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七课 家的意味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40712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七课 家的意味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七课 家的意味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七课 家的意味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七课 家的意味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七课 家的意味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七课 家的意味教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七课 家的意味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七课 家的意味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七课 家的意味教案.docx

第七课 家的意味教案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

能力目标:

能够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知识目标:

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明确家的丰富内涵。

【重点难点】

重点:

家的内涵。

难点:

理解家的主要特点。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多媒体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

师:

同学们,听了刚才的歌曲,你有何感想?

学生回答。

师:

是呀,家里有我们温暖的牵挂,有真情的关怀和守候,今天我们就“家意味着什么”这一话题展开学习——家的意味。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1.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3.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4.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5.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 ”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6.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 生命的居所

探究一:

教材P71运用你的经验

请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答案提示:

此问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家,如:

家是地域,是住所,家是温暖的避风港,家是心灵的港湾……

探究二:

教材P72相关链接及探究与分享

(1)学生分享家庭关系确立的多种情形。

(2)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下面这些家庭功能的认识。

探究三:

教材P73阅读感悟

(1)学生分享课本P73两个故事。

(2)思考感悟,从这两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案提示:

(1)略。

(2)体会到了家不止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知识模块二 中国人的“家”新课 标 第一网探究四:

教材P73探究与分享

思考:

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焦灼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

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答案提示:

我感受到人们对与亲人团聚的期待,迫切想回家的焦急心情。

探究五:

教材P74探究与分享

(1)收集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2)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答案提示:

(1)可让学生上网收集,并进行整理,如:

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诸葛亮的《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等等。

(2)古代“家规”“家训”中的内容包含了许多积极因素,如提倡节俭,注重礼仪,勤劳善良等,这些内容都应继承和发扬光大。

探究六:

教材P74相关链接,及P75方法技能

(1)分享我国法律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

(2)学生分享P75“如何孝亲敬长”,了解一些具体做法。

(3)在今后的生活中,你打算如何来孝亲敬长?

答案提示:

(3)爱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为父母分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上,努力学习,积极上进;等等。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有这么一句古话:

子不教,父之过。

这句话说明家庭具有(A)A.教育功能 B.抚育和赡养功能C.人口生产功能D.消费功能

2.“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

想到它。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你对“家”的理解是(B)

①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②家是一个住所,只是我们居住吃饭的地方

③家是我们情感的栖息地 ④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XkB1.com

3.“回家给父母洗洗脚”。

这里某校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

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D)A.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缓解学习压力B.从小学会自立自强,争做家庭小主人C.让学生明白洗脚是孝敬父母的最佳方式D.体会父母辛苦,培养孝敬父母的美德

4.“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下列语句不适合作为“好家规”的是(C)A.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B.百善孝为先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D.不学礼无以立

5.中国的春运,可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而这个景观的背后,流淌的却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

(1)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焦灼的神情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什么?

(3)在中国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你打算如何做到孝亲敬长?

答案提示:

(1)略。

(2)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3)①尊敬:

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如有不同见解,

不急于反驳,理性地与他们沟通。

②倾听:

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

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

③感恩:

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是一种感恩;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日里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也是感恩。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爱在家人间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味家庭中的亲情之爱,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以实际行动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能力目标:

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冲突,掌握与父母沟通技巧。

知识目标:

知道每个家庭中,亲情之爱的表现形式并不一样,了解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所在,亲子冲突的危害,知道要以恰当的方式应对与父母的冲突。

【重点难点】

重点:

沟通传递爱。

难点:

能以恰当方式化解与父母的冲突。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课前活动(调查)1.在家庭中,你爱所有的亲人吗?

为什么?

2.你是因为他们特别爱你,你才爱他们的吗?

3.翻翻自己和家人的照片,选择你最喜欢的几张,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案提示:

师:

每个家庭中都有着割舍不断的亲情,蕴含着浓浓的情,深深的爱。

今天我们学习——爱在家人间,让我们的家庭更和谐,更温馨。

二.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1.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

3.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4.亲子冲突处理不好,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5.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来解决。

6.如果和父母发生冲突,我们可以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 体味亲情

探究一:

教材P77探究与分享

找一位你认为重要的家人,尝试和他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答案提示:

第一“碰”:

双方有差距说明我们对自己的家人了解不深,关心不够。

第二“碰”:

知道原因后,我的想法会有变化。

因为父母是爱我们的,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

第三“碰”:

我发现了家庭中存在着割舍不断的亲情。

探究二:

教材P78阅读感悟

教材P79阅读感悟“绝症母亲对孩子的爱”

(1)学生分享这两篇文章。

(2)从这两篇文章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答案提示:

(2)感受到了父母对子女那种浓浓的情,深深的爱。

家中有亲情,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对我们的亲情之爱。

知识模块二 爱的碰撞

探究三:

教材P79探究与分享

(1)类似的“碰撞”,在你的生活中有吗?

请选择两三件,记录下来。

(2)想起这些,你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

答案提示:

(1)略。

(2)想起这些,我心里充满了对父母的愧疚之情。

父母是爱我们的,可我有时却不理解父母对我的爱,反而抱怨父母。

[来源:

学+

探究四:

教材P80下面的探究与分享

(1)结合下面的情境,填写内容。

(2)在上述情境中,父母更关注哪些问题?

你希望父母更关注哪些问题?

与父母交流时,你期望得到什么,而父母经常给予你什么?

按照这些提示,完成表格。

(3)审视表格中填写的内容,反思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改善或增进亲子关系,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知识模块三 沟通传递爱

探究五:

教材P81下面的探究与分享

(1)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做?

(2)反思同学们的表演,看看哪些结果是自己所期望的。

(3)讨论自己怎样表达才能让亲子沟通更顺畅。

探究六:

教材P82和父母沟通的技巧

(1)分享教材“和父母沟通的技巧”。

(2)实践演练:

设置情境,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沟通。

三.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1.进入青春期后,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

要化解这种“爱的冲突”,我们应该(B)[来源:

学§科§网Z§X§X§K]

A.认真倾听,服从父母的一切安排B.换位思考,体谅父母的良苦

用心

C.保持沉默,不发表自己任何意见D.积极交流,让父母事事迁就自己

2.俗话说:

“家和万事兴。

”创建一个和谐家庭(B)

A.我无可奈何,我父母太固执[来源:

ZB.需要父母、子女的相互沟通与理解

C.不是我单个人的事,我努力也无用D.是父母的责任,与我们无关3.王丽学习努力,但学习成绩不断下滑。

父母误以为她早恋,对她提出了一些她感到苛刻的要求。

你认为王丽应该(D)A.回避父母,不理不睬B .一切听从父母的意见C.刻苦学习,把怨恨藏在心里D .换位思考,主动沟通4.周末,小雅写了一会儿作业,想到客厅看电视休息一下,妈妈制止了:

“不许看。

”小雅关上电视拿起漫画书,妈妈又说:

“不许看漫画,写作业去。

”接下来,小雅要怎么办?

你认为最恰当的是(D)A.放下漫画书,转而打开电脑玩游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