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5595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3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

《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

第一单元:

小数的乘法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

1.2×

5表示5个1.2是多少。

2、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0.5表示求1.2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但是如果乘得的积小数末尾是零,零就可以省略不写,例如:

3.65×

6.72=24.528)。

4、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率,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6、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

a+b=b+a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

(3)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b=b×

a

(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

b)×

c=a×

(b×

c)

(5)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

c+b×

或者a×

(b+c)=a×

b+a×

c(注意:

除法没有分配律) 

(6)乘法分配律应用:

(a—b)×

c—b×

c

(7)减法性质:

a-b-c=a-(b+c)

(8)除法性质:

c=a÷

b=a÷

(b×

(9)牢记:

25×

4=100 

125×

8=1000 

第二单元:

数对

1、数对:

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

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作用:

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例:

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注: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

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2)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

(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

2、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

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小数的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4÷

1.6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4与其中一个因数是1.6,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0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

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要添0补足。

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6、A除以B=A÷

B;

A除B=B÷

A;

A去除B=B÷

A被B除=A÷

B。

7、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8、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就是无限小数中的一种。

  

   

有限小数

小数 

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9、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

10、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循环点。

循环点最多只点两个。

11、取近似数有三种方法:

1、四舍五入法;

2、去尾法;

3、进一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可能性

1、可能性的大小:

与数量的多少有关。

数量多的可能性大,数量少的可能性小。

2、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可能(不能确定)

(确定)

可能性不可能

一定

2、事件发生的机会(或概率)有大小。

大数量多

小数量少

简易方程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可以记做“·

”,也可以省略不写。

(1)数字与字母相乘,省略乘号,要将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2)字母与字母相乘,直接省略乘号。

(3)括号与数字相乘,要将数字写在括号的前面,再省略乘号。

2、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4、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5、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减去、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方程左右两边依然相等。

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0”除外)相同的数,方程左右两边依然相等。

6、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的根据是天平平和的道理,还可以根据方程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7、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

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

除数

除数=被除数÷

注意:

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8、三个或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3倍或5倍。

9、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B、理清题目的数量关系

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

D、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E、解方程

F、检验

G、作答。

10、

(1)功效×

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

功效=时间

工作总量÷

时间=功效

例如:

王师傅一小时加工8个零件,他工作一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解:

设王师傅工作一天加工x个零件

功效×

X=24×

8

X=192

答:

王师傅工作一天加工192个零件。

(2)路程=时间×

速度用字母表示为:

s=vt

小明和小红家相距560米,学校在两家的中央,

小明和小红在校门口分手,七分钟后他们同时到家,

小明平均每分钟走45米,问小红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设小红平均每分钟走x米.

路程=时间×

速度

560=(x+45)×

7

560÷

7=x+45

X=35

小红平均每分钟走35米。

等式不变的规律: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11、10个方程数量关系式:

 

加法:

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 

减法:

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

积=因数×

因数 

一个因数=积÷

另一个因数 

除法:

商=被除数÷

除数 

被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

第六单元:

观察物体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多边形的面积

1、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00公顷=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2、公式推导过程

(1)长方形:

周长=(长+宽)×

C长=2(a+b)面积=长×

宽 

 

S长=ab

正方形:

周长=边长×

C正=4a 

面积=边长×

边长 

S正=a

(2)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三角形有三条高。

梯形有无数条高。

(3)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把平行四边形沿一条高剪下,通过移拼,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拼成长方形的长与平形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平形四边形的高相等,拼成长方形的面积与平形四边形面积相等,因为长方形面积长乘以宽,所以平行四边形底乘以高。

如果用S表示平形四边形的面积,用a、h分别表示平形四边形的底和高,

面积公式可以写成:

S=ah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高 

S平=ah

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

高 

a平=S÷

h

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

底 

h平=S÷

a

(4)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