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郡中学等湘赣皖十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025500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长郡中学等湘赣皖十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长郡中学等湘赣皖十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南长郡中学等湘赣皖十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南长郡中学等湘赣皖十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南长郡中学等湘赣皖十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长郡中学等湘赣皖十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湖南长郡中学等湘赣皖十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长郡中学等湘赣皖十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长郡中学等湘赣皖十五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后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T3C12N14O16Na23P31Fe56Cu64Ce140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都要通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来实现

B.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

C.盐析和高温都能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易被蛋白酶水解

D.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能合成和储存大量的水解酶,可以水解衰老的细胞器和病原体

2.中耕松土是农作物栽培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项措施,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松土可促进根的细胞呼吸,促进农作物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

B.现代农业生产应当提倡免耕法,大力推广比较环保的无土栽培技术

C.松土易造成水土流失,可能成为沙尘暴的一种诱发因素

D.松土可促进土壤中微生物对腐殖质的分解,加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3.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水稻细胞核中的Ghd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不仅参与了开花的调节,而且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

根据此项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Ghd7基因的表达是边转录边翻译形成多肽,多肽还要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生物的有关性状

C.该项研究表明生物的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D.水稻植物的开花只受细胞核中Ghd7基因的控制

4.下图是某家族中某种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性一定是携带者

B.若IV-1号个体是携带者的几率为1/4,则该遗传病可能为红绿色盲病

C.若该遗传病为白化病,则III-3号个体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I-1号个体

D.若III-3号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则可能是II-1号个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出现了异常

5.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km、历时2h以上的极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会呼吸加快,大量流汗,每小时至少要消耗300g糖类,但运动员体内血糖的含量仍然稳定在0.9g/L左右。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ks5u

A.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主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

B.在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是为了使散热量大于产热量,从而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C.在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呼吸消耗的糖类来自于肝糖原的分解和肌糖原的转化

D.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大脑皮层也会参与体内的水盐平衡调节

6.取相同数目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用同一种杆菌为饲料,放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进行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实验,观察并记录其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单独培养时,这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都是呈“S”型增长

B.草履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往往是种群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C.从实验结果来看,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D.混合培养时,大草履虫在第14天后全部死亡,这种情况在自然条件下不会发生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129分。

29.(11分)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的高低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有一定的影响,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

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

列问题:

(1)在播种前需要将储藏的玉米种子用流动的水浸泡处理一段时间,其目的是。

种子的萌发除需要充足的水分外,还需要等必要条件。

(2)若测得种子萌发的某个阶段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比为2:

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倍。

(3)科学家有时会进行玉米和大豆的间行种植实验,其生物学原理是。

若单独进行种植玉米和大豆实验,测得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曲线B表示植物,判断的理由是。

(4)为探究黄光培养条件下玉米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假设你是实验小组成员,请写出实验思路:

30.(8分)近段发生的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被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该病毒为单链RNA病毒,是一类主要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的病原体。

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对该新型冠状病毒进行培养,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

(2)该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机体消灭侵入宿主细胞中的病毒,大致的过程是。

该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3)据报道,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腹泻,使患者体内的血浆渗透压升高,直接刺激下丘脑中的,进而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填“增加”或“减少”),导致尿量减少。

(4)为了预防该新型冠状病毒在人群中大面积传播,科学家在短时间内就研制出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制剂,为检测该疫苗制剂是否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免疫能力,选取30日龄幼鼠若干只,均分为两组,第1组每只注射3mL疫苗制剂,第2组每只注射3mL;

两周后,给两组幼鼠注射等量的新型冠状病毒。

预测实验结果:

与第2组对比,第1组幼鼠体内特有的变化是。

31.(8分)某河段曾因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等因素而受到严重污染,但近几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该河段生态环境逐渐恢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群落的是区别不同河流群落的重要特征;

输入该河流生态系统总能量的来源是。

(2)当河流遭到严重污染时,会导致某些鱼类等种群不断减少甚至消失,使该地区抵抗力稳定性明显下降,原因是。

(3)采用人工生物浮床技术,在浮床上种植的水生植物能抑制浮游藻类生长,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水生植物能抑制浮游藻类生长的原理是。

(答出两点)。

32.(12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从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并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已知野生型青蒿为一年生二倍体植物,一般在10月底开黄花,人们主要从青蒿的茎叶中提取青蒿素。

研究人员从该野生型黄花品系中选育出了两株开白花的植株,分别标记为P、Q。

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研究人员通过一定的处理方法获得了四倍体的青蒿,从而提高了青蒿素的产量,一般常用的处理方法是。

野生型青蒿与四倍体的青蒿不是同一物种,因为它们之间存在。

(2)将P、Q分别与野生型植株杂交,子一代植株均开黄花,子二代中黄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数量比均为3:

1,这说明黄花与白花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

(3)若要探究这两株植物白花基因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还是发生在不同对基因上,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

请加以完善:

实验步骤:

将P、Q进行杂交,观察、记录并统计F1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时,可确定P、Q的白花基因突变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

②若时,可确定P、Q的白花基因突变发生在不同对基因上。

(4)实验证明P、Q的白花基因突变发生在不同对基因上,为了探究这两对基因是否独立遗传,请利用(3)中的材料进一步设计实验。

请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注:

不考虑交叉互换)。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在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将所选题目题号写在相应位置上。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选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第一题计分)

37.[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可以用它来生产生物燃料——乙醇。

下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艺流程。

回答相关问题:

(1)下列培养基中能有效地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细菌的是,理由是。

对培养基灭菌的方法一般为。

A培养基(g/L):

NaNO35.0,KH2PO40.9,MgSO40.5,KCl0.5酵母膏0.5,纤维素粉5.0,pH7.3

B培养基(g/L):

牛肉膏10.0,蛋白胨20.0,葡萄糖20.0,NaCl5.0,pH7.3

C培养基(g/L):

淀粉20.0,NH4NO32.5,MgCl20.5,K2HPO43.0,酵母膏0.5,纤维素粉5.0,pH7.3

(2)用选择和鉴别培养基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的筛选,这只是分离纯化的第一步。

为了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的实验。

请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图中③过程所发生的反应:

(3)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

在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中,酶反应速度是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来表示。

温度、pH和酶的抑制剂等条件都会影响酶的活性,若要探究温度或pH对图中②获得酶液的影响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

如果不需要,请说明理由,如果需要,那应该如何设置?

(4)其实④⑤过程还可以用发酵生产乙醇,这种方法不仅含有多种酶,能催化一系列反应,而且易与产物分离,可以反复使用。

38.[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病毒是重要的植物病原体,至今发现的致病性植物病毒约有450种,它们通过多种传播途径感染农作物,造成农作物减产,严重时会造成绝产。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将烟草花叶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转化到烟草植物中,获得了稳定遗传的抗病毒烟草植株,为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为了获得烟草花叶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即目的基因),先要分离得到烟草花叶病毒的外壳蛋白,分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再推测出,就可以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该目的基因了。

(2)在利用上述目的基因和质粒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要用相同的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原因是。

将构建好的基因表达载体用法导入烟草植物的愈伤组织细胞中,并进行筛选。

愈伤组织细胞是比较理想的受体细胞,这是因为。

(3)烟草花叶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在烟草植株中表达成功的标志是,可以用进行检测。

(4)若用含有重组质粒的某种细菌直接感染烟草植株叶片的伤口,则该植株的种子(填“含有”或“不含有”)烟草花叶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

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