机喷嘴经模具浇注系统进入型腔;

注塑成型冷却后开模,即定模和动模分开,一般情况下塑件留在动模上,模具顶出机构将塑件推出模外。

图2-1为一典型两板式注塑模。

图2-1注塑模典型结构示意图

根据模具上各部件的作用不同,一般注塑模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成型零部件 

成型零部件是指定、动模部分中组成型腔的零件。

通常由凸模(或型芯)、凹模、镶件等组成,合模时构成型腔,用于填充塑料熔体,它决定塑件的形状和尺寸,如图2-1所示的模具中,动模板1和凸模7成型塑件的内部形状,定模板2成型塑件的外部形状。

2.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是熔融塑料从注塑机喷嘴进入模具型腔所流经的通道,它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组成。

3.导向机构 

导向机构分为动模与定模之间的导向机构和顶出机构的导向机构两类。

前者是保证动模和定模在合模时准确对合,以保证塑件形状和尺寸的精确度,如图2-1中导柱8、导套9;

后者是避免顶出过程中推出板歪斜而设置的,如图2-1中推板导柱16、推板导套17。

4.脱模机构 

用于开模时将塑件从模具中脱出的装置,又称顶出机构。

其结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顶杆脱模机构、推板脱模机构和推管脱模机构等。

图2-1中推杆13、推杆固定板14、拉料杆15、推杆18和复位杆19组成顶杆脱模机构。

5.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当塑件上的侧向有凹凸形状的孔或凸台时,就需要有侧向的凸模或型芯来成型。

在开模推出塑件之前,必须先将侧向凸模或侧向型芯从塑件上脱出或抽出,塑件才能顺利脱模。

使侧向凸模或侧向型芯移动的机构称为侧向抽芯机构。

右图2-2为一斜导柱驱动型芯滑块侧向抽芯的注塑模,侧向抽芯机构是8斜导柱10、侧型芯滑决11、锁紧块9和侧型芯滑块的定位装置(挡块5、滑块拉杆8、弹簧7)等组成。

当然,模具结构还包含加热与冷却系统、排气系统、模架和其他零部件。

因此,需要首先确定模具的结构类型,然后观察其所安装的具体零部件和安装方法。

又如图2-3所示,为旋钮和垫片家族模模具结构示意图,该模具为三板式模具。

整副模具工作时的动作过程如下:

  

图2-2 

斜导柱侧抽芯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3 

旋钮家族模注塑模三维

当塑料熔体完成充填过程并冷却后,由于弹簧1预压力的作用,定模座板2与定模板3分开,A分型面首先分型,主流道从浇口套4中拉出,当二级拉料杆5的台阶与定模座板接触时,浇注系统凝料与塑件在浇口处拉断,与此同时,B分型面分型,定模板继续下移,当定距拉杆6的台阶与定模板接触时,定模板停止下移,注射机上的顶出杆推动推板7上的顶杆8将型腔中的旋钮家族模塑件顶出,复位杆随后复位,准备继续下一次注射过程。

如图2-4所示。

该副模具的零件明细表如下:

序号

名称

材料

数量

热处理

1

浇口套

T10A

淬火HRC50~55

2

二级拉料杆

4

3

定模座板

HT200

淬火HRC43~48

导柱

渗碳淬火>

=55HRC

5

导套

6

动模座板

HT200

7

定模板

45 

调质HB230~270

8

动模板

45

9

垫片型腔

P20

渗碳淬火HRC54~58

10

定距拉杆

11

支承板

12

推杆

22

淬火HRC54~58

13

推杆固定板

调质>

=HB200

14

挡钉

15

推板

16

圆锥销

35

GB117-86 

A1.5x6

32

螺钉

若干

GB…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在教师讲解下,了解模具虚拟装配的自顶向下的装配方法,了解实验模具的结构特点,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方法。

2. 

初步了解注射模具的总体结构形式:

是三板模、两板模还是横抽芯、斜顶模,或是顶板顶出、顶管顶出结构。

仔细观察模具拆装动画,分析、判断各零件的功用及相互间的关系;

3. 

依次了解各零件的名称及以下内容:

定模部分:

(1)装模定位:

模具上和注射机安装相关部分的零件和装配关系;

(2)浇注系统:

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井;

(3)型腔部分:

型腔的形式和安装固定方法;

(4)导柱、导套部分:

导向部分各零件的结构形式和安装位向、配合关系;

(1)型芯部分:

型芯的结构形式和安装固定方法;

(2)顶出部分:

顶料板、回程杆、顶杆、顶管、挡钉等零件的形式和装配关系、动作原理;

(3)拉料杆和冷料井组合:

冷料井的形式和动作原理;

(4)分型面精定位:

精定位的作用和结构形式、安装方法、配合关系;

点击实验注塑模具的装配草图进行分析,列出明细表注明所有零件的名称、数量及用途。

4. 

绘出该模具的装配草图,列出明细表注明所有零件的名称、数量及用途。

五、实验要求

1. 

每人独立分析注射模的结构特点,并绘制草图(按近似比例);

填写模具零件明细表(包括全部零件的名称、数量和用途),见附表如下。

 

注塑模具编号:

模具零件明细表

零件名称

材料及热处理

用途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