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资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差异分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024535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资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差异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北省资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差异分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北省资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差异分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北省资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差异分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北省资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差异分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资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差异分析Word下载.docx

《湖北省资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差异分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资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差异分析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资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差异分析Word下载.docx

3分析模型与数据来源及处理……………………………………3

3.1相关概念……………………………………………………………………………3

3.2模型选择…………………………………………………………………………3

3.3数据来源及处理…………………………………………………………………4

4模型回归与资本及劳动的边际生产率………………………………7

4.1模型回归…………………………………………………………………………7

4.2资本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7

4.3资本和劳动单位货币边际报酬……………………………………………………9

5结论与政策建议………………………………………………………12

5.1研究结论……………………………………………………………………………12

5.2政策建议……………………………………………………………………………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3

湖北省资本与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的

差异分析

摘要:

资本和劳动力是一个经济系统运行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而资本与劳动力的配给又与他们的边际生产率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研究表明资本与劳动力的最优配给状态是它们的边际生产率相等时的状态。

所以研究资本与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的差异意义重大。

本文结合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湖北省的相关数据做湖北省资本与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以期对湖北地区的生产投资决策有所裨益。

关键词:

资本;

劳动力;

边际生产率;

单位货币边际报酬

Analysisonthedifferencebetweenthedispersionof

marginalproductofcapitalandoflaborinHubei

Abstract:

Capitalandlaboraretheessentialfactorsofproductionforaneconomicsystemrunning.However,matchingofcapitalandlaborisassociatedwiththedispersionofmarginalproduct.Weknowthatthebestmatchingstateofcapitalandlaborisastatewheretheirdispersionofmarginalproductaresimilar.Sostudyingthedifferencebetweenthedispersionofmarginalproductofcapitalandoflaborisveryimportant.ThearticleanalyzesthedifferencebetweenthedispersionofmarginalproductofcapitalandoflaborofHubeiusingrelationaldatawithDouglasproductionfunction.WehopethatinvestmentdecisionsinHubeiProvincehavebeenhelpfulthroughstudying.

Keywords:

capital;

labor;

thedispersionofmarginalproduct;

themarginalreturnsofunitcurrency

1问题的提出

资源配置是指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以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

资源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等。

资源如果能够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经济效益就显著提高,经济就能充满活力;

否则,经济效益就明显低下,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从理论上讲,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条件就是各个要素的边际生产率相等。

因此,考虑湖北省的生产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是否得到改善只需要考虑湖北省的资本存量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变化(研究基于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并把全部要素归结为资本和劳动)。

为此,研究湖北省的生产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问题的步骤是:

第一,根据湖北省的统计数据来估计湖北省的生产函数(主要用计量分析,利用SPSS软件);

第二,根据定义来计算湖北省各个年份的资本存量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

第三,比较湖北省的资本存量和劳动单位货币边际报酬的变化趋势。

第四,根据资本存量和劳动的单位货币边际报酬的变化趋势来提出改善湖北省的生产资源配置的措施。

2相关文献综述

对任何一个经济系统来讲,有效的配置生产资源中的各种生产要素是它走向繁荣昌盛的一个非常重要步骤和手段,因此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目前,这方面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如Barro和Sala-i-Martin;

Jian,Sachs和Warner;

Chen,Jian和Fleisher;

Aziz,Jahangir和Duenwald;

姚洋等对不同产业间或者不同国家之间生产资源的配置进行了研究。

张军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在近年来越来越表现出静态的特征,至今尚不具备持续的动态改进的力量,而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转轨过程则又典型地表现为以新兴工业部门的进入和扩张为特征的持续的工业化过程,继续了生产资源的配置研究。

龚六堂和谢丹阳讨论了我国各省份之间的生产要素配置的有效性问题。

首先,在估计各省份的生产函数的基础上,给出了各省份资本存量和劳动的边际回报率的大小。

其次,引入了刻划边际回报差异程度的指标——离差指标。

通过分析发现,从1970~1989年,资本存量的边际生产率的差异水平在缩小,从1989年起,边际生产率的差异水平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

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的差异从1970~1993年也在缩小,但是,从1994年开始,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的差异水平反而开始上升。

最后,他们对出现的资本存量和劳动的边际回报率差异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的解释。

阮征从新古典经济学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出发,对上海的国民生产总值,资本存量与劳动力进行回归分析,以得到资本存量与劳动力这两个生产要素相对产出弹性,并由此得出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对于产出的边际回报率。

