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建设进度和预期成果Word下载.docx
《第五部分建设进度和预期成果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部分建设进度和预期成果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就业指导委员会和畜牧科技培训中心为支撑,以建立配套的法规政策、规范的规章制度体系、健全的激励机制为保障,发挥政府、行业、学校、企业
各自在政策制定、产业规划、人才技术、设施设备、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优势和职能,促进资源集成与共享,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实现政府主导、行业
指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校企紧密联系合作的集团化办学,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资源统筹集约化,管理运行规范化,校企办学一体化。
建立人
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招生就业指导、畜牧科技培训等良性互动合作机制,
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实现学生、学校、企业、政府等多方共赢,实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的新突破。
分项目标建设任务:
建设任务:
及年度建1.建立健全省畜牧职教集团专业建设指导委校企合作办学1.探索建立省畜牧职教集团管理运行体建设任务:
员会等各工作委员会并制定发展规划;
体制机制创新设任务制机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1.进一步探索、完善省畜牧职教集团管理运2.每年发展职教集团新理事单位20家;
与建设2.探索建立科技研发、应用推广与服务行体制机制,形成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3.成立科技培训中心和科技服务中心;
机制;
2.发展职教集团新理事单位,使总数达到4.成立顶岗调度处并探索建立校内外实习实3.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创新人才培养150家;
训协调管理办法,落实学生实习实训;
模式,并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人才3.完善学生实习实训制度、机制;
5.每年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分析人才供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机制;
4.完善校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标准;
需情况,提出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指导意见并形成4.探索建立畜牧科技培训机制;
5.逐步完善各种校企互动合作的激励政策机制;
5.完善校企双方人员互聘办法;
及相关考核办法;
6.制定校企双方人员互聘办法;
6.制定各种激励政策及相应的考核办6.配合职教集团的有效运作,完善社会服7.探索建立招生与就业指导机制;
法;
务网络,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服务成效;
8.完善校激励“双师”素质人才成长的内人事7.共建信息化共享平台。
7.完善信息化共享平台。
管理、绩效分配、教学管理及质量保障制度;
9.共建职教集团网站。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调整专业结构,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订培养
方案,围绕就业岗位(群),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技能包”为切入点,构建融知识、技能与素质为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即以职业
资格标准中的“应知应会”内容为主线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在理论教学的相应课程中落实“应知”内容,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落实“应会”内容,以
“技能包”为课程建设的突破口,确定课程标准。
三年完成6个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建成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4门省级精品课程、
33门院精品课程;
与企业合作开发56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及有行业特色的实训教材,开发多媒体课件64个。
人才
培养分项目标重点模式及年度建专业建设任务:
创新建设任务:
设任务及专1、在实施中完善6个重点建设专业的人才与1、开展6个重点建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1、形成6个重点建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方业群培养方案,并通过专家验收。
课程计及调研论证。
案及调研论证报告,并开始实施。
建设2、完成6个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制体系2、开展6个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制定2、开展6个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定工作,并通过专家验收。
建设工作。
制定工作;
3、完成17门工学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其中3、完成24门工学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其3、完成22门工学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其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院中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中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级精品课程。
院级精品课程。
11门院级精品课程。
4、完成17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行业特色4、完成18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行业特色的4、完成21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行业特的实训教材编写工作。
组织专家对实训材进行评实训教材编写工作;
色的实训教材编写工作;
审验收。
5、启动22个多媒体课件制作工作。
5、完成21个多媒体课件制作工作。
以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和优化双师结构为重点,围绕重点专业建设,采取培养与引进并举、专职和兼职并重的方针,实施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计划。
