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优秀名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优秀名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优秀名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端午日
本命年的回想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世界民俗风情展”综合实践活动
写作:
从生活中找“米”
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走进图书馆
单元小结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参考教学案例
个性化备课
(一)课前学习:
1.浏览本单元所有课文。
2.开始本单元学习,刚好是“国庆”节后,“重阳节”将临。
要求:
同学们利用假期,回家向家人、长辈或者通过图书、网络了解“重阳节”的来历、活动形式、和现今的发展变化,作好记录以备交流。
除此外,你还知道哪些节日?
(二)课堂学习:
1.交流课前所积累的知识,明确“重阳节”之类的传统节日有哪些,简述特征性的活动。
2.了解单元内容,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问题情境:
(1)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像最深刻?
为什么?
(2)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
(3)了解单元内容后,你有何感受?
3.布置任务:
根据单元内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
(三)组建活动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1.问题情境:
你知道我们常州有哪些风俗习惯吗?
给大家讲讲。
(讨论,交流)
2.针对单元主题,商讨单元学习专题,并拟订实施方案,自由交流,确定自己的专题。
开展一次世界民俗文化(包括我国各民族的)调查的综合实践活动,合作调查,通过网络、图书查询等多种形式,领略人类大家庭的民俗风情。
主题鲜明、范围宜小,可以以展板、ppt投影的形式展示。
3.自由组合专题研究小组,制定活动计划、方案。
(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
)
教
学
反
思
十、《社戏》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和主要情节。
2.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的乐土之乐。
课前准备:
1.查字典扫除生字词。
2.把自己在阅读中喜欢的语句尝试批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绚烂的图画,犹如一个个欢快活泼的音符,有说不尽的乐趣,道不完的喜悦(请多名同学说出自己童年的趣事,不做阐发,意在勾起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熟悉小说脉络。
学生阅读归纳,教师点拨:
小说按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三部分组成。
其中,看社戏是主体部分,可分四层:
看戏前的波折——看戏中的见闻感受——看戏——偷吃罗汉豆。
2.再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看看课文的情节是如何发展的。
明确:
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看社戏前的波折(详写)——夜航去看社戏途中(详写)——赵庄看社戏(详写)——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六一公公送豆。
三、深入探究:
作者说“平桥村”是他的乐土,请你说说有哪些让他感到快乐的人、事、物。
小组讨论后发言。
(淳朴好客的大人小孩,钓虾放牛看戏,悠闲的乡村生活……)
四、课后学习:
1.继续熟悉掌握一些字词:
归省:
xǐng行辈:
há
ng惮:
dà
n絮叨:
xù
dāo怠慢dà
i
撺掇:
cuānduō凫水:
fú
潺潺:
chá
n歌吹:
chuī蕴藻:
yù
nzǎo
家眷:
juà
n皎洁:
jiǎo漂渺:
piāomiǎo纠葛:
jiūgé
2.诵读“一出门……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第二课时
1.理解社戏之乐在何处
2.通过优美语段体会本文风情美,从欢快活泼的写人、叙事、描景中领悟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念之情。
(一)导入:
复习上堂课内容。
(二)重点赏析:
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中的写景部分,体会美丽景色对愉快心情的衬托作用:
景美,小伙伴们纯真的友情更美。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美丽景色的?
引导学生明确:
(1)嗅觉,如豆麦和水草发散出清香;
(2)视觉,如月色朦胧,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3)听觉,如似乎听到歌吹了;
(4)想象,如料想便是戏台。
2.课文最后一段虽很简短,但实在是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蕴含着深刻的含义。
那一晚的戏,看得人昏昏欲睡,气得小伙伴们破口大骂;
那一晚的豆,也只是滴着露水,带着泥土气息的普通罗汉豆。
那么,文中为什么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一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
究竟好在哪里呢?
