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及答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367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及答案.doc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及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及答案.doc

第一二单元检测题

(一)

1.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二月革命造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C.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2.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A.二月革命  B.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3月18日革命)

   C.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3.1918~1920年,苏俄人民响应布尔什维克党“一切为了前线”的号召,发扬拼命精神,忘我劳动。

这里的“前线”,指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线

   B.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前线

   C.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前线

   D.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

4.列宁说,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导致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C.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帝国主义仇恨苏俄,对其实行经济封锁

5.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

 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展②是苏维埃政权经济政策的一定程度的倒退

   ③是利用市场和价值规律发展经济的一种尝试④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步骤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苏联这一名称始于( )

 A.1921年  B.1922年  C.1925年  D.1927年

7.苏联进行“一五”计划建设时的领导人是( )

 A.列宁  B.斯大林  C.布哈林  D.戈尔巴乔夫

8.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力量和资金用于( )

 A.农业  B.轻工业  C.能源和交通运输业  D.重工业

9.1936年苏联新宪法宣布苏联是( )

 A.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B.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C.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D.民主社会主义国家

10.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B.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

  C.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D.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和践踏

11.在世界范围内,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其理由有()

①经济相对落后②社会矛盾尖锐③统治危机很深④国土面积大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

12.历史上俄、英都发生过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到来的革命,二者的主要不同之处()

A.建立的社会制度B.革命进行的方式C.人民群众的参与D.旧统治的结束

13.下列哪些事件,促使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a.彼得一世改革b.1861年改革c.1917俄国二月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

A.abc  B.ac  C.bcd D.bd

14.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A.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生产B.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实行部分私有化D.用粮食税代替粮收集制

15.苏联的工业化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以重工业为中心B.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

C.农业发展滞后D.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进行

16.列宁说: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的根本原因B.没有世界大战就没有十月革命

C.战争激化社会矛盾,加速革命爆发D.十月革命必须借助于对外战争

17.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二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②十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政权④十月革命后俄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③B.①③C.①④D.③④

18.列宁曾用“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

这里“改良主义的方法”是指()

A.工业化政策B.农业集体化政策

C.新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不同之处是()

A.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斗争B.工人是革命的主要力量

C.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D.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20.20世纪30年代,如果莫斯科人与外国人联系寄信时地址栏写的国名应是()

A.社会主义国家联合体B.苏维埃俄国

C.沙皇俄国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21.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资本主义D.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性质

22.列宁把新经济政策比喻为"退一步,为了进两步"。

这说明列宁认为()

A.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历史倒退 B.有必要退回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部分恢复资本主义是为了建立更雄厚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D.现在进行尝试,将来发展更为高水平的资本主义

23.苏联只用十多年时间就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对此发挥了积极作用的有()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③当时世界相对和平的环境④继续推行新经济政策所发挥的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表明他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有益探索的是()

A.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创建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5.十月革命后,列宁一直在探索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依据国内形势的变化调整经济政策。

在1922年初的苏俄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小商贩在自由市场出售面包   B.工人到市场购买粮食

C.农民的粮食全部交给国家    D.资本家经营鞋帽厂

26.操纵巴黎和会的三巨头中,不包括( )

 A.克里孟梭  B.威尔逊  C.劳合·乔治  D.奥兰多

27.在《凡尔赛和约》中,没有形成最后决议的问题是( )

 A.领土问题  B.殖民地问题  C.军事问题  D.赔款问题

28.在《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 )

 A.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  B.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

   C.德国海外殖民地被英美等国瓜分   D.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29.关于国际联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是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B.成立后长期被英法所控制

   C.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D.二战后被改组为联合国

30.在华盛顿会议上,居主导地位的国家是( )

 A.英、法、美  B.英、法、日  C.英、美、日  D.法、美、日

31.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主要矛盾是( )

 A.英美矛盾  B.英法矛盾  C.美日矛盾  D.美法矛盾

32.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繁荣”背后隐藏的危机包括( )

 ①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益严重②分期付款的消费促成虚假繁荣

   ③通货膨胀率高居不下④过度的股票投机增加了金融风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首先在发生。

( )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34.经济危机发生后,资本家销毁产品的目的是( )

 A.刺激消费  B.扩大再生产  C.稳定价格  D.改换新产品

35.这次大危机的特点中,不包括()

 A.工农业、商业金融全面危机  B.破坏性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危机

   C.危机首先从战败国发生    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战争的危险

36..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的调整。

( )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金融

37.世界上最早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

 A.德国  B.意大利  C.日本  D.西班牙

38.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C.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  D.德国策划慕尼黑阴谋

50.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苏联史》

材料二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宁又说:

“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材料四 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全集》

回答:

(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

“后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5)结合材料归纳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转变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第一二单元检测题

(二)

39.德国法西斯能够通过合法方式夺取政权,主要原因有( )

 ①垄断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极权统治②纳粹党利用了人民对现状的不满

   ③骗人的宣传欺骗了社会的信任④通过国会纵火案打击了共产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0.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意大利

41.人类探索社会主义的时代开始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A、俄国二月革命B、俄国十月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D、巴黎公社建立

42.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同时并存的两个政权是指()

①沙皇政府 ②临时政府 ③工兵代表苏维埃 ④人民委员会 ⑤苏联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⑤

43.俄国十月革命推翻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