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毕业会考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367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毕业会考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历史毕业会考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历史毕业会考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历史毕业会考模拟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历史毕业会考模拟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毕业会考模拟试题.doc

《初中历史毕业会考模拟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毕业会考模拟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历史毕业会考模拟试题.doc

初中历史毕业会考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水稻和粟的种植是远古人类生活史上史无前例的飞跃,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远古居民分别是什么吗?

A.元谋人、北京人       B.元谋人、半坡人

C.河姆渡人、半坡人   D.河姆渡人、北京人

2、改革是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请指出商鞅变法的哪项内容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A.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废除旧贵族特权 D.建立县制

3、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较早在我国提出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韩非子   C.秦始皇   D.孙中山

4、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文明的融合最大的贡献是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A.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B.使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C.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D.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5、东汉时,人们要丈量土地面积,计算仓库容积,测量距离远近等,所运用的方法最有可能借鉴

A.《齐民要术》 B.《史记》   C.《水经注》   D.《九章算术》

6、史学界之所以肯定武则天,最主要的原因是

A.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B.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重用有才能的人       D.首创殿试和武举

7、下列科技成就按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①《齐民要术》 ②《本草纲目》 ③《九章算术》 ④都江堰 ⑤活字印刷术

A.③②①④⑤ B.③①④@②   C.④③①⑤②   D.④①③②⑤

8、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你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读到活字印刷的《资治通鉴》   B.参加岳飞的岳家军抗金

C.到四川经商时使用纸币               D.欣赏到《清明上河图》的真本

9、“封候那我意,但愿海波平”中,“我”的杰出贡献是

A.抗倭胜利   B.收复台湾   C.虎门销烟   D.黄海抗日

10、明朝和清朝前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时期,其主要表现有

①皇权或君主专制的强化 ②反映了手32212场生产面貌的科技著作出现 ③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④闭关锁国政策⑤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11、“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规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开放广州、上海等通商口岸       D.割香港岛给英国

12、“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刺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D.一定程度上抑制外国经济的势力扩张

1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B.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C.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D.掀起了全国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潮

14、青年学生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骄子。

下列史实最能反映他们为了民族利益挺身而出。

站在社会潮流浪尖的是

A.新文化运动   B.四五运动   C.五四运动   D.西安事变

15、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   C.人民解放战争   D.抗日战争

1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的重大意义是

A.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开始

B.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C.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道路

17、某校八年级同学要准备一期“近代中国摄影作品展”,你认为不可能找到的历史照片是

A.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留影   B.重庆谈判国共双方代表合影

C.慈禧太后的宫廷生活照           D.林则徐虎门销烟时的留影

18、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A.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C.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D.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19、下表说明了

工农业总产值┃

比上年度增长

1973年

3967亿元

92%

1975年

4504亿元

11.9%

A.70年代是我国工农业生产迅速增长的时期

B.“文化大革命”期间真正实现了“抓革命,促生产”

C.周恩来、邓小平的整顿促进了经济形势的好转

D.国民经济仍有一定发展,不能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

20、把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和古代和印度人发明的十个数字符号传到欧洲的是

A.古代希腊人   B.意大利人   C.奥斯曼土耳其人   D.阿拉伯人

2l、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奥运火种取自于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这里是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巴比伦

22、假如你与旅行家马可·波罗结伴而行,当你们来华时,不可能经历的事件是

A.随成吉思汗的军队统一蒙古   B.与蒙古人、阿拉伯人、波斯人等一起联欢

C.与元世祖一起下棋           D.共同研究《资治通鉴》

23、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新航路开辟最主要的共同意义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C.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     D.为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

24、汉漠拉比法典、《人权宣言)》,美国1787年宪法的实质都是

A.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B.以法治国,依法办事

C.维护工农大众的利益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5、五一长假期间,小聪同学坐火车到云南考察了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远古人类遗址,那么下列关于火车跟铁路的说法不够准确的是

A.火车是英国人史蒂分孙利用蒸气机发明的

B.火车和铁路的出现开辟了交通运输新纪元

C.是中国近代时尚的交通工具之一,推动了中国近化进程

D.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京张铁路

2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主要因素有

①火车的发明 ②汽车和飞机试制成功 ③有线电话研制成功④发明了无线电报 ⑤有线电报的发明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   C.③④⑤   D.②③④

27、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人类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是

A.阿基米德发现的比重原理   B.中国古代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发明和应用

C.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   D.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

28、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点的表现是

A.慕尼黑会议   B.德国进攻波兰  C.德国入侵苏联   D.进行“静坐战”

29、为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实行的改革有

①罗斯福新政②赫鲁晓夫改革③卡达尔改革④邓小平改革⑤戈尔巴乔夫改革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

30、大众牌汽车的部件来自四大洲的20多个国家,西门子5万多个产品的部件来自130个国家。

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被各国广泛利用   B.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世界经济发展出现全球化趋势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

( )31、中国商朝的甲骨文、古埃及象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发明的阿拉伯数字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 )32、商鞅变法和日本的大化改新最主要的历史贡献都是使本国封建制度开始确立。

但日本向封建社会过渡相当于中国的唐朝,比中国晚了整整1000年。

( )33、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几代皇帝共同努力、励精图治的结果。

( )34、唐朝、元朝和明朝都实行了开放的外交政策,鉴真、马可·波罗、郑和都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 )35、最早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是《尼布楚条约》;最早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是《马关条约》;使清政府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的是《辛丑条约》。

( )36、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居民和士兵达五十万人以上。

这些事实都充分暴露了列强野蛮残酷的侵略本质。

( )37、1928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

( )38、欧洲最早文明是古代希腊的爱琴文明。

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1世纪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进入奴隶制时代。

( )39、美国内战既是一场民族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它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 )40、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慕尼黑会议。

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阡陌封疆,丈量土地,对农民进行授田,承认田地私人所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国家土地多少收税。

材料二:

唐太宗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规定:

凡年满十八周岁男子授田八十亩,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永业田二十亩。

他还实行租庸调制,成年农民只需每年向国家交纳数量轻的赋税,称“租”和“调”,服徭役二十一在或用很轻的绢布代替服役,称“庸”。

材料三: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四: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所有制承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农业收成按规定交完农业税或集体提留后,其余大部分归承包农户自己支配。

材料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我国农村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

——摘自温家宝总理2006年3月5日,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判断这是历史上哪次改革的内容?

结合材料三分析它从法律上肯定了一种什么土地制度。

(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积极作用。

(2分)

(3)根据材料三判断这是什么文件提出的土改目的?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有何意义?

(2分)

(4)材料三与材料一、二反映的土地制度有何本质区别?

材料四与材料三的实行的土地政策又有何本质区别?

(2分)

(5)根据材料四、五分析我国能够在去年“彻底取消农业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结合你所了解实际谈谈广大农民朋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应如何发挥主人翁精神?

(2分)

4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1年6月22日丘吉尔的广播讲话)……俄国的灾难也是我们的灾难,我们将全力援助俄国人民。

材料二: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演说:

“从波罗的海边的斯德丁到亚里亚海边的底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铁幕”后面的中欧和西欧国家正“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英语国家应联合起来对付苏联。

材料三:

二战后,美国凭借极度膨胀的经济军事势力,积极谋求全球霸权。

苏联的强大及共产主义影响的扩大,阻碍了美国全球霸权的实现。

材料四:

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频繁,恐怖活动增多,世界仍不安宁。

联合国在维和与反恐方面的作用亟待加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俄国的灾难”是指什么事件?

他为何表示“援助俄国”?

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后来形成了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