原来“看社戏”和“偷豆吃”是“我”在平桥村这块乐土感受最强烈,印象最深刻的两件乐事,它们给“我”的少年时代带来最美好、最愉悦的心灵感受,使我永远不能忘记那里人们朴实、真诚、善良和聪明能干,也不能忘记美丽动人的江南水域风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这一切都是“我”在“那夜”以后的城镇生活,人生旅途中再也不曾感受到的。
因而,这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既表达了“我”对乐土生活的赞叹,又抒发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拓展延伸:
许多童年时代的美好东西现在已经没有了,比如以前过年时的一些传统活动,自己炒瓜子花生,蒸馒头团子,正月十五自己做兔子灯……其实现在的物质生活比过去好多了,但总觉得那时的东西要比现在的地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教师先讲述一个这样的故事,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类似的童年经历和感受。
教师总结: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互相帮助是快乐的根源。
(四)课后学习:
回去跟父母或其他长辈了解现在已经淡化或消亡的民俗风情,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记录下详细过程,制成海报或黑板报。
十一、端午日
1.通读全文,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湘西人民端午日的风俗。
2.找出精彩的场面描写,并说出场面描写作用,学习虚实相生的写法。
3.感受龙舟竞赛中体现的激励争先、合作、奋发向上的精神。
课前学习:
1.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搜索等方法了解作者沈从文及《边城》的主要特色。
2.向家中长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
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一些节日也越来越重视了,那同学们喜欢过哪些节日?
生:
春节,圣诞节,重阳节,端午节,愚人节,母亲节……
其实刚才同学们提到的有好几个是洋节,对洋节也有所偏爱,反而中国传统的节日慢慢在被人们遗忘,今天我们要一起跟随沈从文先生走进湘西,去看看那里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
(板书:
——走进湘西端午日沈从文)
(二)整体感知:
1.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几月初几?
你们知道它的由来吗?
端午节是每年的五月初五。
端午节是为了悼念投汩罗江自沉的战国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楚国灭亡后,他满怀悲愤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
沿江的百姓不忍屈原尸体被蛟龙吞食,便包粽子投入江中,造龙舟争相竞捞,并鸣锣擂鼓驱赶蛟龙。
经过漫长的岁月,这些也便成了一种习俗被流传下来了。
2.我们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相关习俗?
吃咸鸭蛋、吃粽子……
3.问:
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归纳:
①穿新衣。
②用雄黄蘸酒画王字。
③吃鱼吃肉。
④赛龙舟。
)
问:
其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龙舟竞赛,竞追鸭子)
(三)重点赏析:
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品味一下作者笔下龙舟竞赛的场面。
看看他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这一场面的,到底好在何处,能如此吸引你们?
1.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段文字:
“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读时及时纠正读错或破句之处)
2.请在文中找一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龙舟赛的精彩场面的。
桨手、带头的、锣手、鼓手的外貌和动作描写)
桨手----持、划
带头的----缠裹、拿、挥动、指挥
锣鼓手----敲打、调理
外貌与动作的描写,活画出了桨手、带头的、锣鼓手各自的特征,表现出比赛场面的紧张、激烈,突出了奋力争先的拼搏精神。
3.再请同学们找一下,除了直接描写船手们,作者还从什么方面突出这龙舟赛的紧张与激烈?
(“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
梁红玉在黄天荡老鹳河抗击金兵,一场水战几乎使得金兵全军覆没。
这与龙舟赛有关吗?
两者有相似点吗?
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的手法来写的?
(归纳两者相似点在:
鼓声如雷声,加上两岸人的呐喊助威声如水战时擂鼓,激战喊杀声)
作用是突出龙舟赛的紧张、激烈、热闹)
刚才说了,梁红玉水战与龙舟赛无关,这只是作者的一种联想,并想通过这种联想来突出龙舟赛的热闹欢腾。
这在描写角度上说应该是什么?
(侧面描写)
作者就是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龙舟竞赛的激烈程度和热烈氛围。
4.龙舟赛既然是如此的紧张激烈,那获胜者的奖品一定是非常丰厚的啦,是不是?
所谓的“重奖之下必有勇夫”。
那获胜的船手们的奖励是什么?
(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
唉,奖品并不算丰厚呀!
是不是获胜的龙舟上的所有的船手都有呀?
(不是,“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
哦,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
)那他们图个啥?
(欢乐、热闹)
体现出团队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或者说,体现的是团结合作的精神,奋力拼搏精神,表现出的是人与人的真诚。
(四)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来扩写捉鸭子的场面。
(五)课后学习:
收集祖国各地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以及关于端午节的故事传说、诗文。
十二、本命年的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