许多实证研究都要涉及到对资本存量K的估计,但是现有研究中对K的估计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也就影响了后续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很有必要针对估计上海的资本存量K的现有研究进行一下探讨。

他从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了测算K时所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方法重新估算了上海的资本存量K的数据。

通过改进方法所估算的上海资本存量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翻了不止三番,年平均增长率为11.15%,资本积累极为迅速。

上海资本形成的路径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增量改革推动的配置效率改进使资本-产出比率自1985年来持续下降,而近年来的资本形成过快是由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倚重资本深化。

他认为,上海的经济增长在近年越来越表现出静态的特征,至今尚不具备充分的动态改进力量。

李桢业和金银花的研究表明:

近10年来长三角的政府公共投资(分配)过多地流向了上海、苏州、杭州、南京等核心城市,使这些城市的人均公共资本拥有量大幅上升,从而引发了其边际生产率递减情况的发生。

但它们的资本利用效率或技术创新水平没有明显提升(或下降),不足以抵消其资本边际生产率下降的趋势。

对这些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说,公共投资对其经济增长的意义已经在数量上表现得不明显,但对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且资本边际生产率呈递增态势的长三角外缘中小城市而言,公共投资却有着积极意义。

王争和史晋川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转型时期(1987~2002)中国工业部门生产绩效的地区异质性和短期波动的一致性背后的原因。

研究首先发现,自1987年以来各地区工业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的上升却伴随着资本边际生产率的下降,尤以东部地区最为明显。

与此同对资本边际生产率的省际分布正在由离散走向极化,而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分布变化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

接着,他们进一步确认了20世纪90年代末国企改革程度的加强是造成各地区工业生产绩救及构成成分短期波动的首要原因;

而民营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的工业生产绩效受到制度冲击的程度相对较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调节能力。

另外,劳动力教育水平也对工业生产绩效的提高发挥着显著的积极作用。

辛祥晶和武翠芳(通过对资本在城市和农村的边际生产率的测算发现,农村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始终高于城市资本的边际生产率,而且差异不断增大,这与现实中农村资金外流的矛盾说明我国城乡之间的资金流动效率是低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姚林如、杨海军和罗明针对现实经济中资本与劳动力匹配可能出现的5种情形,从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推导了厂商在完全竞争环境下的资本与劳动力理想配比值形式,并以此为对照标准分析了经济中资本与劳动力的现实匹配和理想匹配的差距对要素配置可能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了资本与劳动力近似理想配比值和现实配比值的结果,据此结果对我国的资本与劳动力匹配状况进行了初步解释。

刘智勇和胡永远选取要素投入及其使用效率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根据人力资本主要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结合技术进步对要素边际生产率、要素积累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构建了“人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要素边际生产率-要素积累-经济增长”综合分析框架。

并运用1978~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贡献率远高于其他因素。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要讨论一个省的生产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问题(以湖北省为例)。

3模型的选择与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3.1相关概念的定义

边际生产率是指生产函数的一阶导数,是指在各种产业中每多增加一单位的生产要素(如劳工、资本等)所能增加的生产量。

当边际生产率过低或接近零时,表示该产业的发展规模已经接近饱和,人力物力应转投向其他的产业。

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是指单位资本的变化所引起的GDP的改变量,也就是生产函数对资本的一阶偏导数;

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是指单位的劳动力变化所引起的GDP的改变量,也就是生产函数对劳动的一阶偏导数。

单位货币边际报酬是指投入单位货币购买生产要素所带来的边际报酬。

即单位货币边际报酬=边际报酬*(1/要素价格)。

3.2模型的选择

为了便于研究,作如下假设:

(1)生产满足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即Y=AKaLb,其中A代表技术因素,但在本文中对技术因素不作考虑;

K代表资本,L代表劳动;

a、b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对产出的贡献率。

(2)生产函数以常数规模回报,也就是说规模报酬不变,即a+b=1,有了这个假定我们只要求出资本对产出的贡献率a,就可以计算出劳动对产出的贡献率b。

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湖北省统计年鉴》。

首先对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做一些处理方便估计资本对产出的贡献率a,因为Y=AKaLb,对等式两边求自然对数得,

lnY=lnA+alnK+blnL

在上式中,因变量Y代表湖北省的GDP,自变量为资本和劳动。

也就是说Y=F(K,L),为了方便估计出资本对产出的贡献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