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PPT资料.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937324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36.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PPT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PPT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PPT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PPT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PPT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PPT资料.ppt

《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PPT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PPT资料.ppt(10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PPT资料.ppt

举例:

荔枝园的例子。

病害的识别与诊断,病状及病症的概念,病状:

植物本身表现出来的症状。

如:

萎蔫、畸形、腐烂、变色、坏死病症:

病原体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真菌病害,主要病状:

腐烂:

立枯、猝倒、死苗、根腐、疮痂、溃疡畸形:

根肿、卷叶、果畸萎蔫:

枯萎、青枯、黄萎主要病症:

霉状物:

菌丝体和繁殖体:

霜霉、灰霉、黑霉白霉等粉状物:

孢子聚集而成:

白粉、锈粉、黑粉等粒状物:

孢子器、孢子盘、子囊壳、菌核等构成,细菌病害,主要病状:

软腐、叶斑、叶枯、角斑、疮痂、溃疡畸形:

腐烂装的病部产生脓状物溢脓在萎蔫状的病株茎基部的维管束中常溢出菌脓。

(85%湿度,经24-48小时)举例:

青枯、枯萎、根腐的区别,病毒病害,主要病状:

全株性:

矮缩、花叶、黄化、皱缩局部性:

坏死斑、明脉、枯顶畸形:

丛枝、巨芽、巨花、线叶牛奶、糖、磷酸二氢钾等钝化,农药:

植病灵。

病毒复制、传导等,病毒分类,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马铃薯花叶病毒:

X病毒Y病毒种子带毒-消毒-高锰酸钾、磷酸三钠等,线虫病害,主要病状:

畸形:

根瘤(侧根、次根),从根、植株矮小或黄化。

顶芽坏死、花芽坏死、茎叶坏死、组织坏死、根腐等。

辛硫磷,克百威、阿维(30CM以下)、毒死蜱(30CM以上)假单孢杆菌。

病害诊断,诊断病害的步骤和方法:

无生理性病害中心病株真菌细菌有侵染性病害观察病状、病症病毒线虫,虫害的识别和诊断的基本知识,常见虫害:

常见害虫、螨类及软体动物,常见害虫,同翅目:

如蚜虫、粉蚧、白粉虱等。

具有刺吸式口器。

吸汁液、有卵、若虫、成虫,无蛹阶段。

缨翅目:

如各种蓟马。

具有锉吸式口器。

鳞翅目:

如棉铃虫、烟青虫、小菜蛾、菜粉蝶。

具有咀嚼式口器的幼虫。

双翅目:

如叶瘿蚊、瓜实蝇、美洲斑潜蝇等。

具有舐吸式口器。

鞘翅目:

如黄曲跳甲,天牛等。

半翅目:

如蝽蟓。

螨类。

软体动物。

常见虫害的诊断方法,形态特征。

害虫残留物(卵壳、蛹壳、脱皮等)

(1)叶片被食,形成缺刻。

(2)叶片上有线状条纹或灰白、灰黄色斑点。

(3)分泌蜜露,害虫通过产生蜜露排泄物覆于蔬菜表面成黑色斑点,,生理性病害的识别与诊断,

(一)、植物营养1、根据植物需要的矿质元素的多少。

分为

(1)、大量元素:

N、P、K。

(2)、次量元素:

S、Ca、Mg。

(3)、微量元素:

Fe、Mn、Cu、B、Zn、Mo、Cl。

常见的缺素诊断,植物药害的识别及预防的基本知识,药害是指使用农药不当而引起植物发生的各种病态反应。

包括:

组织损伤、生长受阻、植株变态、减产、绝产、死亡。

药害分类,根据出现时间快慢:

1、急性药害(10天内),2、慢性药害(10天后)。

根据药害的程度:

轻、中、重。

药害的原因,

(1)、农药的质量。

(2)、农药的理化性质。

(3)、农药混用不当。

(4)、用量过大。

(5)、包装或容器不洁。

(6)、施药的次数和间隔期。

(7)、施药的方法。

发生药害的主要症状,1,斑点:

褐斑、黄斑、枯斑、网斑。

(不会蔓延)2、黄化:

主要在茎叶部位,以叶片黄化较多。

3、畸形:

卷叶,丛枝。

4、枯萎:

除草剂5、生长停止。

(1997年海南文昌)6、不孕。

药害的补救措施,1、叶面肥。

(以高氮为主)2、排灌(除草剂或灌根引起的)3、生长调节剂(DA-6、动力2003、芸苔素、赤霉素、奈乙酸等),常见病害的诊断及防治方法,瓜类病害,黄瓜黄瓜霜霉病黄瓜黑星病黄瓜灰霉病黄瓜角斑病黄瓜炭疽病瓜类瓜类枯萎病瓜类病毒病,黄瓜霜霉病,病原:

鞭毛菌亚门真菌。

(古巴假霜霉)发病特点:

适宜温度15-22度,相对湿度85%,阴雨和晴天交替出现的天气,发病重。

(病菌主要是残留在越冬植株),症状:

成株发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

发病初,叶片正面产生水渍状淡绿色或黄色小斑点,后渐扩大,由黄色变成淡褐色,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的病斑,在叶片背面病斑处生成紫灰色霉层。

潮湿时霉层呈黑色。

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全叶黄褐色,干枯死亡。

黄瓜霜霉病在田间多先从低洼潮湿园开始,然后形成中心病株继续向四周扩大蔓延。

病菌可借助气流、雨水传播。

黄瓜霜霉病,黄瓜霜霉病(叶背面),黄瓜霜霉病(叶正面),综合防治:

防治黄瓜霜霉病应当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改善栽培条件,创造有利于黄瓜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

在目前还缺少高抗品种的情况下,要注意观察,一旦发现病株,必须马上喷药,喷时要仔细、均匀。

1.选用品种:

选用津研4号、津研6号、津杂1号、津杂2号、津春3号、中农5号等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

培育壮苗,苗床增施有机肥料,尽量采用营养钵育苗,防止幼苗徒长和老化,提高幼苗抗病力。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远离温室、大棚的地块栽培,减少传染源。

深翻和整平土地,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

生育期控制灌水,雨季及时排水,降低空气湿度。

及时摘除病、老、黄叶,加宽行距,改善通风条件。

保护地内加强通风,铺设地膜,利用无滴薄膜,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3.高温闷棚:

闷棚前一天浇水。

在晴天上午闭棚提高4.棚、室内的温度至4446,保持2小时,后适当通风,恢复常温,隔35天重复1次,可抑制病情的发展。

4.清洁田园:

收获后清理病株残体,深埋或烧毁。

收获后,每公顷撒300千克石灰粉消毒。

5.生态防治:

控制棚、室内的温度,避开适于发病的温度范围。

白天迅速增温至28以上,傍晚迅速降至1112。

以此抑制病菌的发展。

然而黄瓜霜霉病毕竟是一种常见的易发病,对于已表现出症状的中心病株,只有通过药剂防治或拔除,才能控制病害的蔓延。

6.药剂防治

(1)幼苗定植前,可先集中对幼苗喷一次药,然后带药移苗。

(2)定植后搞好病害预测工作,要求在历年发病情况及天气预报的基础上,确定适当的喷药日期,心量在发病前7-10天开始喷药。

对中心病株应连续喷射3-4次,并摘除病叶。

(3)喷药间隔时间和喷药次数则视田间(及大棚温室)情况而定:

多雨要在雨前喷药,喷后遇雨应在雨后补喷,干旱则少喷,高湿则多喷。

(4)推荐浓度:

据试验,72%杜邦克露600倍液,20%霜力克6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均匀喷雾。

72%普力克水剂800倍,甲霜灵锰锌500倍小窍门:

1:

100的尿素:

糖:

水,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症状特点:

幼苗期子上产生圆形或卵圆形水浸状病斑稍凹陷,后变褐色于枯。

成株期叶片上初生针头大小水浸状斑点,病斑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上产生乳白色黏液,即菌脓,于后成一层白色膜,或白色粉末状物,病斑后期质脆,易穿孔。

茎、叶柄及幼瓜条上病斑水浸状,近圆形至椭圆形,后呈淡灰色,病斑常开裂,潮湿时瓜条上病部溢出菌脓,病斑向瓜条内部扩展,沿维管束的果肉变色,一直延伸到种子,引起种子带菌。

病瓜后期腐烂,有臭味,幼瓜被害后常腐烂、早落细菌性角斑病常与霜霉病相混淆,识别时可注意区分:

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上产生白色菌脓,干燥后为白色膜状或粉末状,这与霜霉病叶背病斑上长出的紫黑色霉层不同;

叶部病斑后期穿孔与霜霉病后期不穿孔不同;

为害瓜条,腐烂有臭味,霜霉病不为害瓜条。

细菌性角斑病的病原,病原:

丁香假单孢杆菌,黄瓜细菌性角斑,角斑在叶片和瓜上的危害状,发病特点:

病菌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

病菌靠种子远距离传播病害。

土壤中的病菌通过灌水、风雨、气流、昆虫及农事作业在田间传播蔓延。

病菌由气孔、伤口、水孔侵入寄主。

发病的适宜温度18一26,相对湿度75以上,湿度愈大,病害愈重,暴风雨过后病害易流行。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重茬,氮肥过多,钾肥不足,种植过密的地块,病害均较重。

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种子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90分钟,清水冲洗后催芽播种,或用新植霉素3000倍液浸种30分钟,再用清水浸4小时,捞出催芽播种。

(2)加强栽培管理重病田与非瓜类蔬菜轮作2年以上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雨后做好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3)清洁田园生长期及时清除病叶、病瓜,收获后清除病残株,深埋或烧毁。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新植霉素5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以上药剂可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喷,次,连续喷34次。

喷药须仔细周到地喷到叶片正面和背面,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霜霉病与细菌性角斑病的综合防治,

(1)72%普力克水剂800倍+47%加瑞农600倍+88%水合霉素1500倍。

(2)雷多米尔600倍+75%百菌清600倍+72%农用链霉素(500或1000万单位)1500倍,黄瓜白粉病,症状:

苗期至收获期均可染病,叶片发病重,叶柄、茎次之,果实受害少。

发病初期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以叶面居多,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即病原菌无性阶段。

发病后期,白色霉斑因菌丝老熟变为灰色,病叶黄枯。

有时病斑上长出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后变黑,好病菌的闭囊壳。

白粉病的病原,病原:

子囊菌单丝壳真菌。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如津杂1号、2号、3号、4号,津早3号等品种较抗白粉病,可因地制宜选用。

(2)生物防治。

喷洒2%农抗120或2%武夷菌素(BO10)水剂200倍液,隔67天再防1次,防效90%以上。

(3)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翠贝3000倍+护农1000倍、5%己唑醇2000-3000倍等,技术要点是早预防,午前防,喷周到及大水量。

黄瓜白粉病,黄瓜灰霉病,主要为害幼瓜、叶、茎。

病菌多从开败的雌花侵入、致花瓣腐烂,并长出淡灰褐色的霉层,进而向幼瓜扩展,致脐部呈水渍状,幼花迅速变软、萎缩、腐烂,表面密生霉层。

较大的瓜被害时,组织先变黄并生灰霉,后霉层变为淡灰色,被害瓜受害部位停止生长、腐烂或脱落。

叶片一般由脱落的烂花或病卷须附着在叶面引起发病,形成直径2050毫米大型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明显,表面着生少量灰霉。

烂瓜或烂花附着在茎上时,能引起茎部的腐烂,严重时下部的节腐烂致蔓折断,植株枯死,灰霉病的病原,病原:

半知菌灰葡萄孢真菌。

黄瓜灰霉病,黄瓜灰霉病,发病条件:

本病由真菌引起。

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翌春借气流传播,其次是雨水和农事传播。

发病的适温为2025,高湿条件下发病严重。

在棚、室条件下,冬季由于温度低、湿度大而易发病流行。

1.田间管理:

高畦栽培,覆盖地膜,降低田间湿度。

合理灌水,忌大水漫灌,忌阴天、傍晚灌水。

灌水后及时通风排湿。

保护地适当提高温度,促进健壮生长发育。

2.清洁田园:

及时摘除多余的花、残花,减少侵染。

初见病花、病果及时摘除深埋。

3.药剂防治:

发病初可用50%克菌灵1000倍液;

50%速克灵1000倍液;

50%扑海因100O倍液;

50%农利灵1000倍液;

50%多霉灵1500倍液,上述药之一,每56天喷1次,连喷23次。

保护地可用百菌清烟剂防治。

黄瓜黑星病,症状:

黑星病可为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