依托校内实训基地,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增强教师的生产能力和经营能力;
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与科技帮扶相结合,增强
教师服务“三农”能力;
依托山东畜牧职业教育集团,与挂职锻炼相结合,增强科研开发能力。
三年建设期内,与行业企业合作培养专业骨干教师,
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使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
加快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培养与聘请(聘用)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
家19人作为专业带头人,聘用本行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174人,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50%。
分项目标重点
及年度建专业师资
设任务及专队伍建设任务:
业群建设建设任务:
1(继续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1(采取措施,继续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建设1(培养和引进专业带头人19名;
2(培养骨干教师24名;
2(培养骨干教师27名;
2(培养骨干教师29名;
3(培养和引进双师素质专业教师41名;
3(培养双师素质专业教师43名;
使双师型3(培养双师素质教师43名;
“双师型”教师使双师素质的比例达88.7%;
素质教师比例达93.1%。
比例达84.9%。
4(建立272人的兼职教师库。
4、建立309人的兼职教师库。
4、建立226人的兼职教师库。
5、完善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师资培训体5、形成成熟的师资管理制度,包括绩效考5、开展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人事分配制度改系、外聘教师管理办法。
核制度、奖惩措施、双师素质资格认定以及兼职革,建立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完善师资培训体系。
6(建立岗位设置及管理办法。
教师的聘任办法等。
分项目标建设内容2010年12月2011年12月2012年12月
及年度建
设任务建设目标:
根据“实践性、职业性、开放型”的原则,采用校企合作、校地合作、项目推进等多种方式,围绕重点专业建设一批融顶岗实习、培训、职业技
能鉴定、技术研发和生产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室和实践教学基地。
突出实训基地的“示范性(建设标准、管理规范及产学结合)、共享性(学院内部各
专业、畜牧兽医职教育集团和全国同类院校)和服务性(服务教学、服务行业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最终目标。
三年建设期
内,完成19个专业实验室的改建、提升,重点建设养鸡、养牛、养猪、宠物驯养和繁育、饲料加工、兽药生产和食品加工7个教学工场、1个教学动
物医院和动物疫病检测、宠物美容护理2个实训中心,建立六个“校中厂”,充分发挥实训实习、教学科研、产业开发和社会服务等四大功能,生产
性实训比例达82%以上。
通过多种形式与行业企业、山东畜牧职业教育集团合作,建设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到2012年底,职教集团成员发展到41
家,校外合作企业发展到247家,建设“厂中校”10个,满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重点实验建设任务:
专业实训建设任务:
1(完成各专业实验实训室的提升建设规建设任务:
及专条件1、完成各个专业实验实训室的提升建设规划;
划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
1(完成各专业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工作,并业群建设2、完成各个教学实训工场、实训中心和教学2、完成教学工场、实训中心和教学动物通过专家验收;
建设
动物医院的设计规划工作;
医院的设计规划及配套设施的规划,并开工建2(完成各教学工场、实训中心的建设工作,
3、完成1555万元仪器设备招标、采购、安装、设;
并通过专家验收;
调试等工作;
3、完成1573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招标、3(完成1539万元的仪器设备的采购、安装、
4、形展对各教学工场和实训中心的管理办法,采购、安装、调试等工作;
调试工作。
修改和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
4、完成各教学工场和实训中心的管理办4、完成项目验收的各项工作;
5、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比例达75%;
法,修改和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
6(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比例达82%;
6(职教集团成员发展到100家,校外合作企5(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比例达78%;
7、职教集团成员发展到150家,校外合作
业发展到189家。
6(职教集团成员发展到120家,校外合企业发展到247家。
作企业发展到221家。
在继续强化校企合作的同时,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进一步增强服务效能,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培训,提供多渠道、多手
段的技术服务,实施“五大工程”(网络化服务工程、科技研发与推广工程、企业职工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对口支援工程),建立
“四动机制”(人才培养推动、校办产业带动、校企农三方联动、品牌效应拉动),三年内联合研发30种新产品、新技术,培训企业技术人员3000
人次、培训农民18000人次,带动10000户农民致富;
对口支援10所畜牧兽医类职业学校。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畜牧业转型与发展,
带动农民增收,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任务:
1、依托服务网络,每年深入企业、1、继续实施培训工程,每年深入企业、农农村培训实用技术1000人次,开展农村建设任务:
村培训实用技术1000人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6000人次,带动1、继续实施培训工程,每年深入企业、农村培训移培训每年6000人次,带动3000户农民从事畜3000户农民从事畜牧业致富;
实用技术1000人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牧业致富;
分项目标2、每年派出专业老师30人次到畜牧6000人次,带动4000户农民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