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有修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有修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有修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
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本模块的教学要强调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信息素养的提升;
要面向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本模块的骨干内容,应该让学生在技术操作与应用的过程中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的影响等文化理念,不能弱化技术去谈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通过学习,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上述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不能人为地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相互孤立的活动分别培养。
本模块分为四个单元:
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技术与社会。
第一单元信息获取
一、课程标准内容
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二、课时安排建议(3~5课时)
教学内容
建议学时
信息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信息的作用和价值。
0.5~1
学习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
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1~2
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信息的正确鉴别与评价。
1
三、学习要求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学习要求
1.能够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
2.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3.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趋势。
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
信息价值鉴别与评价除了理性的正面讲解外,还可提供案例、活动等,依据信息价值判断的依据,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6、教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教师提出任务,学生根据任务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
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
获取信息后以小组协作学习形式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并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
组织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获取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7、关于信息的概念,不同书籍资料中的定义不同。
据不完全统计,信息的定义不下几十种。
在自然科学中,信息一般定义为消息中不确定的成分;
在人文科学中,信息一般定义为事前知识与事后知识之差。
信息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不确定性和因人而异。
教学中不必要求学生死记信息的定义,而要让学生从其特征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方面去把握信息的本质。
8、本单元教学线索: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主动、合理、合法地获取信息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
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与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是学习信息获取方法以及合法进行网上信息检索的基础,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教学中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是因特网,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检索和信息过滤,并能够判断信息的价值是该单元的一个难点。
掌握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能力提高的最佳途径。
第二单元信息加工与表达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2、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4、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二、课时安排建议(20~25课时)
建议课时
计算机的功能、特征及解决问题的步骤。
3~4
字处理软件、表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
字处理和表处理软件的综合运用。
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基础知识。
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综合运用。
音频、视频处理和简单动画制作的基础知识及应用。
6~8
算法的含义、表示形式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4
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
2
网络在线交流的基本方法。
信息的表达方式和信息的表达技巧。
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和电子邮箱的管理。
2~3
分析一个网站;
构思、策划、准备素材;
制作网页。
3~4
第一章文本和图表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1、了解计算机的功能、特征及解决问题的步骤。
2、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文字处理软件,围绕主题加工文本信息;
3、尝试合乎规范地使用结构化加工和形象化的方式加工信息;
4、利用图表处理软件处理数据,发现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图形化表示,揭示事物的性质、特性及其变化规律;
5、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说明
通过对文本和表格信息工具的有效使用,使学生挖掘信息加工的实际价值,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有效地表达信息,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择。
文字处理技术的发展变化及意义可作为学生课外阅读。
第二章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1、了解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能辨识常见图形图像文件格式,能描述矢量图与位图的区别;
2、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获取图像信息,能根据表达需求用图像编辑软件对图像进行简单处理和编辑;
3、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获取音视频信息并对音频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剪辑、格式转换等);
4、理解视频编辑的一般方法,能根据表达主题,恰当处理视频(截取、格式转换等);
5、能根据表现需求,了解制作简单动画的方法。
6、了解根据表达主题进行图像、音频、视频获取与编辑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视频处理操作对学生不作要求;
动画制作以操作体验为主,动画制作操作对学生不做要求。
第三章编程解决问题和信息智能处理
1、通过对简单计算机程序的剖析,亲手尝试编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体验程序设计的独特魅力,理解程序设计的价值。
了解编程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
理解算法的含义和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应用领域;
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
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丰富魅力,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前景的向往,能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编程解决问题中流程图设计不作要求。
信息智能处理要求学生使用部份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后,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
第四章信息的集成与交流
1.信息集成能力在处理信息过程中的重要性;
2.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以及常用的集成工具,学会使用一个多媒体信息集成工具的使用方法;
3.能根据表达需求选择媒体素材,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并能客观评价多媒体作品,形成健康的观赏习惯和制作习惯;
4.了解网络信息发布的多种方式,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发布信息;
5.了解几种常用的信息交流方式,选择适当的信息交流工具与他人交流。
网站是多媒体信息集成的一种典型方式,建议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网站达到信息集成的目的。
*演示文稿也是多媒体信息集成的一种方式,建议指导学生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达到信息集成的目的。
(广州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适用)
四、教学建议
1、“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学习是让学生了解信息加工和信息表达的一般方法,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使用一般信息处理软件巩固、提高软件的操作技能,在活动过程中感受信息加工与表达的一般过程,在活动中提高综合应用软件的能力。
通过活动过程使学生逐步地认识到信息技术不仅是学习的内容,也是学习的工具。
2、“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重要内容,建议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认真选择、设计教学案例,在案例设计中既要考虑对教学要求基本内容的覆盖性,还要考虑基本内容的可拓展性,从而照顾到全体学生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非零起点的教学要求,对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学习,可能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的难点。
在案例的设计中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学习基础设计学习过程,从而体现“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承前启后的作用。
3、高一学生对于信息的加工及相关的工具软件的使用有了一定的经验,学生对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一般停留在单个软件的基本操作上,对信息处理的过程和方法没有总体的认识,尤其对于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过程、方法及作品的评价缺乏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信息加工与表达”的教学应该立足于信息处理过程中,着眼于应用软件的综合运用上,在教学方